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呼啸山庄英文读后感,干货看这篇!享受避难的快乐——读《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享受避难的快乐

——读《毛姆读书随笔: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读书的人不少,读书记笔记者不少,能把读后感写得跟原著一样好看的不多,同时能写出自己风格的更少。毛姆是个例外。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刀锋》《面纱》,戏剧《圈子》及大量短篇小说。作为19-20世纪英国杰出的文学家,毛姆以其幽默、泼辣、深刻的文风广为人知。小说如此,随笔如此,即便是读书笔记,如《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文风也是如此。本书是毛姆阅读大家作品的随笔文集,居然成为畅销书籍,多次以不同版本在我国出版。究其原因,一是所选作家作品重大重要,他认为一部作品能否删减取决于作品本身,《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一个字也删不得”,这激起读者们跟着毛姆寻宝的好奇。这部随笔选取的都是毛姆阅读的一流作品。除此之外,毛姆一贯的“轻松幽默外带三分邪诞”的文风也使这部作品尽显“独特性”,深读细读,无疑是一场美的体验。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怎样读书才有乐趣,这是毛姆读书时的随想之作。第二部分,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这是本书的重点,根据作家的生平经历性格分析创作特点。第三部分,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是他读哲学宗教等书籍的心得。

(一)

第一、三部分可以合并来读。根据百度百科,毛姆出生在巴黎,中学毕业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肄业。1892至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在日内瓦收集敌情;后又出使俄国,劝阻俄国退出战争。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 1920年到中国,以后又去了拉丁美洲与印度。1928年定居法国地中海滨,于法国病逝。可以看出,毛姆的经历十分复杂,甚至带着传奇色彩。这自然赋予了他广阔的创作视野,他的作品反映20世纪上半页欧洲社会生活,同时绘声绘色描述了广袤的太平洋各国见闻。

这些思想感悟体现在毛姆的创作经历中。毛姆的许多作品,围绕人性的善恶两面性展开,这是他的见识所在,也应该是阅读所得,“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主题能够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要具有较广泛的人性,对普通男女都有感染力,主题应该是能引起读者持久不衰的兴趣。”有评论家说,“表面上,毛姆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对社会的丑恶与人性的堕落进行揭露;在更深层面上,毛姆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孤独、荒诞与幻灭感。”

现代人的诗意寄居在哪里?毛姆探讨人性,关注宗教。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时候,对其中的宗教气质深入辨析,从毛姆的态度看,他更在意人如何生活。毛姆认为,对于那些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为大主题,比如灵魂的不朽上帝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小说家只能寄希望于读者感兴趣而已”。所以,尽管毛姆许多小说触及上帝、宗教和信仰的宏大主题,但更多的是把这些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材料。毛姆更多地视宗教为生活方式,《面纱》《月亮和六便士》《爱德华贝纳德的堕落》里,几位主人公找到随性自适的生活方向,找到自己与世界和谐相处之道,这似乎是世间最大的宗教,是摆脱人性之恶与宗教束缚之后,现代人的不二选项吧。

毛姆说,小说是艺术,“艺术的目的是愉悦”。小说不应该视为传播知识的平台,小说家总是听任自己的偏见,“无论他写的是什么都市对自己个性的表达,也是他的内在本能感觉和经历的集中表现。”本书中,毛姆的超然物外探头般的视角,深刻、幽默、辛辣的文风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如他说的,作家“不管他多努力去保持客观,他仍然是自身癖好的奴隶。”在写法上,毛姆说,“小说家必须懂得在作品中营造戏剧化的效果,会为了抓住你的注意力而戏剧化地组织小说里的材料。”此外,毛姆重视故事的生动和条理。他说“故事要有开端中间和结局,而结尾必须是开端的自然结局。事件的情节要具有可能性,不但要有利于主题发展,还应该是由故事自然产生的人物要具有个性,人物的行为应该源于人物的性格。”“语言也应该如此。小说中的对话不应该杂乱无章,也不应该成为作者发表意见的工具,它必须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典型化人物的塑造服务。叙述部分应该写的直接明确生动。小说必须有故事。” 除了几部中长篇小说,围绕作者的“偏见”、故事的组织、戏剧化效果和语言特色,短篇小说《雨》《麦金托什》《百事通先生》资足鉴赏。

