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在海外上线了。
海外的评价总体不错,烂番茄鲜度78%,超过同期电影《信条》。
与此同时,还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木兰”潮流。
有小朋友喜欢上了木兰的战士造型,穿上了红色的戎装。
更多的人,是开始了“木兰仿妆”。
尤其是剧中木兰的“额黄妆”,原片中是这样的:
大家的仿妆是这样的:
还有的小女孩仿得很认真,从妆容到衣服都学上了。
但也有的仿妆,看了让人觉得一言难尽、不是很好理解。
外国朋友们因为一部电影,喜欢上了中国故事里的花木兰。
这本来可以是一种文化输出的标志,是好事。
但问题来了。
电影中的妆容,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真的是丑到哭!
远看是后宫嫔妃大臣:
近看简直就是群魔乱舞!
看着这样乱七八糟的妆容,国内很多观众都很生气。
迪士尼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太大了!
这样的“木兰妆”,根本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更不是现在中国的审美!
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学到这样乱七八糟的妆容的?
其实,电影里丑到哭的“额黄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木兰辞》中有提到: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这个“花黄”,就是将额头涂成黄色。
这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妆容,一直到唐朝都能看到。
而眉心的花钿,大家就更熟悉了。
传闻在南朝宋武帝时期开始流行。
一直到如今,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类似的造型。
至于大面积的腮红,在古代仕女画中也屡见不鲜。
从这三点来看,《花木兰》中的妆容,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但可惜,只学到了皮毛就照搬过去了。
看起来特别生硬、突兀。
他们完全没考虑,今天的我们,到底是如何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
比如,同样都是额黄、花钿、大面积的腮红。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演绎,就让人觉得不突兀。
反而有种传统妆容的精致和韵味,让人赏心悦目。
所以并不是中国元素的妆容“丑”。
而是迪士尼只理解了皮毛,就把这些元素生搬硬套地组合在一起。
导致最终的效果,丑到让真正的中国观众们夸不出来。
归根结底,是剧组对中国审美的理解太过浅薄了。
除了妆发,电影在其他的中国元素细节上,也是一塌糊涂。
比如,电影中有一幕,门两边贴了对联。
暂停放大一看: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望世间眷属全是有情人”
感觉就是字数凑齐了,看起来差不多就行了。
这个对联水平,简直是要把中国语文老师气死!
所以,不必对迪士尼拍的《花木兰》抱有太高的期望。
因为它本质上是一部外国电影。
是美国好莱坞,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一次再加工。
对传播民族文化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掺杂了大量的误读。
只能说,要想拍出真正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电影,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但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读的情况。
对此我们也不必太过愤怒。
因为总有好的内容,最终打破国界,传播到世界各地,获得自己的粉丝。
比如,在妆容方面。
十多年前,中国是在模仿日韩潮流。
十多年后,终于是日韩开始模仿中国了。
在油管上,有大量的【中国风】美妆视频。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妆代表着一种独立、不谄媚异性。
区别于日妆的软萌、韩系的性感,更适合当代的女性学习。
而中国的汉服文化,最近几年也俘获了不少海外青少年。
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喜欢穿着汉服走上街头。
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不在意周围人好奇的眼光。
从前只会围观的外国朋友们,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其中,爱上了汉服文化。
还有一些海外小哥,成了真正的“汉服达人”。
亲自出妆发教程,教网友们穿汉服、化汉妆。
更不用说像是李子柒这样的博主。
在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方面,她一直都做得很好。
她的油管订阅人数已经超过了1200万。
每次她的更新,都会引起数万条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留言。
许多人因为她,喜欢上了中国审美式的生活。
这些,都是优秀的文化输出案例!
所以,文化输出的基础,是文化自信。
要让别人爱上我们的文化,首先要我们自己去学习、钻研。
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继续生机勃勃,在世界的舞台发扬光大。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文化,套上“中国传统”后就是好的。
生搬硬套中国传统元素,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最终都会弄巧成拙。
比如,中国风建筑设计,并不是非要大红大绿。
如果将中式的隽永和现代的简洁结合在一起。
就能保有中国审美特色的同时,又不会让人觉得土气。
又比如在音乐方面。
不是喊个麦、唱个《惊雷》就是中国风了。
正面的案例,应该是像上海自得琴社这样:
认真钻研过中国传统乐器、服饰文化后,
用传统的方式,演绎出新的音乐。
保留了中国音乐审美韵味的同时,也能吸引到新时代的观众们。
再比如大家常说的中国舞蹈。
不是跳一段某音热门舞蹈,获得了一些外国网友的点赞,就叫文化输出的。
正面案例,可以是像阿朵这样。
将中国风融入女团表演,做出《缘分一道桥》这样的舞台。
也可以是舞蹈《丽人行》这样。
精良的制作、扎实的功底。
用满满的诚意,重新演绎中国舞蹈的魅力。
就像所有优秀的传承一样:
只有厚积薄发,才有表现时候的潇洒自如、举重若轻。
这才是“文化自信”,这之后才有“文化输出”。
人是文化最好的载体。
只要依然有人愿意潜心钻研,
中国传统文化就能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继续生机勃勃。
而我们作为观众,需要做的,就是在浮躁的环境中静下心来。
随着这些优秀的作品,
一起体会中国审美中的细腻、缱绻、雅致、豪迈。
让日渐匆忙苍白的生活,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
让我们的人生,也因此变得更加诗情画意,隽永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