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每年春天都是北京下水道维修工人最忙的季节。
“开春到五一之前,全市的雨篦子都要清理一遍。”干了27年排水工人的李京立说。打开雨篦子的合页,李京立一铲子下去,挖起水沟下的一层泥土和少量垃圾,端详几秒才装进麻袋。“今年的垃圾里面,烟头又少了,说明戒烟的人多,人们更重视生活质量啦。”这位老排水,从下水道的淤泥和垃圾里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
每个春天都是北京的清理下水道养护工人最为忙碌的季节
半夜到凌晨工作是常态
4月初,北京晚报记者随着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第一管网分公司的排水工人李京立,来到了金融街王府仓胡同。“趁着车不多,赶紧干活。”一声令下,三位工人立好施工告示牌,抓起麻袋铁锹,打开了路边的雨篦子。
李京立拿着一把铁锹,伸进约有二尺深的下水沟底用力一铲,连泥带垃圾一起端了出来。这一铲垃圾中大部分是泥土,其间夹杂着一些烟头、一根竹签子、一张糖纸。
这样一铲一铲,几分钟内麻袋装满,一座雨水口就掏干净了。“您在街上看见我们排水工人的机会不多,因为现在白天交通繁忙,我们大都是半夜到凌晨干活。”除了清理街边的雨篦子,工人们还要时常背上氧气瓶,到地下的主管线中清淤。
如今也成了“师父”
李京立生于1970年。小时候家住在陶然亭畔的小胡同里,那一条简陋的排水明沟,“一拃来宽,下雨之后,水就会漫出来,家家户户都得在门口搭上堤坝。”
搬家前守着陶然亭、南护城河,搬家后守着团结湖。如今这两处公园里,“当年可都是脏水,能看见旁边的小平房污水直接排进湖里。人们意识跟不上,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
1990年他技校毕业,本想去个效益好的工厂,却被市政排水部门招走了。上班前两天做准备,第三天便跟着上工,去清理一处排水管线。这是一处可容纳工人进入的粗管线,他和师父一起清理管线中滤除杂物的钢网上面粘的生活垃圾。
“干完这第三天,我就不想干了。因为衣服洗完了三天之后臭味儿都下不去。”
老师父看出年轻人脸上的情绪,“你干的事业是服务社会的,大家都不干,社会怎么办?”知青出身的老师父吃过苦,“师父既有老黄牛一样的奉献精神,又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关心我的生活。至今我觉得‘师父’不是‘师傅’,因为他真的像父亲一样。”
如此李京立便留在了排水工人岗位上,开始了27年的清淤“生涯”,与路边雨篦子、下水道一路相伴。如今他也已经被年轻人称作“师父”——他能从下水道的垃圾里看出时代的变化。
1990年钢镚烂菜多
刚参加工作的那一两年,给李京立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下水道里的淤泥,还有钢镚和烂菜。
“那年头咱北京道路质量不太好,很多胡同都是土路。很多地方还没实现雨污分流,所以每个水沟里都会淤积挺深的土。”挖土过程中李京立注意到,淤泥中不时可见几分钱的硬币。“咱北京的自由市场,很多卖菜摊还在使用粗竹子钉成的柜台。买菜的人常用分币,一不小心,可能就掉进缝隙里去。”
赶上一场大雨,地面上的硬币、菜叶顺着冲进下水道,便残留在水沟底部。这种现象随着铁皮柜台的普及,在短暂的几年之内便消失了。
限塑令后白色垃圾渐少
上世纪90年代初李京立又注意到,下水道里开始频繁出现塑料袋。“刚普及塑料袋的时候,大家觉得它方便、便宜,很多质量不好的超薄塑料袋,不仅能在天上飞,也能在地下跑。”
常见的还有妇女卫生用品。“老公厕还没改造,有的居民住宅施工不规范,都将厕所等等生活污水接到下水道上。”
这些白色垃圾很容易羁绊泥土导致淤塞。这个现象持续了多年,李京立回忆,直到政府颁布“禁塑令”、人们意识到白色污染问题严重之后塑料袋才逐渐消失;而妇女卫生用品则随着管线改造与规范化,改为留存在化粪池中、垃圾桶里。
签子占了四分之一
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排水工人尤其怕遇到繁华的商业街,因为羊肉串小摊随处可见。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开始爱吃烧烤。”人们饱了口福,排水工人却遭了罪,“一铲子就能带出一大把签子,太多了的时候我们只能用手捡。”
