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邀请了小米多看副总裁、小米电视硬件负责人戴青松,与用户进行直接对话。
用户们提了不少“辛辣尖锐”的问题,比如“米粉节放开供应,平常却限量供货,是不是故意的”、“传统厂商拥有强大的渠道和售后,小米电视怎么补自己的短板”。
而戴青松不仅正面回答了这些问题,还透漏了小米电视许多鲜为人知的干货,相信你一定感兴趣。以下是访谈内容的整理,加粗部分为用户提问。
我觉得传统电视机公司给许多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于,强大的渠道和售后。小米相对欠缺,小米有什么措施来提升售后服务的实力吗?
渠道恐怕不再是传统行业的优势而是包袱了,居高不下的营销渠道费用是要打在电视机的售价里由消费者买单的。
至于售后,可能大家还不了解,传统厂商特约外包维修占绝大多数,属于官方自己的维修队伍其实很少。而且传统厂商至少有一百多个型号在市场上同时销售,再加上历年来的积累,售后要准备几百款型号的备件,想想也知道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做好的任务了。
小米的好处是作为后来者没有这些包袱,而且一上来就按照精品单一机型的思路做产品,维修部门根本不需要准备那么复杂的备件,可以做到快速响应,快速更换。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条不紊地扩大服务城市,可以这么说,先天上,我们就比传统厂商更容易做好售后服务。
米粉节放开供应(手机、电视等),平常却限量抢购。所以我的疑问是,小米是故意平常控制放货,等重要日子才敞开卖吗?
好尖锐的问题啊。其实每一代旗舰机种都是高风险的,原因就是旗舰机种一定要用一些最新最高规格的部品,材料,工艺。而新技术并没有经过大量量产产品的验证,总是在生产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导致初期生产线效率不高,产线的日产量爬不上去。而新产品恰恰又吸引了很多尝鲜用户的目光,所以新机种一上市需求极其强劲,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所以这是我们每次上货瞬间被抢的原因。
我们的工程师日夜趴在生产线上解决问题,产能每天都在爬升,就是希望尽快多生产些产品满足需求。其实想也想得到,消费电子像海鲜一样,一旦过期就不值钱了,现在又不是计划经济,竞争产品很多,你不卖别人会卖啊。故意限制供货的理由完全不成立。
至于米粉节,那是全体米粉的节日,我们都是拼命挤出来的产能。补充一点,生产工程问题并不会造成出厂产品的品质问题,因为我们有严格的多重品控体系,不合格的产品会被各道品控流程筛选出来不予出厂。工程问题主要影响的是产线效率,因为不合格品多则合格产品数量就少了。
小米电视分别是售价 1999/3999/4999 元。创维酷开很快推出了售价同为 1999 元的智能电视,乐视也在跟进。所以到最后,价格战肯定打不下去,那么竞争就是内容的竞争么?
另外,戴总怎么看到乐视不停地强调“生态”的概念,比如昨天的手机,也说是首款生态手机。
酷开取了巧,在主芯片、内存、Wi-Fi、蓝牙,背光系统诸多方面都降低了规格,这些都是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甚至他们为了降低成本,连 VGA 接口,电视机射频接口都省掉了哈,HDMI 接口数量也不足,严格说来根本不是电视机而是一台监视器了,这些恐怕他们不敢透明宣传吧。
传统厂商惯于采用这种招数,用入门机种的规格来和我们的旗舰机种比较价格,希望在网上体现出传统厂商也有好价格的认知,实际上他们的线下旗舰机种一点也没有降价,低价格的都是入门机种。
关于乐视的“生态”概念,我只能说他们真能说,因为生态这个概念是每个互联网公司必备的技能啊。小米不像乐视,自己一家搞定产品、内容、服务。我们专注于核心硬件产品,再与行业最优秀的内容伙伴如爱奇艺、优酷合作,并严格遵守广电总局的规定,与 GiTV 和 iCNTV 合作,强强合作,给到用户真正高质量的产品。互联网没有包打天下的公司,只能通过合作共赢。
对比乐视的超级电视,感觉和小米电视价格差不多,工艺也都宣传很好,乐视也有大量的内容。所以我应该买小米还是买乐视?
