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长宁未来将构建一个具有鲜明“数字长宁”特色的智慧教育生态圈。昨天(11月17日),在延安初级中学举行的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方案新闻通气会上,长宁擘画出了本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蓝图。
擘画教育数字化转型蓝图
据了解,4月27日获批成为上海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后,长宁区积极对接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了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围绕“数据”“生态”“基座”三个关键词,努力实现“深刻改变教育教学模式,高质量、深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整体要求。
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熊秋菊在通气会现场对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1234N”蓝图做了进一步解读。“1”是指构建一个智慧教育生态圈,“2”是建设“区-校”两级数字基座,“3”是扩充三类数字资源,“4”是实现四大功能转型,“N”则是打造N个应用场景。其中,N个应用场景则是实现教育评价、教学管理、行政办公、教辅后勤、信息服务等28个模块化应用场景在区内所有中小学校的全覆盖,并依据需求拓展无限多(N)个应用场景,涉及校内外教、学、管、评、考、教研、服务、资源、活动和家校互动等不同领域。
数字化教育场景遍地开花
发布会当天,延安初中的各种数字化教育场景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1楼阅读教室里,英语老师张琦正在使用多功能大屏给八年级的学生上AI英语课。与传统课堂上,老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不同,学生手中都拿着一个语音互动答题器,在跟读环节和听力测试等需要提问的环节,每一位学生对准答题器说出相应的语句或答案,多功能大屏幕上的智能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并根据流畅度、完整度和准确度给每个学生的回答打分。张琦则第一时间能在大屏看到所有学生的答案,并且看到哪些单词是“高频失分词”,“使用了这套系统后,对老师来说,极大提高了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所有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根据大数据反馈的结果调整教学节奏。而对学生们来说,每个人都有了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这样的交互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们佩戴智能手环,50米短跑的成绩数据实时上传到一旁的大屏幕上;205教室里一节与教育集团内省吾中学同上的心理课正在进行,延安初中的老师通过大屏与省吾中学的学生提问互动……
据了解,这样的数字化教育场景未来将在长宁各校遍地开花。长宁区教育局表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将会围绕“学校、教师、学生”重点建设三大应用场景:数字化支撑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提升管理效力,减轻学校负担,辅助教育决策;数字化支撑区域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教师成长各环节互通、全方位培养、针对性培训,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数字化支撑学生核心能力培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数据建模和跟踪学生成长的数据标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文字/图片:李晶莹
编辑:李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