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在监狱里穿什么、吃什么?中国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当年办报时是什么心情?“北大红楼”什么样?自新京报发起“讲党史 寻找身边的红色遗迹”活动以来,新京报小记者们还跟随新京报时政新闻摄制组采访革命志士邵飘萍的后人、对话军烈家属宋振镛,跟随新京报小记者活动办公室探访“红色遗迹”,带动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做好学党史、讲党史的活动。
小记者采访前做足准备工作
“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员称号的记者,邵飘萍以敏锐的新闻嗅觉和独到的采访本领,于军阀统治时期,一手创办《京报》,独家披露许多新闻内幕。6月,新京报时政新闻部“寻迹”栏目组重访当年的京报馆,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五年级学生门思静、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学生蔡汪邑这两位新京报小记者也跟随新京报记者马瑾倩一同前往采访。
“采访前要做足功课,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小记者们在新闻课堂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采访前,两名小记者和大记者开完一小时的线上选题会后,还大量搜集了京报馆的时代背景和邵飘萍的生平资料,他们的采访提纲密密麻麻写满了一页纸。“他成立京报馆时多大年龄?”“他是自己花钱、招人、建房开设的京报馆吗?”“他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办报呢?”这些针对邵飘萍工作生活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小记者们对于这位革命工作者强烈的好奇心。
邵飘萍的嫡孙邵澄为小记者介绍京报馆的历史。马然 摄
采访当日,小记者们有幸遇到了邵飘萍的嫡孙邵澄,小记者提问时毫不怯场,挖掘了很多有趣故事。邵澄回忆,“工作上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总是在深夜才下班回家,每次看见爷爷,我都能看到他的疲惫。”采访结束时,门思静得到了她的答案,“他是真的喜欢记者这份职业,才能坚持下来。邵飘萍的事迹值得我们铭记,他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在新时代,我们一定不忘本,做好自己的事,做一名爱国的小学生。”
对话中国最小革命烈士的遗属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学生、新京报小记者尹嘉睿登上“幸福大街对谈”节目,与军烈家属宋振镛一起追忆革命烈士“小萝卜头”的革命事迹。“小萝卜头”8岁牺牲,是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因为自幼在湿冷的牢房中长大,面黄肌瘦,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的家属宋振镛为新京报小记者介绍弟弟“小萝卜头”的往事。 马然 摄
采访当日,尹嘉睿走进革命烈士“小萝卜头”的哥哥宋振镛的家中,和老人面对面,回顾“小萝卜头”和父母的监狱生活。“您想念您的弟弟和爸爸妈妈吗?”尹嘉睿的开场问题便触发了老人的回忆“开关”,“每时每刻我都在怀念他们。”老人深情地说。
采访中,宋振镛讲述了如何与远在监狱的父母书信往来的过往。
当尹嘉睿问他“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吃什么?有我们现在吃的面包和牛奶吗?”宋振镛微微一乐,“什么面包牛奶啊,他连见都没见过。”老人告诉尹嘉睿,小萝卜头吃的都是霉米烂菜。每次讲起父亲和弟弟的故事,宋振镛都感到痛苦却又光荣,“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
打卡北大红楼像大主播
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学生于若菎、王圣乔也毫不逊色,积极参与其中,两人跟随新京报小记者活动办公室的摄制组打卡了“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
视频中,两名小学生同时入镜,你一言我一语边走边聊,很像两位电视节目主播,气质上拿捏得很稳。在探访当日,该处地址正在修葺,摄制组没能进入其中深入报道,但两位小主播毫不怯场,在遗迹外探寻“红色的影子”,将李大钊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历通过视频娓娓道来。
“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和拍摄计划,但到了现场发现不能进去,还是挺急的。”六年级的王圣乔说,自己以前有过多次台上朗诵的经历,此次活动前花了一晚上将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北大红楼”外围,当着那么多行人的面,对着镜头讲,还是有点紧张。和她一起宣讲的是来自五年级的于若菎,两人刚开始时在镜头前配合得不是很默契,“NG”了三四次,但两个小朋友都有演讲特长,后期就越拍越顺。
“打卡红色地标,能让我们在课本之外接受更多的熏陶,感受和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于若菎觉得通过这次拍摄活动,让自己更加喜欢新京报小记者这个身份,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类活动。
跟随拍摄的新京报小记者活动办公室老师马然介绍,这两名学生非常优秀,语言表达能力和镜头感都很强,拍摄活动很顺利。在接下来的暑期中,小记者活动办公室还将组织700名学生陆续走进京报馆和北大红楼采访,与邵飘萍后人面对面交流。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