您真的 side by side 对比过吗?摆在一起就是奥迪和奥拓的区别喔。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建议您设法看到两台真机再说。而且内在品质管控,背光厂家,屏幕厂家都大不一样。还是眼见为实吧。
关于内容,去年小米 10 亿美金的投资,已经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内容,无论从新片新剧数量,还是总数量上,我们已经大大超越了乐视内容了。你倒过来想想,爱奇艺背靠百度,优酷背靠阿里,再加上小米的投资加持,中国第一和第二的两家视频内容商之和难道不比第四的乐视内容多么?
有人说“无论小米电视还是乐视电视,都是把别人的零件组装起来,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想问问戴总,在硬件上,小米有没有什么突出的技术?
真正把产品做好,并不是简单的核心技术一句话。我们把电视分解成屏幕、背光系统、结构和工艺、主芯片硬件系统、电源系统、声学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找到优秀的专家领衔带队,一代又一代地持续改进所负责的部分,力争在每一代产品都做到当时的极限,同时又找到遗憾,为下一代的改进提供方向。精品不是一天做到的,是一代一代打磨出来的。
小米电视团队 300 人,年复一年就做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在技术上,其实有很多突破,举个不起眼的例子:我们的导光板,不是印刷上去的,而是一个点一个点激光刻出来的,这样可以比同类产品薄 0.5 毫米,平整度也更高。极限,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累积达到的。
其实很多人把核心技术神秘化了,以为核心技术就是一招制敌的绝技;或者把核心技术等同于专利数量。所以许多人认为凭一两项独特的核心技术就能快速超越苹果三星。其实苹果之所以独步全球,就是有大量各个领域顶尖的专家不断在新部件、新材料、新工艺上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一点点突破极限,才最终在产品上笑傲群雄。极致,真的不是一句话,而是周而复始的研究和打磨,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小米电视的定位是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但是在产品宣传上能看到一些说老年人也会用的功能,那么小米电视在功能上是不是真的在贯彻适用于年轻人?对于老年人使用小米电视是怎么优化的呢?
小米电视是把 MIUI TV 当成核心竞争力来打造的,和手机 MIUI 一样,易学难精。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小米是行业里第一个定义 9/11 键极精简遥控器的,同时在 UI 上采用二维平铺式界面,简单流畅,上手 1 分钟不用看说明书就能使用。小米在 2012 年率先推出了这样的遥控器和 UI 风格后,引发了全行业的抄袭,今天来看,不做小米 Like 界面基本就是落伍了;
另一方面,MIUI TV 也和手机 MIUI 系统一样,坚持每周升级,每周听取用户在论坛、微博、微信上给我们的反馈来持续改进产品,这在行业里是独一无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发现很多发烧友喜欢收集蓝光 MKV 影片,我们就实现了蓝光源文件播放功能,而且在读取蓝光影片的时候自动帮用户从网上下载对应的蓝光 DVD 海报图片、字幕,自动帮用户整理片库。
戴总之前在创维和TCL担任高管,这两家是传统电视厂商,而小米是互联网企业也算新兴电视厂商。你觉得两者的公司文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在创维和 TCL 的工作经验,对你在小米的工作带来了哪些帮助?
很大的不同,各个方面。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定义产品的时候,传统行业关注的是功能,卖点,是站在厂家营销角度思考问题的。而互联网厂商关注的是用户体验,是站在用户使用角度思考问题的。
同样是赚钱,传统厂商是努力提高硬件的毛利率,压缩其他方面的成本来赚钱。互联网厂商是硬件微利甚至零毛利销售,靠海量用户的后续服务来赚钱。传统厂商是业绩业绩业绩,互联网公司是产品产品产品。
我在创维和 TCL,正好经历过传统行业最辉煌的过程,理解怎样才能做好一款顶尖的电视机,理解用户对现有电视机的期望和不满,理解传统电视供应链的优势和不足,这些对我们做好一款让用户尖叫的产品都有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