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2022年福建高考作文】2022高考作文押题Ⅰ哲学思辨式环保杂文《“逆天”与“顺天”》

“逆天”和“顺天”

更多高考小升初作文请参阅《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主页

文/金信

众所周知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

自古以来,人类运用精神与物质的力量向沙漠作不妥协的斗争,可从传说和史书的记载来看,非但没有征服,反而“陪了夫人又折兵”,若干居住人的地方被吞噬。

在无数次失败之后,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发现,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式是“游击战”:狂风卷沙摧毁庄稼;“阵地战”:风推沙丘缓缓前行,埋葬树林、田地、城郭。于是,培植防护林以抵御风沙,植树种草以抵抗沙丘进攻的两种对策便应运而生,它们有效地遏制了沙漠的肆虐。人类有世以来成功地“逆天”而行治理了沙漠。

然而,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逆天”既能给人类带来战胜自然的辉煌,也能给自己引来毁灭性的打击。

敦煌月牙泉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四面沙山环绕,历经两千余年未遭流沙淹埋。但七十年代治沙造林后泉之周围的沙山变形,南山北坡和北山南坡下滑,山体向泉心移动,千年古泉面临着灭顶之灾。1990年起,有关专家经过两个冬春风季的观察研究发现,泉区的风的运动奇特,常规的治沙造林,对百米高的沙山未起到前拉的作用,反而使东西风口受阻而日益抬高,破坏了沙山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下与沙中泉水永远保持矛盾而和谐的天然共存状态。一九九二年尝试着恢复原貌,泉区环境明显改善。人类有史以来成功地“顺天”而行治理了沙漠。

由此想起“人定胜天”。这一唯物主义的至理名言是战国末期荀况提出的,它超越时代的鸿沟一直在增强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心,其正确性毋容置疑的,问题是我们往往狭窄地理解“胜”的含义,以改天换地为唯一要义。其实,无论是改造自然的“逆天”,还是承应自然的“顺天”,只要有利人类,巧妙地让自然为人类服务,那就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大“胜”。“战而胜之”是一种“胜”,“不战而胜”亦是一种“胜”,却层次更高。“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之“乐”,正在于此。否则,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两千多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与《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颇有气魄地喊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进入二十世纪今天的人类将“胜”的内涵与外延极度开掘与拓展时,大自然的疯狂报复是何等剧烈。由于生态的失衡,全球自然灾害明显增加,一九九五年尤其突出:除日本阪神发生大地震外,德国遭受有史以来第二次洪水的袭击,加勒比海地区遭到几场危害极大的热带风暴的袭击,我国东三省连绵水灾。据权威人士统计,去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一千八百亿美元,竟是前年的三倍,看来,盲目“胜”天的教训应是够深刻的了。

“逆天”乎?“顺天”乎?答曰:“相时而动!”这才是明智的选择法!事实上,人类是在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不尽完美的东西变得完美。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这一点,神话中大禹治水不用鲧所使用的“息壤去堵,而是导百川以归海,同时也适时借用一下琼姬的超自然的力量,将巫山打开一条通道形成三峡以软硬兼施,便是形象的证明。

【特约解读】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林承雄老师:这是一篇短小精悍、鞭辟入里的杂文。它对同学们学写议论文来说,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1.清晰的思路

标题《“逆天”与“顺天”》是一个具有相反意义关联的并列短语,表明辩证分析的视角,统摄全篇。首段从人类与沙漠的斗争破题,从几经失败到有效遏制沙漠肆虐,论证人类“逆天”治理沙漠获得的成功。二至三段由“逆天”给人类带来战胜自然的辉煌,转而论说“逆天”也曾给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举敦煌月牙泉周围沙漠治理为例,对比分析“逆天”和“顺天”两种治沙举措的不同结果,论证“顺天”治沙的可行性。第四段递进一层,辩证分析“人定胜天”的道理,简释“逆天”“顺天”“胜”三个核心概念的意涵,指出荀子“人定胜天”观的偏颇,并联系当代现实,揭示盲目“胜”天的深刻教训。末段再深入一层,指出对“天”的“逆”“顺”与否,取决于“时”,强调人要具备“相时而动”主观能动性。如此逐层递进,将“人”与“天”的辩证关系解说得具体、透彻。

2.确凿的论据

如果说清晰的思路是杂文以理服人的逻辑可靠性前提,那么典型、确凿的论据则是杂文“用事实说话”,增强针砭力度的必要保证。从本文论据来源看,有历史记载,也有现实状况,有引自中国古代典籍的,也有取自外国灾害反馈的。无论事实论据,还是名言论据,都做到了真实可信。从材料与观点一致性的角度看,文中论据主要围绕“逆天”或“顺天”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转述简明扼要,叙述、说明、点评、论辩相结合,增强了说服力。例如:“据权威人士统计,去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一千八百亿美元,竟是前年的三倍,看来,盲目‘胜’天的教训应是够深刻的了。”作者引述事实论据时,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直接点评,指出“盲目‘胜天’”教训之深刻,如此表述,实事求是,极具雄辩力。

3.理性的思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议论要澄明,说理要透彻,就需要理性的思辨。从标题到正文,本文都彰显了深刻的理性思辨。“逆”“顺”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各有所适,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福,福兮祸之所伏。”人类治沙举措,须因时因地而制宜,而不可死守教条、机械照搬。本文纵溯古今,横贯中外,既论治沙“逆天”“顺天”之策各自的成功,又析“人定胜天”观念之得失,最终上升到遵循大自然规律这一科学真理的高度。如此论析,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实践出真知的常识。

朱国良在《敢遣春温上笔端——2006年浙江杂文创作综述》中评价金新的杂文说:“在杂文与时评这两种文体之间,骑着思想的野马自由驰骋,为读者奉献了一批充满了阅读思维快感的作品。”此言切当。《“逆天”与“顺天”》正是一篇充盈着“阅读思维快感”的好文,这种“阅读思维快感”鲜明地体现在结构思路安排、论据选择组织和深度理性思辨这三个方面。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