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难的陶瓷产地无疑是“广东”。
出口腰斩、爆发间歇性发生的零售萎缩、此后“煤炭开架”的步伐逼近、叠加效应导致上半年广东省中小道企的经营业绩全面下滑,导致数百条生产线退出、降薪、裁员。节约衣服,度过困难冬天的人很多。
与广东陶企交流,哀叹声不断,唏嘘行情艰难、生存不易。影响更深远的是,广东一动,全国皆震!
广东陶瓷的“难”,此消彼长,变相成就了江西高安、山东淄博、四川夹江,乃至辽宁法库等产区的“旺”。这些产区在疫情影响下“逆势热销”,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广东转移的业务订单,吸纳了广东二三线品牌的经销商,以及成本制造、产能稳定供应优势凸显。
陶业史上最大规模煤改气,已有上百条生产线退出
2020年,广东陶瓷最大的挑战无疑是“煤改气”。近些年来,但凡推行“煤改气”的陶瓷产区,大部分都是当年最“难”的产区,很多陶企一时间难以适应“煤改气”后的高成本节奏,艰难苦撑,甚至倒闭破产。
典型如,2013年福建晋江“煤改气”,高峰时期当地气价一度高达3.889元/立方米,1/3的生产线无法承受天然气带来的成本高压,被迫减产或停产,甚至有悲观人士在当时发出感慨:“五年后,晋江无陶瓷。”
图说:2013年,福建晋江率先在陶瓷行业完成“煤改气”,有悲观人士在当时发出感慨:“五年后,晋江无陶瓷。”充分佐证当时陶企生存之艰难,同时逼迫一批陶企退出。
2016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全国第二大建陶产区山东淄博,压缩产能5亿m²,实施“煤改气”和执行超低排放标准,高成本之痛让淄博建陶“元气大伤”;2019年山东临沂推行“煤改气”,致使当地陶企数量从45家锐减至18家,60%陶企退出,导致临沂陶瓷产品结构的完整性、产销体系均受到剧烈损伤。
广东“煤改气”影响范围之广,为陶瓷行业历年之最。800多条生产线(肇庆260条、清远160条、江门129条、佛山约260条)扎堆在2020年完成改造,除了广东肇庆、清远、江门、佛山四大建陶产区,珠海陶瓷“煤改气”已经全部完成,韶关市陶瓷“煤改气”据传也要在最近一两年内完成。
800条生产线,相当于全国瓷砖生产线总量的1/4,波及陶企及生产线远超当年的福建晋江、山东淄博。并且,这轮“煤改气”掀起了广东陶瓷继产业转移之后,近十年来最猛烈的退出潮:
据广东生态环境厅消息,肇庆全市陶瓷企业达63家、共有260条生产线,其中计划关停退出的企业有15家55条生产线;
清远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军6月份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清远全市有160多条陶瓷生产线,现在关停了40多条,未来目标是压缩到50条左右。”此话一出,清远很多陶瓷企业的焦虑感油然而生,未来还要再关停70条线;
佛山仍有217条生产线未完成“煤改气”,改造一条线需要停产20天左右,再加上气价比周边清远、肇庆高出近0.4元/m³,有行业人士分析预测,“煤改气”可能导致佛山三分之一的生产线关停退出;
江门陶瓷“煤改气”更加紧迫。据《江门日报》7月底报道,江门已有46条建陶生产线完成煤改气或拆除、淘汰,也就是说江门仍有83条线未完成改造,而时间大限仅剩2个月,停窑改造将是近一两个月江门陶企的“常态”。
除了推高生产成本,“煤改气”后的供气不稳,在夏季的清远、肇庆接连发生,已引发不少陶企短暂停产,并为此埋单,损失合计超千万元。夏季供气尚且如此,更何况用气高峰冬季了,陶瓷厂除了防火、防疫,还要忧市场、忧断气。
外贸大考,广东产区受灾最重
海外疫情发酵,大量外贸订单被取消或推迟,2020年外贸企业面临一轮难度为“地狱模式”的大考,中国瓷砖出口贸易企业也不例外。在这轮大考中,全国瓷砖第一出口大省广东无疑受灾最重。
数据显示,广东陶瓷砖出口量和出口额独霸一方、遥遥领先,出口量占全国61.76%,相当于全国每年出口7.7亿平方米瓷砖,仅广东出口量就达4.76亿平方米,外贸越艰难,出口业务量全国第一的广东首当其冲。