(二)

第二部分: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这是对经典的解读。毛姆不神化巨匠,探讨分析人性,发现小说家生活中也是“人性的俘虏”,进而通过作家生平关照作品,发现作品的秘密。

简·奥斯汀的魅力何在。在诸多伟大作家里面,毛姆无疑十分偏爱简·奥斯汀,因为奥斯汀具有一种 “罕见的辛辣的幽默感”,这种评价屡屡出现。同时,毛姆归因于“细致的观察和一种坦率的心态”“在敏感深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幽默感才是加强她的观察与思考的关键所在”。不惟如此,毛姆且摘取奥斯汀的日记佐证。如“理查德哈维夫人马上要结婚,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秘密,只有半数的邻居知道,你可不要说出去。”“也许因为他是一个牧师,不管这份私情多么不道德,总有那么一点正经的意味。”“想想看,霍尔特夫人死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死亡是他能做的唯一一件不受人攻击的事情。”奥斯汀经历了许多大的历史事件,但她似乎没有写起,毛姆为她辩解,认为“那个时代对女子写作是带有偏见和抑制的”,“她身上的观察力和生动的幽默感允许她能够不耽溺于幻想,不寻常的时间并非她的兴趣所在,她要写普通的生活”。本文五小节,全面简要写了奥斯汀的生平、文风及代表作品《傲慢与偏见》的特点。第五小节评论《傲慢与偏见》最工心思,书写丰富多变,先抑后扬,从无法断言最好的作品是哪一部说起,到自己认为该部作品最令人满意,然后逐一举证,回环缭绕,极尽巧思,十分谨严,不容置辩,展现出英伦英语的魅力。故事情节上,认为她“将最普通的生活写得不普通”。结构精巧,“情节的衔接度极高且自然”。奥斯汀“把自己的勇气、欢乐、机敏、见识”都赋予了小说人物伊丽莎白。文体上,“喜欢抽象而非具体的词汇给她的措辞增添了一点悦目惬意的庄重感”。通过此篇,刻画了一个极富幽默感、洞察力、坦率、伶俐的女子形象,毛姆言语之间没有掩饰他对奥斯汀的喜爱。奥斯汀的小说风格,对毛姆似乎影响颇深。把普通的生活写得跌宕,故事起承转落自然,对人物褒贬鲜明,语言准确利落,如出一辙。重要的是,简奥斯汀一如毛姆,带着一点嘲弄、一点同情描摹世界的超然态度,“在辛辣尖刻里加入一点一本正经的味道”,似乎使毛姆产生了同好的共鸣。这是其他作家作品没有给与毛姆的。

