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新中国发展平民教育,让劳动人民子弟能背上书包走进学堂,视为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标志之一,那么,长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普及则是有力的诠释。
1998年延安中学西迁至茅台路1111号,原延安西路校舍改为延安初级中学,图为新校大门(摄影:姚志康)
沪西曾是教育普及的处女地
长宁,作为上海的一个行政区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便于叙述,姑且将新中国成立前的长宁称之为“沪西”。沪西因有百年名校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大学)、圣玛利亚女校和中西女中(解放后两校合并为市三女中)而显得教育底蕴厚重。然而,当年这些贵族学校平民子弟却是无缘踏入。
圣约翰大学校舍,今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来源:网络)
圣玛利亚女校校园,50年代后改为上海纺织专科学校
(来源:区中拓办)
1986年,上海纺织专科学校校门,现为长宁来福士
(来源:区地名办)
中西女中主楼,现为市三女中(来源:网络)
笔者查阅了史料,民国时期,沪杭铁路(今轨交3号4号线高架路基)以西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现在泉口路上的适存小学(原址北新泾西大街),当年的何家角小学(今安顺路小学),顾家弄小学(后长宁路第四小学,现长宁实验幼儿园),已拆除的古北路第一小学,曾是一所办在道观里的英瑞庙小学,总数不超过5所。初级中学仅1所,蒲淞南路上的新光中学(今延安实验初级中学)。这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只有家境好些的子弟才能得以进入。众多成年人处于文盲状态。这才有了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32年秋来到新泾乡的陈更浪7号的宅院,为沪西工农办起扫盲的“晨更工学团”这段历史。这么说吧,新中国成立前,沪西地区的教育事业还是一片处女地。
三易校址的适存小学,现在泉口路118号
(摄影:姚志康)
1964年秋,古北路一小教工和学生乒乓球队合影
前排(左一)是作者本人
2015年古一小学在地铁15号线建设中拆除,图中吊车处为学校原址(摄影:姚志康)
蒲淞南路新泾港畔的新光中学,现为延安初级实验中学(摄影:姚志康)
政府把发展教育视为头等大事
1950年6月26日,长宁区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当时的区境面积仅4.96平方公里。长宁区教育设施建设始终伴随着区境面积的扩容而展开。区境扩容始于天山新村建设,教育设施建设同样始于天山新村。从1952年“两万户”中的天山一村开建,延续至1958年的天山五村的竣工。这是长宁公立学校大发展的肇始。天山一村与天山新村第一小学是1952年同步建成;1954年,天山二村与天山新村第二小学(今天山一小)、天山中学同步建成;1956年,天山三村与玉屏南路小学同步建成;1958年,天山五村与天山五村小学同步建成。1959年又兴建遵义中学;1963年建成玉屏中学(今新世纪中学)和天山二中;1964年建成玉屏二中(今姚连生中学);1965年建成泸定中学、娄山中学;1966年建成东方中学。中、小、幼教育配套建设持续到“文革”前夕,长达14年之久。
1954年建成的天山中学(来源:区地名办)
天山中学动迁前夕的校园景象(来源:天山中学)
1954年建成的天山二村小学,现为天山一小
(摄影:姚志康)
1956年建成的玉屏南路小学(摄影:姚志康)
1963年长宁区向上海县借地建造的天山二中
(摄影:姚志康)
1963年建成的玉屏中学,现为新世纪中学
(摄影:姚志康)
1964年建成的玉屏二中,80年代一位祖居高家巷(玉屏南路560弄)的港商捐赠学校,遂更名姚连生中学
(摄影:姚志康)
1965年建成的泸定中学坐落中山西路911弄1号
(摄影:姚志康)
在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中学中,天山中学、番禺中学和新宁中学资格最老,均1954年建成。2007年,天山中学和一墙之隔的娄山中学一起动迁,地块上建起金虹桥国际中心大厦。天山中学迁至长宁图书馆北侧地块,在长宁路和天山路之间新辟出一条“天中路”。娄山中学替代了“新古北中学”。资格最浅的当数古北路天山路口的东方中学,竣工于1966年,正逢“文革”爆发,延至1967年秋开始办学。当时从娄山中学和泸定中学各调入两个班的68届初中生,其实就是集体转校。从1968年起,学校才开始正常招生。1981年东方中学停办,改为长宁区少科站。轨交15号线天山路站口建设,区少科站动迁。
2007年异地新建的天山中学天中路大门
(摄影:姚志康)
站在长宁图书馆楼顶俯瞰新天山中学校园
(摄影:姚志康)
娄山中学迁址原新古北中学校舍
(摄影:姚志康)
长宁少科站(原东方中学)在2015年地铁15号线建设时拆除(来源:档案资料)
建新改旧两手抓成就斐然
1999年1月出版的《长宁区志》教育篇的统计口径截止1992年(当年新泾乡整建制划入长宁区)。统计显示:截止1992年,长宁境内有中学34所,新中国成立后新建25所,占比73.5%,新建中学地处沪杭铁路以西的17所,占新建25所的68%。境内小学61所,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34所,占比56%;地处铁路以西的新建小学26所,占新建34所的76.5%。
1990年长宁实验小学(前身紫云路第一小学)建成投用(摄影:姚志康)
