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国家湿地公园
北部工业新城一期污水处理项目一角
环保监测智慧平台
森林巡防队员使用无人机进行巡山管护。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现场
●罗鸣灶 魏兴谷 陈莉莉 罗凤璇 文/图
仲夏时节,阵雨过后,永安市龟山公园内草木葱茏,空气清新,湖面上水汽氤氲,白鹭起起落落……在车水马龙的喧嚣闹市一隅,俨然一派祥和宁静的山水田园景象。
这般如诗如画意境,是永安市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永安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区域,通过实施水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10个试点项目,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村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90%,林分改造面积718万亩,闽江干流和二级以上支流水质优良比例等5个生态效益指标达100%,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一幅崭新的生态画卷在燕城大地徐徐展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永安市如何绘就生态新画卷?
统筹部署,构建一体推进格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中的山水林田湖草同样是互为关联的生命共同体。因此,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一盘棋”统筹推进。
“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目前实施的十个项目涉及面广、涵盖部门多,关键是要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永安市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许忠说。
树立了“一盘棋”思想,如何才能把“种树的”“管水的”“护田的”等职能部门统筹起来,共同画好“山水画”?
永安市在组织领导与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九个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及分工方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既要强化组织领导,又要合理布局项目,十个项目如何安排?永安市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突出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敏感区域,合理确定需要优先保护修复的重点区域,做到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
立足实际,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永安市确定,在2018年至2020年的试点期内,实施10个试点项目,涵括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与农地生态功能提升、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等五大工程,总投资22625万元。
“在整体规划、共治共管上下足功夫,不仅改变以往‘管山不治水、治水不管山、种树不种草’的单一修复模式,而且探索出了一条系统治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试点工作新路子。”陈许忠介绍说。
走进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龙村,占地面积约50亩的养猪场被拆除后,空旷的平地上草木蓬勃生长。
“这里是永安市文龙养殖有限公司旧址,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2017年重新划定禁养区后,养猪场被列入拆除范围。”永安市畜牧水产局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办工作人员许永江说。
拆除一家养猪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和属地乡镇等工作人员,要上门开展宣传,对养殖户情况进行摸底,场内设施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在做通养殖户思想工作后签定协议,拆除后还要相关部门联合检查验收,拨付补助资金等。
“如果不是部门联动,单靠哪一个部门都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许永江说,畜禽养殖场拆除后,根据所在位置情况,除了自然恢复生态外,还会引导养殖户发展种养业。
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上下畅通、左右融通,之前不好办的“老大难”问题变得更容易了,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统治理,精心呵护绿水青山
一体推进,系统治理。永安市在改善辖区生态环境总目标前提下,采取多种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因势利导,着力打造山青、水秀、林绿、田整、湖净的绿色新家园。
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闽江支流沙溪上游,这里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湿地景观资源别具特色。
好山好水需要精心呵护。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永安市成立龙头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制定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设立界碑、界桩、标识警示等基础设施,加强园区集中管理与维护。
一系列湿地保护、修复综合整治工作相继实施:对湿地公园水域范围进行增殖放流,净化、改善水质,先后完成投饵养殖网箱整治等水环境整治工程面积7500平方米,治理356国道边坡“青山挂白”2.7公里。
整治后的龙头国家湿地公园清波荡漾,青山倒映,园内水质保持在三类以上,为珍稀动植物、大型真菌等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地和生长环境,成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与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的样本之一。
2018年12月,龙头国家湿地公园成功通过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不仅为永安增加了一张“国字号”名片,也成为三明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下一步,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工作,提升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价值,努力将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湿地文化展示平台。”龙头国家湿地公园负责同志说。
源头治理至关重要,单个项目建设也要综合施策,在系统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效益。
走进永安市洪田镇洪东新村,整治后的地质灾害点边坡草木葱茏,人行栈道环绕在百米高的斜坡边缘,当地村民说这是一座“云端上的花园”。
2017年6月,洪东新村发生滑坡险情后,省、市和永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滑坡应急治理工程迅速启动。
“当时的整治方案是将集约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的实践贯穿地灾防治全过程,既要彻底消除隐患,又要合理利用树木、土方等资源,通过实施绿化景观改造工程,提升村容镇貌。”洪田镇人大主席吴春钐说。
这一地灾整治工程完工后,有效保障了洪田镇30亩城镇建成区用地安全,同时又增加城镇建设用地20亩,并为机砖厂提供原料土15万立方米。地灾点边坡又安装了1423米不锈钢栏杆,人行栈道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这样的地灾治理模式,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理念,是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重要载体。”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对洪东新村地灾治理项目给予充分肯定。
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治理既要求一个项目要有深度治理,还体现在项目面的广度上。
在永安尼葛开发区楼顶,新建成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正在安装设备。像这样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还将在曹远镇、大湖镇各建1座。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可以接入园区环保监测智慧平台。”尼葛开发区管委会环保科科长杨承将边操作平台边讲解,目前平台已连接园区5家企业的视频和6家企业的数据,可以全天候跟踪,自动报警。
项目落地,系统治理,精心呵护,绿色永安生机盎然。
生态惠民,共享绿色发展福祉
生态的改善,百姓感受最直接。
张女士家住永安市龙翔小区,退休十多年来,每天骑电瓶车20多分钟,早上、下午到龟山公园休闲健身一个多小时。“这次改造以后,公园不仅环境越来越漂亮了,休闲健身、厕所等各种设施也更齐全了,来这里锻炼的人也更多了。”
作为永安市最早的综合性城市公园,龟山公园在新一轮改造提升后更加赢得市民青睐。
去年4月,龟山公园景观改造提升项目开始施工,燕湖水排空后清淤60000立方米,拆除毛石挡墙建设生态驳岸3000多平方米、生态岛4850平方米,公园内绿化148605平方米。同时,引入燕江水源,改造排水口,燕湖水由原来的死水变成活水,水质可以达到三类水甚至二类水。
“公园内的道路、休闲健身设施等也进行了改造提升,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展示、儿童游戏、艺术科普于一体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永安市住建局园林中心副主任李芸说。
龟山公园景观改造提升,让当地市民亲身感受了生态保护修复带来的可喜变化。一系列类似这样的项目,正进一步提升永安生态环境质量——
实施永安市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水电退出项目,对西洋大溪水电站进行拆除,有效保护了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使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更加有效发挥。
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项目以来,永安市先后对巴溪、后溪、胡贡溪、文川溪等流域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拆除大型畜禽养殖场8家,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可达95%以上。
“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日污水处理量达1万吨,可以处理尼葛开发区北部企业及北部工业新城企业产生的污水。”在永安市北部工业新城一期污水处理现场,尼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文彬介绍说。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更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洪田镇贵湖村群山连绵起伏,位于箭丰岩的146亩杉木林地处长深高速沿线一重山,经第三方评估后,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出资685044元,从林农手里对杉木林进行赎买。
林农得利,生态得绿。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是永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之一,商品林被赎买后,通过实施阔叶树改造等多种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整体林分质量,提升生态功能。
“我们要定期进行巡山,把这些赎买的商品林看好、管好。”永安金盾森林资源有限公司洪田片区巡防队长谢晴说。
根据项目计划,永安市将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1万亩,目前已完成8872亩,有力推动了从“把山当田耕”向“把山当园养”的转折,既守住了绿色森林,又鼓了林农的钱袋子。
绿色崛起正当时。永安市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为契机,向着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永安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