关于狄更斯的私事与《大卫·科波菲尔》。关于狄更斯,毛姆把笔触放在探讨他的私人生活上,因为,只有你好奇时,才会对《大卫·科波菲尔》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它是一部个人传记。毛姆认为,从私事入手,找到了研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密码。当然毛姆清楚,狄更斯小说人物是借鉴生活中的原型,通过想象力塑造出来的,尽管“狄更斯生命中的人物都可以在他的小说中找到”。因为是讲述狄更斯的“私事”,毛姆通过细节描写、巧妙穿插、适当引用,似乎真的写成“花边”一般,文学可读性当然丝毫不减。特别是面对命运,狄更斯有何反应,心理上行为上的变化,毛姆丝毫刻画。比如,写乔治娜,“长得不仅娇小可爱且温柔可亲,还擅长模仿别人的动作,常常把狄更斯抖得开怀大笑。”一笔点透乔治娜作为狄更斯妻妹,能够长期跟随狄更斯生活原因。而在与妻子凯特关系僵硬时,狄更斯的心理,也从“喜怒无常性情烦躁不堪”里反映了出来。写狄更斯作品受欢迎,“入场朗诵时观众自发欢呼”。还如狄更斯去世前与乔治娜的对话,“哦你应该躺下来歇一歇”。“好吧,那就躺在地上吧。”精短的片段,十分传神,人物似在读者眼前。对狄更斯的私生活,毛姆当然没有停留在记录的表面,更多地是分析作家的心理、原因、影响,寻找创作《大卫·科波菲尔》的源头。这不是传,是记,是真实的还原的记录。另外,说到小说,狄更斯运用大卫·科波菲尔自己讲述一生的方式,毛姆借用自己小说家的体会,分析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塑造的优缺点,进而深入剖析人物的个性。他也曾借用,比如在《刀锋》中,毛姆化身作家毛姆,有远有近地观察他的人物,衔接故事情节。狄更斯“只要对故事发展有利就毫不迟疑使用巧合的桥段从不过多考虑其中的必然性”。毛姆也是如此,为了表现必然性,典型如《刀锋》,毛姆认为这样使情节过程详细可信、尽量显得逼真。也许是因为致敬伟大作家,毛姆此文的表达,句式丰富多彩,结构前瞻后顾,文章显得摇曳生姿。

谈谈《呼啸山庄》的美与丑。标题即点题、文章未落笔已近高潮,十分吸引人读下去。似乎不曾有人从美与丑的角度赏析《呼啸山庄》。我在读书时忍不住写下粗略的体会:虽为短文,写得深刻尖锐,从作者辨析,到叙述方式,到创作来源,到人物特点,准确把脉分析到了《呼啸山庄》的美与丑。仔细想一想,美与丑的确是贯穿《呼啸山庄》的两条主线,丑恶却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本让人生畏痛苦而充满激情的一本书。风格十分奇特。为什么如此呢?毛姆认为它具有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作者放纵主观想象,沉湎于神秘而恐怖的激情和狂暴行为,是一种“现实的逃避”,也是逃避中凝结的成果。它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艾米丽·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那种极端的性格,“病态的羞涩和沉闷”,落在属于她自己的写作方式上。男女主人公的身上都承载了作者的特点,她的现实境遇,她的梦中幻想,甚至她潜意识里的东西,或者说从他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到的东西。特别是希腊克里夫,她“将自己的激愤受挫的情欲、无望的爱与妒忌、对人类的憎恨与蔑视以及残酷和虐待欲全部赋予这个人物”。20世纪上半页精神分析流行,艾米丽·勃朗特给毛姆提供了标本。毛姆认为,这本小说是作者处女作,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它有极少小说家能够做到的一点,那就是给读者以力量。毛姆以针以钻,深入发掘小说背后的作家澎湃的精神力量,这力量从小说字里行间涌出来。这是小说最美的地方。这里,我特别要说的是,在这本随笔里,毛姆展示了高深的洞见,小说家的技巧,更提供了精致的描写——在这篇文章里,最后的结尾,简直是神来之笔,他说,看这本书,使他想起衣服伟大的油画:乌云下,昏暗的荒原,雷声隆隆,行人艰难跋涉。忽然,一道闪电劈开浅灰色天空......毛姆写奥斯汀时,同样轻松灵动幽默,写狄更斯,文笔平实严谨,写艾米丽·勃朗特,则笔端激情流注。无论写谁,皆如作家本人文风。他是小说家,是阅读家,也是文体家。这在此后的几篇文章中也都体现出来。读进去与写出来,毛姆树立了典范。

