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比亚迪股票怎么去水印——比亚迪股票分析报告!

BYD港股跌到40元,从高点57.8港币算起,已经下跌30%。本帖的主旨是和大家探讨一下BYD目前估值水平的高低。本人在这个帖子作出的估算都比较粗糙,望能抛砖引玉。

比亚迪首先是一个传统行业——汽车业的大市值公司,但同时又是一个于高增长前夜、有巨大爆发力的公司,从市盈率、PEG角度谈论意义都不大,我选择从市值角度来讨论。

首先横向比较一下汽车公司的市值和2013年全球销量。

大型跨国汽车集团大众、丰田、福特的估值和2013年销量,粗略算一下,这3家巨头每1辆销量对应的市值都在1~2万美元这个区间。再看中国的大型汽车集团——上汽,每1辆销量对应1.4万美元市值,也在上述区间之内。再看特斯拉,仅2万销量就对应290亿美元的市值,基本上是一种市梦率的状态。BYD呢,介于特斯拉和上汽之间,每1辆销量对应2.4万美元市值。

那么我们假定BYD在2020~2025年间成长为一个大型的、销量达到百万辆级别的汽车集团,此时估值应该落到和大型跨国汽车集团相近的水平——不管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再先进,一个企业最终还是要靠收入和利润来说话——参照丰田,给予BYD2万美元/辆的估值。(问题1:以中低档轿车为主的BYD,每辆车的盈利水平能否达到高中低档通吃的丰田的水平,是非常值得怀疑的,由于我对比亚迪研究不够细,这个问题暂不做判断)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2就是,BYD的销量,在2020年~2025年能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天花板在哪里?先看一下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前3的大众、通用、现代分别是327万辆、316万辆、157万辆。那么BYD的极限是多少?我觉得乐观假设下,达到现代的150万辆是可以预期的,但是大众的300万辆是否可能达到?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聊一聊。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5个层次。把这5种需求投射到对人类汽车的需求这一领域,其实也可以指代汽车所承载的人类需求。

1、生理:对车的要求也就是能跑,能遮风挡雨。这一条,100%的汽车都可以满足。BYD占据优势,因为它的性价比高,可以为消费者节约更多的经济资源。

2、安全感:耐撞,能够在发生事故时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安全。在中国消费者的心里,德国车、美国车在这一点上绝对占优,日本车、国产车天生受歧视(是否合理我们不讨论,我们只谈论现象)。

3、归属:德国车,特别是大众的车占绝对优势(奥迪已经成为官车的代名词,多数国有企业领导买的私家车也都是大众或奥迪;60、70后对大众天然的认可度);日本车受到部分群体的排斥;BYD作为国产车的佼佼者,目前的认可度见仁见智,但是和大众(神车)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相比,用中国足球和德国足球的差距来比喻并不为过。

4、尊重:对于欧洲这种后汽车社会来说,汽车可能已经无法象征一个人的身份,但是在中国这里,汽车的品牌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品位等。目前的BYD,显然无法承载这一需求。同样的一个人,分别开着BYD和AUDI出去搭讪,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5、自我实现。能承载这一需求的,应该是百万级别的豪车了,或者特斯拉这样能够代表环保、科技,又有强劲性能的新能源车。当然唐的542,以及先进的电子配置,可以接近百万级SUV的性能,在这一项上倒是可以加分。

综合以上,BYD想要达到如日中天的神标车300万辆的销量,恐怕不是10年内能达到的事,拍脑袋给个200万,更现实一些。

按照上文的假设和估值方法,10年后,200万辆×2万美元/辆的估值,结果是400亿美元。除以现在的131亿(港股),是3倍,除以现在的173亿(A股),是2.3倍。假设没有增发稀释,10年间H股、A股的年化收益率分别是11.6%和8.7%,并非是很吸引的数字。

以上是我对比亚迪的一些思考。逻辑和假设都难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比亚迪股票怎么去水印,比亚迪股票分析报告,比亚迪股票怎么买,比亚迪股票k线分析报告2023,比亚迪股票2023年还能涨吗”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