小话东坡:“东坡自善生,亦可亦不可。”——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好书推荐
★★★★★
苏东坡可谓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由于他才华出众,考场自是平顺,不管是在公务员考试(科考)中和还是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制考)中都是出类拔萃,非同凡响。但是官场里的苏东坡并不顺遂,这主要在于苏东坡的天真烂漫和自由耿直的秉性与古板老旧的官场文化格格不入。苏东坡平生好写好说,好发牢骚,好娱乐领导,这也是官场里的苏东坡被世人所爱也被时人所害的原因所在。而假如他不是那个眼里不能装进沙子,嘴里不能没有黄段子的苏东坡,那么中国历史图卷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彩,没那么有趣了。他像梦一样自由,他是个自由的圣斗士,一生不为名利所累,潇洒自在;他又像大地一样宽容,他是调皮可爱的小天使,一生在追求着真善美,他挥动着翅膀,飞向哪里哪里就充满着爱。
初入官场的苏东坡,颇有些恃才傲物,瞧不上同事们的愚昧与迂腐,这也难不了受到领导的批评,甚至是穿小鞋。对于苏东坡来讲,他是不习惯别人的管束,更不屑于别人的敲打,因此只要一有机会就发挥自己的强项,借住诗文含沙射影娱乐自己领导,好在苏东坡初入宦途碰见的领导(陈太守)是位善良的好领导,不与东坡斤斤计较。后来常年的宦海斗争让他明白这位领导的良苦用心,晚年的苏东坡对他的第一任领导表现出了强烈的悔改之意,为这位好领导亲自写了墓碑文(这种待遇极高,东坡只写过三次)。
后来在京任职期间,恰值王安石变法推行,东坡唱反调,认为变法扰乱朝纲,理所当然他也就成为了王安石的政敌。有意思的是,东坡不仅猛烈抨击变法之弊,而且特别喜欢嘲笑王安石的品性学问。因此,东坡理所当然就成为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贬谪对象。其实谪仙这个称呼,苏东坡最值得拥有。杭州、密州、湖州、徐州等成为了他一个又一个栖息之地。东坡虽然到处流落,但是心态确是坦然,随地而安、顺其自然。做地方官期间,生活愉快而且颇有政绩。杭州修堤、徐州抗洪等事迹至今尚有流传。后来湖州任上不到一月,在上奏神宗皇帝答谢的折子里,习惯性的使用了娱乐神宗皇帝的字眼,被变法集团里的小人们抓住了小辫子,章惇(早年苏东坡的好朋友、改革派先锋、后背叛王安石)等妄图借此置苏东坡于死地。好在王安石的及时搭救,苏东坡逃过了此劫。苏东坡以罪人之身被流放到了黄州,从此只关心粮食和蔬菜,喂马以及劈柴,亲自带领众亲们上山开荒,可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东坡居士的雅号从此而来,《黄州寒食帖》这部行书经典也在此时诞生。
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得势,作为保守派的重要成员、文坛盟主、意见领袖以及高太后的超级粉丝,苏东坡被迫不及待的被召回了京城,东坡的美丽春天来了,从此理应该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了。在返京的路上,苏东坡去了趟南京,专程看望了一下已经归隐的王安石。两人相视江畔,无言以对,相互给了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可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直到后来王安石去世,立碑的时候,司马光为他撰文,苏东坡为他书文。他们才是真正的真人君子们。
没有王安石的身影,苏东坡感到了京城的落寞和无趣,更加严重的是,他越发想起了王安石的好,而爱屋及乌,慢慢的发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好。改革派执政的时候,他反对变法,他因此被贬了;而保守派执政的时候,他又站起来支持变法,因此他理所当然的又继续被贬了。还好有高太后的抬爱,他再一次去了杭州,去过他天堂里的生活。不过等到高太后去世,失去了这把保护伞,苏东坡的日子可就越来越糟糕了。等到宋徽宗又重拾改革大旗,发动规模空前的政治大清洗运动,对于过往一切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统统流放。而此时苏东坡的处境并未变好。这时的苏东坡已经步入晚年,被流放到了岭南,由惠州一直到儋州。好在后来圣上开恩,念东坡已年老体衰,发了仁慈之心,把东坡调回了京城。很遗憾的是,由于长期的颠沛流离这位老人去世在了去往常州的探亲路上。
官场里的苏东坡永远保持着一颗赤字之心,他就像皇帝嫁衣里的天真善良的孩子一样,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生一直在看似没有原则和立场之间摇摆,这也注定了他的一生必然要跌宕起伏、漂浮不定。好在是诗家不幸国家幸,他把人生全部的美丽留给了人间,代代相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
(杨海华:长安街读书会博士团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部成员)
本期责编:黄伟志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直机关及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书友以书相聚,以学养才。
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经民政部、文化部等相关主管主办单位报备批复,长安街读书会牵头发起成立“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人民团体,该机构将通过开发利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大中院校的全民阅读文化资源,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并以党建为先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努力继承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遗志,深入“研读经典”,让“全民阅读”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