2016年坐落于淞虹路475号的复旦中学(西校区)建成投用(摄影:姚志康)
长宁区政府一方面大力建设新学校,另一方面改造老旧学校。改造老旧学校,大部分都在后来的城区建设中进行拆并重建,如泉口路上的适存小学,解放后三易其址。紫云路上的紫云一小西迁茅台路625号,更名长宁实验小学。原长宁路第四小学在周家桥旧改中,改建成长宁实验幼儿园(云雾山路上)。在原址改造的不多。笔者母校古北路第一小学1963年重建时算在原址,但新校舍向东挪了约50米,更靠近古北路。1959年笔者入学时的校容还历历在目。校门前是条河,进校门要先上小木桥。进得校门,迎面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上绑着一个铁钟,上下课报时由校工拽绳打钟。学校坐落在一幢绞(读gao)圈建筑的道观里。这一绞圈房子容不下24个班级,便在绞圈建筑南侧盖了两排东西走向和一排南北走向的平房做教室。厕所没有自来水,是旱厕。一到夏季出现暴雨,粪池灌水四溢,学生们无法如厕,男孩好解决,女孩急得哇哇直哭。
云雾山路上的长宁实验幼儿园建在长四小学(顾家弄小学)原址上(摄影:姚志康)
紫云路第一小学建于1965年,图为1986年校园,现为紫云路幼儿园(来源:区地名办)
建于1965年的古北路第四小学,现名古北路小学
(摄影:姚志康)
说起母校,还得说说今天藏在居民区的古北路小学(古北路211弄内),该校建于1965年,是建在高家巷前宅(今玉屏南路金福养老院南侧)的农田里,原名“古北路第四小学”。后来古一、古二、古三小学在城区建设和拆并中消失了,“古四小学”便改称古北路小学。
进入90年代后,长宁教育资源向西倾斜,新建中、小、幼学校集中在新泾镇和北新泾、仙霞、程桥街道。
“老三技”上海大工匠的摇篮
天山路1800号的上海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前身是上海市劳动局第三技工学校(摄影:姚志康)
天山路1800号大院是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周边老居民还习惯称它“劳三技”。“劳三技”是上海市劳动局第三技工学校的简称。“劳三技”创办于1951年,1956年迁址天山路。
70年代劳三技大门(来源:网络)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急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制造业工人,上海于1951年办起三所技工学校,隶属上海市劳动局管理。当时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3年,培养车、钳、刨、铣、锻、磨、冲、焊等10余个工种的中等技术工人。至1966年,“劳三技”累计毕业学生近5000人,分配在全国各省市的机械行业。这批早期毕业生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大工匠”。笔者堂兄姚锡金曾是该校1960届毕业生,毕业当年被海军航空兵选中,成为飞机机械师。退伍后是上海第九机床厂的工段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平民子弟初中毕业后都喜欢考中专技校,目的明确,早早就业。
“劳三技”1972年改为长江机械厂技术学校,图为第一届入学学生。(来源:网络)
“劳三技”的校徽和“文革”时期的毕业证书。(来源网络)
“文革”期间,“劳三技”停办,改为长江机械厂。1972年,该厂办起长江机械厂技工学校。1984年恢复“劳三技”。1988年更名为上海市第三高级技工学校。从1972年至1992年,这所技工学校共培养中级技工1317人,高级技工(在职进修生)184人。这184人的高级技工就是“大工匠”。
1986年劳三技和长江机械厂两块牌子并列
(来源:区地名办)
长宁职业教育发端于财贸中学
长宁的区级职业教育比起“劳三技”迟了好几年。追溯起来还是1960年创办财贸中学为发端。华山路1164号的长宁区委党校的前身是长宁卫校,卫校的前身是致远中学。致远中学在1960年改制为长宁区财贸中学,由区教育局和区财办联合办校。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三年,毕业后分配至区财贸系统各单位。遗憾的是只办了两年,1962年停办。笔者老友陆锡民先生是第二届毕业生,1962年7月分配至西法华菜场供应站当业务员,后成为公司领导。
江苏路华山路转角处的长宁区委党校的前身是长宁卫校,卫校的前身是致远中学(摄影:姚志康)
1965年,在致远中学又办起半工半读的长华初级中学,在玉屏南路560弄18号办起半工半读技校,1966年停办。直至1984年将两所半工半读学校改为上海电子技术学校(中专),后升格为学院。
玉屏南路560弄内的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可能停办,大门外堆了大件垃圾(摄影:姚志康)
1985年,在华阳路上的和平中学办起上海市和平职业技术学校;在番禺路上的番禺二中办起上海市番二职业技术学校;在武夷路群联中学(当时全市唯一的民办完全中学)办起上海群联职业技术学校。后区教育局与市旅游局联办番二职校,改名为上海市国际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和平职校1989年命名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1995年,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又与群联职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形成初、中、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6年,现代职校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
