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榫卯”,这项工艺技法独创于东方。用榫接技法制作的工艺品不需要用到钉子或是粘胶固定结构,就能创作出坚固耐用的物品,若再搭配精雕细琢的工匠创意,一件典雅朴质或华美富贵的榫卯工艺品就孕育而生了。
榫卯的根源
中国木作技术的萌芽,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距今六千七百年的半坡遗址中,发现木建筑的遗迹,根据房址四壁板柱间缠绕的藤条遗迹,当时采用的大概是捆绑结合。比半坡稍早的河母渡遗址,也发掘大量木构建筑。当时已发明了简明的木榫结合。
战国时代匠师们所采用的榫结合方法已多达数十种,举凡现代木构所应用的主要榫接合都已被发展及应用,这是中国与世界工艺史上一大发现。在各种结合方法中,榫接合的强度是最大也是最美观,直到现在上胶的榫接合,依然是精致木作中应用最广及主要的结合方法。
榫卯的发展
从战国时期的木器到清明以至现代家具,各组件的结合最为正常的是榫接。而榫接的种类繁多,结合的形式也各有不同,最基本及常用的包括直榫、鸠尾榫、圆榫及木钉等。再依构件的需要性及制作的方式而形成各种类别及形式。
精妙的榫接家饰
夹头榫
夹头榫是案形结构家具最常用的榫卯结构。四足在顶端开口,嵌夹牙条牙头,故其外观腿足高出在牙头之上。这种架构四足把牙条夹住,连接成方框,上承案面,使案面和腿足的角度不易变动,闭关能很好地把案面的重量分布传递到四足上来,稳定牢固。
锲钉榫
锲钉榫基本上是两片榫头合掌式的交搭,但两片榫头之端又各出小舌,小舌入漕后便使两片榫头紧贴在一起,使它们不能向上下移动。此后更在搭扣中部凿成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长方形的头粗而尾细的榫钉贯穿过去,使两片榫头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也不能拉开,于是两根弧形弯材便严密地结成一体。
圆柱方榫
大自桌或大柜的帐子和腿足的链接,次如衣架或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横帐、椅子管脚帐与凳椅的腿足相交,小至床围子、桌几花芽子的横竖材攒接,都是丁字型结合的例子。
丁字型结合由于以下的不同情况而出现不同的造法。一是横竖材有的粗细相等,如椅子的撘脑或后腿,某些柜子的底帐和腿足等为多数。家具竖材是腿足,作为支柱必然要比原来的横络材帐子要粗些。
撰边打槽加穿带
此法的优点,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之中,使薄板能当厚板使用。木板因气候变化,不免胀缩,尤以横向胀缩最为显著。木板装入四框,并不完全紧齐,尤其在冬季制造的家具,更须为木板的膨胀留余地。因此撰边打槽装板是一种经济、美观、科学合理的造法。
撰边打槽装板如是四方形的边框,一般用格角榫的造法来撰框,边框内侧打槽,容纳板心四周的榫舌,或称“边簧”。大边在凿口下凿眼,备板心的穿带纳入。
平板明榫
平板角按合用燕尾榫而外露的称明榫。
为了进一步防止拼版弯翘,横着还加了一个“穿带”,即穿嵌的一面造有梯形长榫的木条。木板背面的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均一端稍窄,一端稍宽,名曰“出梢”所以略具梯形,为的是可以贯穿牢紧。出梢要适当,如两端相差太大,穿带容易回蹿,如相差太小,乃至没有出梢,则穿带不紧,并有从带口的另一头出去的可能。穿带以靠近面板的两端为宜,一般临边的两根带各具面版尽端约15厘米,中间则视版的长度来定穿带根数,大约每隔40厘米用穿带一根为宜。
厚板拍抹头榫
厚板加条的面板案,罗汉床围子,为了不使从端面木纹外露,并防止开裂,多拍一条用直木造成的“抹头”。又为了使抹头从端的缎面木纹不外露。多采用与厚板格角交的造法;即在厚板的从端格角并留透榫或半榫,在抹头上也格角并凿透眼或半眼,抹头与厚板拍合并用镖胶黏粘。
有些用触板作面板的翘头案,翘头与抹头一木连做,其结构和造法一如上述。只是翘头高出暗面的那一部分,不可能与厚板格角相交,其断面木纹只得任其外露了。
榫卯工艺可以说充满了中国古人的大智慧,一阴一阳,一盈一亏,互补共生,缺一不可。榫卯的合理运用和制作的精密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家具的结构是否严谨、牢固,影响到家具的使用寿命,更关系到家具的美观和艺术性。
青木堂现代东方家具采取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在工艺技术和工作流程上的坚持,就是为创造生活美学的艺术品、创造可以为未来所收藏的经典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