司汤达其人与《红与黑》。《红与黑》是司汤达代表作,奠定了他自然主义之父的称号,《红与黑》是社会小说,更是心理小说。社会之难往往催生巨著。司汤达个人和社会发生 的巨大变化,使他获取了广泛的人性知识。毛姆同时认为他性格机敏感性、稍显怯懦、多疑狭隘虚荣,“肉欲旺盛但粗俗,不很受女性的欢迎”。但他同时富有创造力。社会上见到的炎凉,个人情事上的冷遇,激发了他的创作潜能,他把“理想中自己的全部优点”全部赋予于连,也让这个人物在社会铜墙铁壁面前碰壁而死。毛姆从法国大革命前后复杂性格的形成以及写作技能逐渐完善两方面分析司汤达及其写作生涯的。他的结论是,司汤达的表达“极尽朴实”,准确地“说出非说不可的话”,不擅虚饰,不用浮华的辞藻,没有任何形式的赘语,出色地运用一种冷静清晰而富有控制力的文体,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在毛姆文章每一段落里,都写出了司汤达对形势、事情的反应,如对童年不幸的耿耿于怀,到巴黎后的羞怯以及装出的神气凛凛,向表嫂求爱从萌动、行动到失败等等,司汤达的形象栩栩如生,心理发展一目了然,于是我们也就能得出跟毛姆一样的结论,那就是司汤达的挫折感如此强烈,以致必须要把自己难以实现的愿望,通过文字来实现。即便如此,他还是让于连死了,我觉得,于连并没有逃离社会吞噬的结局,尽可以看做是司汤达的小心眼使然。文中,经典的叙议段落比比皆是,最具代表性的是文中毛姆对其性格、作为的总评。这一段客观评价了其一生动荡不安使其得到丰富的人生经验,成为创作的巨大财富,然后笔触一转,认为司汤达“即便如此,也受到了自身个性的限制”,表现在创作上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使我们真真正正了解到了“复杂”二字的含义。这种复杂性格内容,“都是司汤达自己告诉我们的,”因为他的日记异常诚实毫无伪饰。这无疑也是司汤达的优点。毛姆欣赏坦率的性格。

巴尔扎克其人与《高老头》。毛姆用了53页浓墨重彩地写巴尔扎克。在本书所评作家作品里用笔最多。他说“所有为世界精神财富添砖加瓦的伟大小说家里,最伟大的是巴尔扎克。”“他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他这么说,他坚信这一点。巴尔扎克精力充沛,感情激荡,著述甚丰,作品贯穿整个时代,所展示的领域“如他的祖国一样宽广”。同时作品社会性有余但思想性不足,缺少“难以言说的微妙”。毛姆认为他的性格没有多少复杂之处,实际上“极其简单”,思想或许有些平庸肤浅,但拥有某种非凡的创造能力。对巴尔扎克的评价,毛姆的毒舌和坦诚贯穿在他写的每一行文字。如他年轻时受到嘲弄却又痴心不改暗下决心想当作家的虚荣。毛姆干脆引用一个例子调侃他:当巴尔扎克将一个剧本寄给一个教授,教授回复他:从这个剧本看,只要他想,这位作者可以做任何其他的事,但就是不适合搞创作。“他的早期创作反倒使他明白了写小说的要点。”经商堪称灾难,却成为日后写作重要财富。巴尔扎克在经济重压下专注写作,反倒写出最好的作品。而他本人对金钱的渴望和挥霍,把金钱看成罪恶的根源,又把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贪婪看做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所以才有了葛朗台,高老头等人物形象。而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伏脱冷,老谋深算、邪恶阴险,尽管世界文学史上此类人物很多,但正是巴尔扎克将其典型性推到极致。巴尔扎克把出现在自己生活里的人物事件几乎全部写入作品,甚至“把自己经历的就算是最丢脸的也变成他磨子里的面粉素材”,呈现出万花筒般的生活景象。毛姆认为,这不啻为“杰出创造”。毛姆如此喜爱巴尔扎克,不由得别人说他不是,当评论家诟病巴尔扎克的文笔,他搬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认为精美的文笔固然强于糟糕的文笔,但并非小说家必备基本素养,“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敏捷的观察以及对人性的关注、认识和同情才是”,这是巴尔扎克值得称道之处,也应该是毛姆的夫子自道。毛姆一生著作甚多,共写了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一百多篇、剧本三十个,游记、回忆录、文艺评论若干,全方位反映了英美社会人物以及他所经历的战争他所游历的世界,文笔洗练流畅,构思精巧,引人入胜,社会视野的广阔与心理洞察的深刻兼备,尽管没有巴尔扎克如山洪一样的激情,但同样揣着一把衡量价值的标尺。从他对巴尔扎克的称道,可以看出毛姆的创作倾向。“若你那时碰到他,会看到一个微微发胖的矮个子......”他这么描写巴尔扎克的出现,无论巴尔扎克有什么缺点,总归是十分可爱的。但毛姆对巴尔扎克这一节的描写并不算出色,也许是因为巴尔扎克写的东西尽管保留了“原始激情”,但文笔不很有趣,与毛姆的风格颇为乖离罢。