2001年组建后的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图为华阳路校区(摄影:姚志康)
图为安龙路校区(摄影:姚志康)
图为番禺路校区(摄影:姚志康)
图为新渔路校区(摄影:姚志康)
2001年9月,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与上海市国际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合并,重新组建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分华阳、安龙、番禺和新渔四个办学区。
“华纺”关联中国老百姓的穿衣
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图为中山西路大门景观
(来源:网络)
长宁境内现有五所大学,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前身圣约翰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交大法华镇路校区。东华大学的前身中国纺织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的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简称“华纺”)。1951年6月,国家整合交通大学纺织工程系、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建立“华东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国家纺织工业部。学院选址原光华大学遗址(1937年被日寇炸毁),再向新泾区征用农田扩建。1951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纺织技术专家、教育家张方佐担任首任院长,黄玠然、钱宝钧为副院长。
1951年华东纺织工学院大门,系原光华大学校门位置
(来源:网络)
60年代华纺延安西路大门(来源:网络)
1952年至1956年,又先后并入南通学院纺织科、武汉中南纺织专科学校、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上海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青岛工学院纺织系等。由此,华纺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理工结合的一所纺织高等学府。1985年更名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东华大学。
1985年中国纺织大学挂牌(来源:网络)
2003年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建成(来源:网络)
笔者想细述的是,被誉为“中国化纤之父”的华纺首任副院长钱宝钧和他弟子顾利霞研发化纤的故事。钱宝钧早年求学英国曼彻斯特纺织大学,归国后埋首化学纤维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棉花产量不能满足国民生活所需,西方国家又对华实施封锁,国家亟需发展化学纤维来弥补棉花产量的不足,解决当时6亿人口的穿衣问题。钱宝钧领命完成了这件“大事”,上世纪60年代国内出现了“的确凉”、“尼龙”之类的纺织品就是早期化纤产品,学术界称钱老为“中国化纤奠基人”。
钱宝钧院长生前办公影像(来源:网络)
笔者未能目睹这位化纤泰斗的风采,却采访过他为数不多的研究生之一顾利霞教授。顾教授领衔研发的“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聚酯纤维,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涤纶”、“腈纶”。但是,这类初级产品有手感硬、透气差、难染色、容易起毛起球等不足。要克服这些缺点,就要对聚酯纤维改性。顾老领衔的课题组得奖的项目就是新一代“改性涤纶”。为了让笔者有直观的感受,顾老让老伴取出一套西装。这套西服就是用新一代涤纶和羊毛各50%混纺织成的面料裁制。顾老让笔者随意扭一把衣服后再松手,没有一丝折皱,挺括而柔软。这一面料所采用的新技术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顾利霞教授带领她的团队深入生产一线(顾利霞提供)
2015年元月,顾利霞在人民大会堂领奖(顾利霞提供)
从钱宝钧到顾利霞,从顾利霞到她众多的硕博士后辈,前后四代化纤专家接力发展,让中国的化学纤维走在世界的前列。
现已退休的顾利霞教授(摄影:姚志康)
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长宁,从曾经的教育处女地,发展成从学龄前幼教到义务制教育;从高中学历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旧时代教会学校改造到新中国新建大学,逐渐形成完整的教育“生态链”,蔚为壮观,烙下新中国70年教育事业兴旺之印记。
本文是长宁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姚志康
编辑:高琴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小编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黄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