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发展史,让“少年得志”的华晨,走向了深渊。
用少年得志来形容华晨并不为过,过早的拉来宝马作为合作伙伴,虽然起点颇高,但华晨似乎登场即巅峰,在后续的很多年中,华晨自主板块不仅仅渐行渐远,而且合资板块也少有起色,以至于越来越倚靠宝马项目。
世人只知宝马,不识华晨。
宝马项目起于谁手,这并不难分析,千禧年时代就被仰融团队吸引的宝马显然很快建立了对这家中国品牌的信任。
相比于后来的一汽、北汽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华晨在当时能够吸引宝马的眼光,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位是“被动提高”的。
要知道,华晨当时属于私营企业,与长城、吉利,甚至华泰、力帆是一个量级的企业,华晨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强势的千万级企业,靠的就是一个宝马项目。
说华晨德不配位,并不夸张。
在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华晨并没有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多么出色的成绩,甚至自主品牌中华汽车,如今也在停摆的边缘徘徊。
数据显示,华晨集团大多数的资源,都来源于宝马项目,自主三大项目金杯、中华、华颂不仅仅销量惨淡,同时亏损严重,甚至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品牌相对应的经销商,都在亏损的边缘疯狂试探。
华晨的崩坏,事实上来源于过度依赖于宝马项目,能够躺着赚钱的项目的确诱人,但同样也会让企业丧失前行的动力。
投资不过山海关,一点也不假。
合资项目的核心技术研发都在于外方,投放什么价值的产品,研发中心在海外,而决定企业是否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自主板块是否有很强的研发能力。
华晨的配套项目,很少出山海关,大多数业务都会围绕着沈阳进行,走不出山海关就意味着无法更好的与行业主流资源配套,好的人才不愿意去,传统人才走不出去。
相对闭塞,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
对于更多人来说,宝马与华晨某种程度上可以划上等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华晨除了宝马项目再无其它能经得起考验的品牌,但宝马,终究是合作伙伴。
打铁还需自身硬,华晨千亿资产的背后,并不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而是宝马打出来的天下,在市场遭遇变革时,扩大利益,才是所有企业都会想到的第一决策。
事实上,早先华晨也有强力的产品,骏捷以及海狮就是当年无出其右的强者,但遗憾的是,技术未能跟进,产品更替不够迅速,这也使得华晨在自主品牌,话语权以及关注度越来越弱。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旁边的同事问我“中华还有车吗?”,多么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