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相对密度】抓住这5分!《中药学专业一》与“数字”相关的考点总结

距离考试还有177天,药考知识比较繁杂,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大家可尽早开始第一轮复习,对考试内容进行大致了解。

针对药师考试,希赛老师每周都会为大家整理送上考试的核心知识点,大家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将这些知识点理解掌握,有助于加深知识的印象,后期的备考也会更加容易。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知识点是【中药一中与“数字”有关的重要考点】。

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涉及到数字的考点每年都会考,一般会在5分以上。这部分考点主要是记忆。出题比较简单,均为连线题,找到其中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可。复习难点在于需要记忆的数字比较多,容易混淆。以下就是总结出来的与数字相关的考点。

药品质量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相对密度

(1)蜂蜜1.349以上

(2)薄荷油(0.888-0.908)

膨胀度

(1)车前子不低于4.0

(2)蛤蟆油不低于55

(3)北葶苈子不低于12,南葶苈子不低于3

全草类中药含叶量的检查

(1)叶不得少于30%:穿心莲、薄荷

(2)叶不得少于20%:广藿香

杂质检查

(1)药屑杂质通常不得过3%

(2)广藿香杂质不得过2%,金钱草杂质不得过8%

(3)清半夏和姜半夏中白矾含量分别不得过10.0%和8.5%

水分测定

(1)一般饮片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7%〜13%

(2)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姜汁炙品、米泔水炙品、蒸制品、煮制品、发芽制品、发酵制品均不得过13%

(3)烫制后醋淬制品不得过10%,蜜炙品不得过15%

具体剂型的水分要求

水分要求

中药剂型

不得过3.0%

含糖块状茶剂

不得过8.0%

中药颗粒剂

不得过9.0%

中药散剂、中药硬胶囊剂(内容物)、水丸、浓缩水丸、糊丸

不得过12.0%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不含糖块状茶剂、袋装茶剂、煎煮茶剂

不得过15.0%

蜜丸、浓缩蜜丸

不检查

蜡丸

具体剂型关于时间的要求

剂型类型

检查项目

要求

具体剂型

颗粒剂

溶化性时限

5分钟

可溶性颗粒、泡腾颗粒

丸剂

溶散时限

30分钟

滴丸

1小时

包衣滴丸、小蜜丸、水蜜丸、水丸、蜡丸

2小时

浓缩丸、糊丸

不检查

大蜜丸

片剂

崩解时限

60秒

口崩片

3分钟

可溶片

5分钟

舌下片、泡腾片

10分钟

含片【不应全部崩解或溶化】

30分钟

药材原粉片、薄膜衣片(化药片)

60分钟

薄膜衣片(中药片),肠溶片、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结肠定位肠溶片

不检查

咀嚼片

胶囊剂

30分钟

硬胶囊

60分钟

软胶囊(胶丸)

栓剂

融变时限

30分钟

脂肪性基质的栓剂

60分钟

水溶性基质的栓剂

阴道片

30分钟

阴道片

浸出制剂相关数字考查

项目

具体要求

含糖量

(1)合剂:若加蔗糖,含糖量≤20%(g/ml)

(2)糖浆剂:含糖量不低于45%(g/ml)

(3)单糖浆:85%(g/ml)或64.71%(g/g)

(4)煎膏剂:炼糖(炼蜜/转化糖)的用量≤清膏的3倍

含原药

(1)酊剂:普通中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20g。含毒性药品的中药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10g

(2)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1g

(3)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饮片2~5g

含抑菌剂

合剂和糖浆剂:抑菌剂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3%,羟苯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05%

温度与贮藏

项目

具体要求

温度

发酵法适宜温度:30℃~37℃

发芽法适宜温度:18℃~25℃

水飞朱砂:60℃以下烘干

胶囊剂:密封贮存,其存放环境温度不高于30℃,湿度应适宜

栓剂: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和运输

乳膏剂:避光密封置25℃以下贮存,不得冷冻

生产

注射剂:罐装标示量为不大于50ml的注射剂时,应适当增加装量。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容器的装量一般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

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雾滴(粒)的大小影响其在呼吸道沉积的部位,应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5μm以下

贮藏

眼用制剂、涂膜剂、涂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其他质量检查项目

项目

具体要求

粒度

中药散剂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颗粒剂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

混悬型软膏剂、含饮片细粉的软膏剂不得检出>180μm粒子

眼用制剂装量

(每个容器)

(1)滴眼剂不超过10ml

(2)洗眼剂不超过200ml

(3)眼用半固体制剂不超过5g

干燥失重

干混悬剂,减失重量不得过2.0%

沉降体积比

口服混悬剂,沉降体积比应不低于0.90

今天的知识点大家掌握了吗?上一期的知识点【中药材的采收原则】可在文章末尾的往期推荐中查看。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