福楼拜其人与《包法利夫人》。福楼拜是一个天才。他的天才有着强人一筹的“天生的洞察力或直觉”。有的人获上天垂青,但并不珍惜,而福楼拜,有天赋,更有“有意识的努力”。他是一个病人,是癔想性痉挛症患者,他不能完全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他退而冷冷地观察。许多作家都因病而写。司汤达如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福楼拜似乎更甚。巧的是,他继承了一大笔钱,他也不必讨好社会,而可以沉下心来作为一个医者解剖生病了的社会,用冷冷冰冰的文字复制出来。毛姆紧紧抓住这一点,分析福楼拜如此行事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围绕《包法利夫人》这一不朽杰作,与福楼拜进行了跨世纪的文学对话。他看出来福楼拜决心不带任何有色眼镜去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尽量不以任何方式介入到叙述中去,不动声色,不报同情,但并没能做到绝对客观。他认为小说家应尽量让故事里的人自己展示自己,小说家不应扮演什么角色在里面,可是主题的选择、人物性格确定和叙述角度等,都有作家的影子。福楼拜的“客观”,源于他的偏狭,挫折而愤懑,没办法成为理想主义者甚至现实主义者,所以变成悲观主义者,高高在上、置身事外地看人们拙劣愚蠢的表演,并“为他们的庸俗本性和糟糕处境设计一系列事件”。福楼拜是成功的,凭着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准确运用每一个必要细节,完美体现他的意图。如此,福楼拜的主观已经毕现毕呈。毛姆对福楼拜的小说技巧十分激赏,特别是对福楼拜通过环境描写为情节服务,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大有深意,一品再品。对其语言,认为福楼拜要表达某样东西只存在“唯一”贴切的词,措辞必须“像手套适合手一样”恰到好处,为此下了大量功夫推敲、架构、删修、重写。福楼拜是出色的法语文体大师。毛姆固然也吹毛求疵般地挑出《包法利夫人》的毛病,但更为福楼拜辩解,“如果你相信了他勾勒的图画,那就是他的成功”。毛姆与福楼拜隔空对谈,文章结尾更显毛氏风格:福楼拜去世后,他的一个朋友打猎途中路过一家疯人院,有位女病人朝他鞠躬招呼,这个女病人原来是福楼拜生前“那么长久热烈如此徒劳地爱着的一个女人”。

