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大会(“华杯”)是为了纪念和学习我国杰出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而于1986年创立的全国大型少年数学大会活动。
截止目前已经举办完成了23届。今年3月“华杯赛”全国组委会暂缓决赛,原因是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组委会方面为了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决定暂停华杯赛决赛。
不过,今天,传出了新消息:
10月17日10:05
华杯赛组委会在其官网发布
杯赛回归?
变成了“研学行”?
回顾一下今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根据这份文件,规定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并正式印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目前来看:
1、形式变了,暂时是以研学活动呈现。但其中的含金量暂时不可知。
2、目前只开放5个研学营,以后会不会开放更多地区也是一个未知。试水?
3、研学行的费用...
研学行,不是第一次在“华杯赛”出现
回顾一下,今年“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
部分摘录如下(撰文:聂辉):
办了32年的“华杯赛”,最初的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查阅其历年获奖名单不难发现,确有不少顶尖选手走进国际知名院校求学,也有人以数学研究为业。然而过去十多年间,在“初、高中分离”、“名校办民校”和小学减负的多重背景下,“小升初”竞争日渐白热化,校外培训市场井喷,这当中,以“华杯赛”为代表的奥赛一步步被反噬、被异化。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与培训机构的联系,却是“华杯赛”走入应试教育怪圈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地方竞赛阶段为例,各地“华杯赛”由赛区管委会组织。有三支以上参赛队伍的城市,可向组委会办公室申请成立赛区管委会,组办方一般由市级数学学会、“双法研究会”、教育学会、青少年宫等组成,管委会主任经组委会任命,参赛队伍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管委会成员共同协商赛区赛事安排。组委会办公室提供“华杯赛”试卷,统一安排各级别竞赛活动,管委会组织决赛竞赛、阅卷和评奖。
由于前述参赛队伍中培训机构占比极高,赛区管委会中,培训机构亦有着相应占比,这些机构在地区赛事中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组委会除举办“华杯赛”之外,还举办国际精英赛和“华杯赛”冬令营和夏令营。
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的承办方亦是赛区管委会。采用“研学旅行”的方式,在寒暑假组织学员参加讲座和测试,测试成绩优秀的学员,可以进入总决赛和国际精英赛。“每个参赛队伍进入总决赛的学生名额有限,冬、夏令营也给学生提供一个进入总决赛的途径。”。
据了解,2018年“华杯赛”冬令营活动,共开设哈尔滨、深圳和杭州等7个营,授课、考试和讲解试题共5天时间,学员需缴纳2000元至3200元不等费用,费用包括食宿和教师授课等项目。冬令营测试中获得一等奖的学员可直接晋级第七届国际精英赛。
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有参加冬令营的学生称,自己的活动为“每天刷题8小时”,相当于一次超短期集训。
而短期集训,正是身为比赛创始成员之一的“华杯赛”组委会副主任陈德泉所声称反对的。
“教育培训本应是教育的一种支持和补充,但现在,它掉过头把家长和学校绑架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王晓鹏评论道,“如果班上的孩子全都去培训了,考的证书真可能有用,作为家长会很焦虑”。
3月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我国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校外补习时间“领跑”全球。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调查显示,2015年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率超过66%,初中生的作业时间超标率超过78%;在2012年PISA测试中,学生报告的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13.8小时,名列全球第一。王晓鹏称之为课外补习“反噬”教育。
你怎么看?
声明
▍综合:南方周末、华杯赛官网
▍图: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每晚19:40-20:00
南京广电.教科频道
学在南京,看南京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