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大班教案皮影戏】支教不只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改变的力量

张蕾和学生们玩游戏

到今年7月,张蕾在甘肃会宁农村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对于这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姑娘来说,一个学期的支教经历尤为难忘。在她的潜意识里,支教地区的经济条件都很差,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无学可上是普遍现象。但几个月下来,张蕾对“支教”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支教不仅仅是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学上、有人教,更是为了尽己所能,改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状。

张蕾的话或许能引发共鸣:面对城乡差距以及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分配不平等的现状,很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都愿意投入到支教项目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影响一个孩子、一个班级也是有价值的。而随着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公众对支教意义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支教不只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工具,是弥补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一种有效手段。

弥补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

上课

2016年年初,张蕾通过笔试、教案设计、试讲等一系列环节,最终通过了彩虹公益社筛选,成为甘肃会宁地区一名乡村小学支教老师,教三四五年级英语,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科学等课程。“这里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大部分孩子可以吃饱穿暖,”张蕾在总结自己的支教感受时谈到,“会宁县是有名的状元县,对教育很重视,但就农村小学而言,教育资源仍很匮乏。”

彩虹公益社的支教地点主要是西北地区乡村小学。由于一些农村学校规模偏小,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对当地的投入更偏向城镇学校,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十分匮乏。这样的学校往往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结构出现断层——老教师面临退休,而由于待遇以及发展空间等问题,年轻的教师又留不住。

张蕾谈到,“学校最缺语言方面的老师,由于当地老师方言较重,英语单词的发音不太标准,而离开了英语老师,孩子们回家没有任何英语听力训练的来源。此外,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老师也很匮乏,孩子们很难得到艺术的启迪。”

因此,彩虹公益社项目官罗晗非常认可支教项目的价值,“我觉得支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大背景下开展工作,支教确实能弥补当地教学资源的不足。”据罗晗介绍,彩虹公益社的服务地区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孩子想上学、也有条件上学,但是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好这样一个阶段,而大凉山地区还停留在孩子想上学、但是没学校可上的阶段,“因此,我觉得支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因地制宜的教育创新模式,给当地学校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

小组合作搭建纸塔

近年来,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在一点点缩小,而在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两者差距还很明显。为中国而教理事荆攀表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已发生变化,由于待遇、晋升空间等现实问题,教师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职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不平等现状。”

为孩子们提供成长陪伴

体育课

在张蕾看来,支教是否有意义,最终还要从孩子们身上去看,只要有一个学生因为他们改变,努力就没有白费。但支教不只是上课那么简单。在农村地区,很多支教学校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支教期限设计、项目的可持续性以及效果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孩子们不需要怜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谈到彩虹公益社支教项目的理念,罗晗表示,“我们的长期支教老师招募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志愿者至少要坚持一个学期。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孩子,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志愿者的筛选,把人员更替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彩虹公益社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

在课堂上,张蕾和彩虹公益社的其他支教老师一直坚持一个主题:陪伴。

对此,罗晗表示,“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学好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人陪伴,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引导。我们要做的,一是新鲜知识理念的引入,二是成长的陪伴,这才是长期支教的意义,短期见效快的那种结果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每堂课老师们都会收集孩子对老师和授课内容的反馈,今后还计划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档案,以帮助后来的志愿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学生情况,进入工作状态,并持续发挥正面的影响。此外,机构还会派专人到支教点进行督导,去听志愿者讲课,和孩子进行沟通,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保证教学质量。

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孩子自己动手剪纸人、写故事,就构成了一堂简单的皮影课。

而在支教期限设置方面,为中国而教的要求更为明确:志愿者将作为一线全职教师,到农村任教两年,并且统一纳入学校管理。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支教行动,更是一份工作。荆攀表示,之所以设置两年的期限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对于儿童来说,以完整的学年安排支教老师的教学,可以避免孩子因老师频繁更换而产生的被抛弃感,因为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比较敏感,这样能够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另一方面,从经验上来说,两年是一个老师适应并且能够做出成绩的时间——对支教老师来说,第一个半年是适应期,第二个半年是稳定期,老师可以开始做事并且能够做好;到了第二年老师就有了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开始做出成绩。”

荆攀表示,每年都会有支教期满的志愿者申请留下,他们或是因为不舍,或是希望继续自己的教育创新。而到了支教的第三年,志愿者们能够做得非常好,并且还可以指导新来的志愿者,“因此我们也在考虑开放在岗志愿者第三年的申请,一方面对推动当地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

将公益资源引入农村教育

北川羌族自治县邓家希望小学操场。“有配套设施、无任课教师”是很多贫困山区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贫困山区小学教学现状以及对支教项目的需求,5月24日,记者跟随志愿者实地走访了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邓家希望小学。邓家希望小学紧邻北川老县城,距离地震遗址纪念馆6公里,现有在校师生278人。据了解,这所学校的学生全部为农民工子弟,来自特困家庭。学校地处偏远,经费紧张,正式教职工只有12人,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和张蕾所在学校情况类似,这所学校也亟需英语老师。由于待遇太低,很多英语老师最长坚持一年时间,最短的一个月就会离开,导致学校英语课无法正常开展。

当天,沃尔玛中国与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合作,在邓家希望小学发起了“梦启航”支教基金项目。该基金将用于为学校聘请音、体、美和英语专业教师,支持师范专业高校学生在四川边远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从而缓解山区学校艺体教师缺乏的局面。

事实上,类似的支教基金和彩虹公益社、为中国而教等公益机构更多的是发挥平台的作用。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引入教育领域的专家指导,联系企业里有经验的培训师,凝聚公益领域的合作,并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支教这个切入点引入农村。“在提供资源和平台的情况下,我们希望鼓励和倡导更多年轻人关注和投身乡村教育,能在现在和未来持续促进农村教育的变化和发展,共同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提高公众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度,让更多人关注公益,共同推动公益人才的进步。”荆攀谈到,“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也会产生新的想法。除了支教过程中对于志愿者老师的支持和培训之外,我们还计划将当地的老师、校长包括教育部门带动起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支持,从而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果,更好地促进乡村教育的变革。”

链接:

彩虹公益社是由一群热爱公益的志愿者于2011年7月18日创立的非营利慈善机构,于2014年2月在甘肃省民政厅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甘肃彩虹公益服务中心。其致力于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对当下乡村变革进行探索。

为中国而教(Teach Future China)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14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北京为华而教公益发展中心。其目标是支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全职任教两年,期间提供持续而系统的培训,培养和集结关心教育的优秀人才,以此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回复“转载”取得授权。

作者:皮磊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作者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大班教案皮影戏,大班教案皮影戏反思,大班教案变变变课后反思,大班教室安全教案”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