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憨厚的小孩急中生智救了一个掉进水缸的熊孩子的故事。
但是,在“脑洞历史”里面,这个故事并没有简单。
话说当年,司马光用石头砸缸并没有那么“顺利”,试想,能够砸缸的石头一般的体积绝对不能小,假设这一个大石头需要被司马光高高举起,并且有效地砸破水缸,那是需要多大地力气。然后,司马光并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真实地情况是这样的:司马光见水缸中有一小孩在呼救,紧急之下抬起了一块石头,不过由于石头太重了,费了好大的力气往水缸砸去,一下,并没有碎,两下,水缸开始有了裂痕,最好一下,水缸破了个小洞,水缸的水嘘嘘流出。最终,司马光经过不停的敲砸,水缸才被弄了一个大洞,水缸的水也洒了一地。
故事的结果好像还是一样嘛。其实并没有。
坊间总把好的版本流传下来,其实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1、由于砸缸的时间花费了太长了,里面的熊孩子已经淹死。
2、虽然砸缸花了很长时间,不过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因为他憋气能力厉害啊,硬是挺过去了,但是,司马光最后一下砸缸用力过猛,一下子砸到熊孩子头上,熊孩子活生生给砸死。
3、好吧,我就是要把熊孩子写死,但是优良美德还是要继续传承的,司马光把熊孩子埋了,然后在大人来之前,将自己弄成淹水死里逃生的熊孩子的样子,等到大人们来之后,以熊孩子的身份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4、或者,来个恐怖的,司马光终于砸碎了那破水缸,司马光期待着望着里面的人是否得救了,可是他发现水缸里面没有人!怎么回事?明明我听见水缸有小孩的呼喊声呢。受制于历史当时医学环境和技术能力,司马光的妄想症并没有被人得知。
细思极恐,骨感的历史后来被时光美颜了,成了美好的童话故事。你的想法呢?
我靠,万万没想到啊,对,事情总是没有那么简单。
有谁会去揣摩司马光的心理路程,他还是那个我们印象中的天真无邪,急中生智的小神童吗?(话说,其实我们并不是和他很熟嘛)另外,掉矼里面的熊孩子的心里阴影面积谁又计算过呢。
人是有认知色彩的,再说一个小学故事:
一天,老师给班里的小学生出了一道题:
请用“春天”,“花”造一句子。
孩子们都积极思考以及回答,给出的答案有:
在那个春天的季节,花儿开得如此五颜六色。
春天的花可香了。
春天到了,勤奋的小蜜蜂忙着给花儿采蜜。
......
孩子们的回答,老师都很满意,可是老师还是说了一句话:大家的造句都很精彩,不过大多数都大同小异,可是 “花” 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呢。
作为大人的我们是不是也被套路了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春天”,“花”很自然就形成了固化的场景,思维就定型了。
“花”可以是“花钱”的“花”,可以是“花千骨”的“花”,还可以的“眼花”的“花”。
人都是感性生物,假设一下:
哪天有人给你发了信息(大概是一条小广告)
信息大概描述一款产品有多好啊,有多优惠啊。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我肯定想“我凭啥信你呀,你就是推销想赚我的钱呗”。这说明,传到人的脑回路的回馈信息并没有那么老实地一板一眼地去认知信息内容的,
根本就没有思考你已经在你脑海里固化了。
“这就是一条推销广告!”
活在这世俗的世界,难免被套路。世界上有那么的牛人,因为他们的脑洞可能比我们要开一点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