据海关统计数据分析,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我国陶瓷砖出口整体下滑了21.05%,但福建、山东、浙江、江西、河北等省的瓷砖出口额却有增长,广东省陶瓷砖出口额下滑幅度达到38.30%,降幅为全国第一,疫情下广东陶瓷出口之“难”可见一斑。
出口量萎缩近40%,意味着上半年广东大量用于出口的产能未得到释放,或者转移到国内市场,由于出口业务的一蹶不振,上半年广东有外贸企业为节省成本,一直采取居家办公的模式,甚至还有很多外贸从业者因为收入下滑,不得不干起了副业。截止目前,海外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广东陶瓷出口之“难”,仍在持续,并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恐怕很难逆转。
国内疫情断断续续,广东陶瓷受冲击最大
2020年国内新冠疫情对哪个产区冲击最大?答案显然还是“广东”。广东陶企销售渠道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疫情下这些城市的管控最严,严重影响到广东陶企的生产、销售;而其他产区大部分以农村市场为主,产销受疫情影响显然要小很多。
当农村市场3月份就全面放开时,很多城市4月下旬、5月上旬仍处于“严管”状态——装修工人进入小区装修难,再加上“煤改气”,2020开年以来,广东陶企复产时间全国最晚,开窑率全国最低——有的陶瓷厂4月中下旬才点火首条窑炉。
图说:据《北京晚报》报道,4月下旬北京多数社区仍不允许施工队进入小区,很多大城市均是如此。
图说:到了7月末,北京才发文全面放开室内装饰装修活动。
疫情后的终端零售,显然对广东陶企更为不利。各地经销商普遍反映,疫情过后消费者对于高端消费更为谨慎,以致于一些中高端瓷砖品牌代理商叫苦不已:“做中高端基本没生意,低价的基本不受影响。”
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活动可以全面正常开展,但从北京、到东三省、再到新疆,疫情在局部地区反反复复,对城市的瓷砖消费、装修均会产生一定影响,而这种疫情的“复发”,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广东产区。
与之相反的是,以农村市场为主打的四川夹江、江西高安等产区,在今年疫灾的背景下,销售反而比往年更火更旺,并大规模地增线扩产,与广东陶瓷的“难”形成强烈反差。
今年,山东淄博陶瓷销售产销两旺,很多陶企表示:“不少广东二三线品牌的经销商,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北方经销商到广东选购产品不如到淄博更便捷。
“东北瓷都”辽宁法库产销势头比往年更加喜人,当地陶企分析,疫情之下,广东、山东的砖不能及时运到东三省,客观上为法库本地砖创造了一定市场空间。
江西高安,是2020年销售最“火爆”的陶瓷产区,除了承接一部分从广东转移而来的贴牌订单,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发生后,高安陶企普遍反映新客户增加较多,特别是4、5月份,平均每个品牌都能增加30多个新客户。“这些客户原来主要代理广东品牌,因广东大量生产线无法正常开工,经销商纷纷到江西寻找产能进行补充”。
结语:广东佛山、江门陶瓷“煤改气”大限逼近,清远、肇庆陶瓷下半年气价波动、供气稳定仍旧未知;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出口局势扑朔难料,至少短期很难出现起色;国内疫情小范围复发,冬季走势不得不防……
2020年的广东陶瓷可谓多灾多难,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广东陶企进行产品创新、附加值提升,以及内部管理升级与成本的精细化管控。同时,广东头部品牌的增势如旧,部分中小型、创新型品牌亦逆势大幅增长,充分说明时事虽艰,但机会仍在、前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