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教师读后感看这里!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读后感

我的寒假作业之一:阅读莫国富老师的专著《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

即是作业,免不了读后感。已经无心挣扎,无力吐槽,被读后感折磨那么多年,却也写了那么多年。好在,这书激起我内心不少涟漪。

全书五大章,坚守教育的常识、研究课堂的逻辑、相信思维的力量、养成读写的习惯、拥有成长的自觉。看章节名字就知道这是多“实在”的一本教师指导用书。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上课能力不行,或多或少还是有点被打击到的。“三年出头、五年站稳讲台”类似于这样的专家名言在那时听得是心灰意冷。刚站上讲台就感觉未来的教书生涯没有盼头了,也是在那段佛系的时间里,遇到了这个佛系的老公,还觉得是志同道合,唉,人生啊,有时候真是一场戏。

小学里,所谓的上课能力,说白了就是一个老师的表演能力,长得漂亮、语言流畅的女老师是非常有优势的,关键是这样的老师现在真的太多了,我两样都不占。纵使我再有进取心,我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老师。我别的优点没有,分析能力还是有的,认清了这个事实之后,也就心无旁骛地享受师生之乐了。

再次激发奋斗目标的,是给师父写得一个课题获得了区一等奖。师父也没怎么指导,基本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东西,一下子获得了那么高的回报,内心是狂喜的。同时,它也开启了我“写写写”的教师生涯。论文、课题、学生活动,有机会就写,收获了不少奖项。也是凭借着这些奖项,顺利完成了一级职称的评选,也让我重新找回了当老师的自信。

所以,从我自身的成长总结,作为老师,书中提到的“养成读写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第三章“相信思维的力量”和第五章“拥有成长的自觉”,书中具体指导的,是教师群体,但我觉得他们适用于所有人,包括孩子。思维的力量,其实就是爱动脑爱思考。成长的自觉,不就是有进取心么。

最近经常和同事说一句话,但凡你对学生有所要求,那你就免不了伤心伤肝。特别是我们这种农村学校,家长的监督能力和辅导能力都有限。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特别是学习,主要就是靠老师。所以,在农村学校,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又尽可能的少伤些心肝,“思维的力量”和“成长的自觉”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书中所写:“很多时候,我们都像是一只在日子的流水线上奔忙的公蚁。所有的时间淹没在仿佛短期看起来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看似通过勤奋可以通向光明之顶,但事实上我们面对的是玻璃做的天花板。”

避免内耗形的自我牺牲,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许是这个熙熙攘攘的教育时代唯一的出路。

“坚守教育的常识”和“研究课堂的逻辑”,真正体会这两点的内涵,是最近这几年的时光。曾经的我,因为不流畅的语言表达而耿耿于怀自己的教学能力,错误地将语言流畅当成了一堂好课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在不断的教研活动中,特别是自己尝试着上公开课上比赛课之后。才渐渐明白,一堂好课,最关键的还是它背后的逻辑,是我能否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我所设置的环节,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深度学习。纵使我再能说会道,缺了这些,课堂也是形而上的。

时光跌跌撞撞,季节不断更替,仿佛毕业还在眼前,一算却已经是11年教龄的老师了。相比于莫老师书中的名师,自觉惭愧不已。忙忙碌碌这些年,专业成长是何其有限,甚至于将简单直接的教学方式当成实际高效的法宝。究其原因,还是自身惰性使然,特别是思想上的惰性。世界熙熙攘攘,教育改革迭代不断。双减背景下,过去唯分数论的评价受到空前打击,老师和家长都在反思:小学阶段,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正确的?我想,《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书中给出了答案:坚守最基本的教育常识,遵守教育育人的规律!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