读《战争与和平》,兼谈托尔斯泰为人与信仰。毛姆认为,巴尔扎克是世界上最伟大小说家,但最伟大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前一点似乎颇有争议,但后一点断无异议。这部小说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时的俄罗斯贵族,年轻时酗酒玩弄女性,中年后经营家庭和家业,托尔斯泰不例外,但在这种生活中,托尔斯泰创作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毛姆选择众多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做导读解析,对其他诸位的作品用相当大的篇幅做分析,甚至认为司汤达、福楼拜一生的故事都是作品的铺垫。奇怪的是,他对《战争与和平》既如此赞赏,可解析如此简单,精彩比较鲜见。他提示人们的无非两点,一是比埃尔和安德烈公爵是托尔斯泰思想里相互矛盾而共处的两面,二是结尾虽稀松平常,却有着深刻的悲剧意味,无论如何抗争,人生“结局不过如此。”战争与和平篇幅浩大,人物多达500多人,涵盖俄罗斯沙皇、大臣,贵族乃至平民奴隶生活,人物之间关系复杂,由于背景宏阔,故事情节多线交织,故事场景繁复,有战争,有爱情,发生在国内、境外,是一幅“人类生活的完美图画,该时代俄罗斯的完美图画,供所有人感悟的有关欢乐与悲哀、伟大与渺小的完美图画。”我深深地记得安德烈受伤后,躺在战场上仰望天空的情景。也许正因为其博大深远的影响,所以毛姆在潜心研究托尔斯泰的生平为人的时候,发现他的信仰更有意思,于是“勉强尝试简明扼要”概括他的观念,并向读者描述了托尔斯泰信奉道义之后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引起的家庭矛盾--,实际也是他的思想和现实的矛盾—毛姆不过找到一个小切口,这种矛盾持续后他82岁离家出走,病逝在一个车站。思想是枯燥的,解读思想是费力的。但毛姆就有本事把思想当故事讲起来。单纯概括托尔斯泰的思想,不是文学家的责任。文学家的任务是在事件里建立冲突,在让人物在冲突中自己呈现思想。毛姆做到了。在文章里,托尔斯泰改变思想,力行赎罪信仰,最大的冲击是家庭,他的妻子索尼娅作为实际的一家之主,“不想让自己沦为乞丐,更不想让孩子们一贫如洗”,于是与托尔斯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尽管托尔斯泰有反复,但在托尔斯泰人生的后三十年里,这种冲突一直不断,并向激烈方向发展。尤其是,他的一位坚定追随者切尔科特夫的介入,让事情越来越复杂,托尔斯泰家庭矛盾更加难以纾解。毛姆用恰到好处的引语,正面反面叙述的技巧,将事件表述的脉络清晰,大量生动的细节,使人们通过语言动作可见人物性格心理,不由自主就读下去读下去,一点也不感觉单调乏味。这是毛姆的本事。也许,正是在人物关系、事件的描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托尔斯泰的思想轮廓,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战争与和平》后半段,会有那些大段大段的思想独白。这些独白在俄罗斯十七十八世纪社会背景下,恰是故事的灵魂所在。于是,也就验证了毛姆那句话:“在提供娱乐的同时,一部小说越引人深思就越优秀。”毛姆的本意在此。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生涯与《卡拉马佐夫兄弟》。毛姆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我不知道这是翻译之误,还是毛姆之意。因为他刚刚认为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文学史的巅峰。他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伟大之处,一是在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娴熟的技巧,二是表现主题的重大“讨论人的原罪”,“把世间的苦难和邪恶都看做美和善,以此符合苦难由上帝制造的原罪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倾力然而未竟之作,毛姆认为书中老卡拉马佐夫的二儿子伊凡是他的代言人,书中的观点基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信念,所以此作可以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回顾一生的忏悔录。他的重要作品,《白痴》《赌徒》《罪与罚》都贯穿着原罪的主题。毛姆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苦难的一生,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中刨根问底,洞彻他的思想,也就抓住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核心内容。无论哪个阶段,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矛盾的,这些矛盾这些疮疤,被毛姆手术刀一样的笔触,一点点揭开撕裂,深入,剜开,伤口逐渐见大,鲜血淋淋流出,直到伤口血液减弱,从伤口里长出一朵黑白分明的花朵,这花朵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这朵花还没有停止生长。天生的抑郁气质,加上癫痫症,埋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命运的种子。毛姆没有放过他人生中所有典型的片段。他童年是不幸的,而18岁时沾染上赌博的恶习,也正是从这时起,他一直困在债务中,因为“他从不懂得自我克制,他的性情亦反复无常”。这些贯穿在他的一生。幸而不幸的是,他年轻时创作的小说《穷人》,竟然备受赞赏,使他一举成名。命运欲加之苦难,何患无辞。如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到此结束,世界文学史上也不会有他的位置。毛姆跟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轨迹继续他的解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入狱期间自卑、孤独、自负、多疑和急躁,逐字逐句阅读新约圣经对他影响深远,那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变得虔诚,“我并不抱怨,这是我的十字架,我必须背负它。”但是他也阿谀沙皇,违心认罪以获得自由。而赌博,一再耗尽他的钱财,正是走投无路,他却创作出《罪与罚》,然后又赌,就是这样矛盾。也许癫痫、狂赌、圣经、苦难这些都是上天赐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礼物,使敏感脆弱“病态”的他,藉由上帝之手,精妙地描写内心的动荡,使落在纸上的文字成为经典。毛姆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故事,是读书随笔中评论比较多的,的确是把他每个阶段的心都读了一遍,证明他只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而不会是其他什么人。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困难的,书中充溢的癫狂一般的激情状态,对人的神经是极大的挑战,他似乎不是用意识创作,而是在无意识的天空里翱翔。

