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 iwenxuebao
"文学照亮了生活。"
慢慢地把梅兰移到阳台上,油腻丰满的叶子和笔直的花枝在我眼前晃得很近。
手捧花盆,在小心行走的数步之内,微微点头,向它们微笑。这是早上的第一个微笑。小儿昨天期末考试毕,现在正在睡懒觉。于我,今日不用起早给他弄早饭,他今天也没有作业,日子便觉得没有了负担。
把墨兰慢慢地转一圈,各个方向都见见阳光,透透气。让叶和花枝都静定下来,安稳对视一会儿——时光在这个瞬间静静地被消费到心里面。墨兰的背景看过去有点凌乱,取出蓝色一开大纸板做背景,拿手机各角度拍上一张,再拍点特写,发到朋友圈里等着点赞。其实没有图片上的蓝天的,但心里有,就想着法子“实现”一下。
再慢慢地将墨兰搬进来。微微弯着腰,徐徐而行,像当年给小儿洗好澡裹着个大浴巾把他捧到床上擦干时候的步态一般。小儿现在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身高1.73米,就是他现在肯这样让我搬动,我也是没有力量这样搬了,何况他怎么会肯呢?没有想到,自己把这个谨慎、小心搬移的动作,用在了搬兰花上面。
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叶子和花枝也渐渐淡定。取出TaJlma牌子的7.5米长卷尺,量下两枝笔笔直花枝的高度:长枝63厘米,短枝52厘米。长枝九萼,已开五萼;短枝七萼,等待开。此轮花开,能开上一阵子了。
古人说:“凡善于养花,切须爱其叶,叶耸则不虑其花不发也。”说这话的人叫高濂,是个明代人。后人知道,他是位未曾获得过功名的诗人、戏剧家、收藏家,还是个商人。他的传世之作《雅尚斋遵生八笺》,是游手好闲如我等爱翻的案头书。翻他的书,可以知道,他还是个爱兰的人。
兰之形貌,全然在叶,叶之精神,全在一个“耸”字。“耸”,是兰叶的精气神,是兰叶清雅飘逸之灵魂,也是兰能抽出花枝,亭亭玉立,秀然伟力开放的根基。
养兰重在养根,可兰的根是看不到的。但可以通过兰叶,让看叶之人知道根之间的疏离、拥抱、实密,或者腐烂。这如中医搭脉一般。
养兰,最恐烂根。控水大致是第一法则。古人浇水也是讲究的:“用河水,或池塘水,或积留雨水最佳。其次,用溪涧水,切不可用井水。大抵井水性阴,恐致冻损。浇时须于四畔匀灌,不可从上浇下,恐坏其叶也。四月若有梅雨,不必浇,若无雨,浇。五月至,须是早起五更,日未出时浇一番,至晚黄昏浇一番。又须看花干湿,则不必浇十分湿,恐烂根。”
城市生活,河水、池塘水、积留雨水,可以找得到,但并不日常。况且,如今的河水、池塘水、积留雨水,已经不是古人所说的模样。溪涧水更是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寻不到的。还得从自来水上找出路:将自来水放出来直接浇花,类似井水直接浇花,尤其冬天,有冻损之险。植兰用水的办法简单易行,将自来水用空矿泉水瓶子接满,盖上盖子,放在兰花盆旁,等需要浇的时候再来浇水——矿泉水瓶子里装的自来水,在时间面前,会自觉将自己的温度调整到兰花根部的温度,加上日夜放置,已经有积雨静定之心。这样的水,兰花是欢喜的。
花都是浇死的,根部太湿,势必烂根。控水,就是要耐着性子,掌握兰花不干湿的经验值。这个分寸,大致是做人的分寸,不卑不亢。也因此,养兰花的人,都不会太年轻。年轻人的心,与兰心,还不能互见、互爱。
古人培兰有四戒: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大致是美人养颜,富婆养生的物理之道。
植兰务要通风,盆底最不可直接放在泥地之上,一怕蚯蚓从底孔中潜入,损侵花根;二怕盆成为蚁穴之地;三怕虮虱在叶底滋生,坏叶损花。大蒜和水,用新毛笔蘸此水拂洗让叶子干净,虮虱等小虫自然会消失。不用农药处理之法,为绿色环保之法。
其实,这也是植兰的关键:把兰花的花盆架起来,让风可以从底部吹入,得以最大可能的通风、通气,才是根茂叶肥之佳法。兰之呼吸,如人之呼吸也。
《植物名实图考》中说:“兰花即陶隐居所谓燕草。李时珍以为土续断。《遁斋闲览》以为幽兰,其种亦多。山中春时,一茎一花,一茎数花者所在皆有。闽产以素心为贵。俗以蜜渍其花入茶。其根有毒,食之闷绝。”
上面说的“闽产以素心为贵”,为素心建兰,因色碧玉,花枝开,体肤松美,颙颙昂昂,雅特闲丽,深受文人喜爱。
不管是翔鸾翥凤,还是追风浥露;不管是素裳缟衣,还是如泣如诉,为花者,有期也。
花落了,还有叶子在绿。兰叶也自然成为绿色的忠实记录者。这是兰花对植兰者的一种安慰。
老叶也会焦掉——慢慢变黄,再变成失去水分的暗褐色,但如果不去搬动,焦叶还会形在而神不散。但对这样的焦叶,只要用手一拿,就自然会从根部脱离下来。
格物洵微。把兰之焦叶放到一页新展开的宣纸之上,它迅疾就成了宋徽宗瘦金体字中的一笔——这或许是兰叶最后对植兰者的一种慰藉。此可作“北人南植”无稽之一说。
文学点亮生活
点击以下 关键词查看近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