他大致计算,每次清淤,捡出来的签子能占四分之一。这些签子在较细的下水道管网中尤其容易造成堵塞。李京立的无名指上留有一小块疤痕,“那年赶上了一场大雨,街边的下水道堵了,我们徒手去挖里面的东西,结果抓上来一把一把签子,手也被扎伤了。”
这一现象随着城市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的严格化,如今也消失了。
最怕下水道里面捞“人”
“手扎伤了不怕,从下水道里捞出什么也都不怕,最怕的就是捞出‘人’来。”几乎同一时期,丢失井盖成为城市病,“我记得当时还做过一批带铁链子的防盗井盖、雨篦子,可是效果不明显。”一旦丢失,骑车人、行人很容易发生事故。
李京立回忆,当时规定是12小时之内处理完毕、安装新的雨篦子、井盖。如果丢失现象太严重,“早上起来骑车路过管片儿吓一跳,整条街的雨篦子全都没啦。所有的备货全都用上了还是不够的时候,只能临时立起牌子提醒路人们注意,等到井盖到货赶紧再换上。”
为此排水工人们还特地打听过法律规定,“偷一两个井盖,那价值不够拘留的,可能批评教育一番,就把小贼放走了。我们排水工人最痛恨那些偷井盖的,这是公共基础设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分不开。好在后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到设施管理中,井盖也不能作为废品被处理,逐渐也就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扫地机械带来更多烟头
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街头越来越少见拿着大扫把扫街的环卫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清扫机械。“扫地车沿街开,把路面上的烟头全都胡撸到雨篦子里啦。”“烟头不会造成下水道堵塞。但是从中能出人们的素质普遍不高,抽烟之后随手就扔。”
最近几年李京立注意到,下水道里的烟头已经在逐年减少。“您注意到没,戒烟成了风气。即便是抽烟的人,也习惯了将烟头弄灭,随手扔到垃圾桶里。城市设施跟得上了,很多垃圾桶也设置了烟灰缸。”
虽然烟头不会堵塞城市排水设施,但李京立希望提醒抽烟的人,还是尽量不要将烟头扔进雨篦子,因为一些靠近厕所的下水道里面可能存留沼气,一旦点燃也可能引起伤害事故。
如今最怕饭馆乱倒
最近些年下水道里常见的淤塞物则是油脂,这些油脂遇冷后便会凝结在下水道里甚至管线壁上,明显降低排水能力。
这些油脂,被一些餐馆非法倾倒进路边的排水沟,甚至饭馆直接将非法的排水设施并入雨水排水管线。除了导致排水能力下降,也会让排水井返出异味。“我们抽出专人夜间巡查,但是不可能所有的排水设施都派人盯着;即便发现这种乱倒的行为,我们也只能劝说制止。”
现在机器人查看管道
27的工作里,李京立经历了下水道管线的多次更新换代。在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第一管网分公司里有一处模拟的下水道,其中既展示着建国初期以城砖砌成的老式下水道,也能看到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下水道。
角落里静静躺着一架“人力绞车”,它是二三十年前排水工人常用的工具——工人们在下水道里将淤泥装上小车,再由人力将它拉上地面。“现在我们有机器人查看管道情况,有高压冲洗车喷水,再由吸污车将淤塞物吸走。吸污车的劲儿可大了,连砖头瓦块全都能清理干净。”但李京立觉得,若让城市排水通畅,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我们的服务意识真的提高了。现在人人发现问题、随时都有反映甚至制止的习惯,这个城市里的人进步了。”
他记忆中陶然亭、龙潭湖的一汪臭水,也早已变成了一池清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