(三)

此外,毛姆也谈到了塞万提斯,蒙田,莫泊桑,契诃夫。在溢美之词里,可见他的客观态度。尤其是对莫泊桑和契诃夫,对前者诸多批评,在批评莫泊桑的庸俗和浅薄之后,笔锋一转,称赞他小说的故事叙述技巧以及“将人物塑造的生动逼真的惊人才能”。对契诃夫,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毛姆固然尊重一个知名作家劳动,但更多的是贬低契诃夫不会编故事不会塑造人,只是“比任何作家都更加深刻而有力地表现除了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善于用异常质朴求是的眼光观察事物,这一无与伦比的才华集中表现在出神入化的简洁文风上。毛姆的结论是,契诃夫是独特的,专注于探索人们的精神生活,他的结论与其他作家没有区别,那就是“人人届卑劣,愚蠢而可怜,生活总是令人厌倦而毫无意义的。”这是作家的惺惺相惜。

毛姆被认为是二流作家。如果把他所评论的这几位视为一流,毛姆及以下当然只能侧身二流了。但就毛姆所做的笔记而言,无疑是一流的。这些读书笔记,有力地抓住了作家的典型特性,精到地分析了这些作品的特色底蕴,实在是对作家作品最深刻的解读,可以说是作家的知心人,仿佛参与了这些作品的创作。毛姆荣膺一流阅读家毫无悬念。更难能可贵的是,毛姆并没有迷失在这些参天大树密林之中,秉持了自己的写作独特性,无论是对每名作家人性的发掘,还是犀利深刻的追问,还是准确的描述,生动的刻画,甚至讲故事留悬念,都是一贯的毛氏风格,读之使人兴味盎然,不忍释卷。毛姆先生的角色,既是传记作者,又是文体评论家,既在其外又深入其中。事件打乱,掰开揉碎,重新构建,层层分解,表述繁复,变化多样,观点犀利坦率,语言、故事、人物、思想,技巧均体现很高艺术水平。原来,读书随笔还有这样的写法。先贤已去,大作尚存。读毛姆所读之书如饮各国嘉茗,读毛姆所写之书仿佛酌饮一杯酸甜苦味的鸡尾酒,即便生活令人厌倦,也有助于品出其中厌倦的质感来。

所以,正如毛姆所言,“读书本身,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所有的悲哀”,“会让你活得更加丰满”,值得享受地沉浸其中。

7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呼啸山庄英文读后感,呼啸山庄英文读后感100字,呼啸山庄英文读后感200字,呼啸山庄英文读后感50字”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