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这将在政策上打破现阶段汽车行业4S店垄断销售的模式。新政实施后,各汽车厂商的政策是否进行调整?经销商的经营策略是否改变?未来车市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市场:新政落地车市未起波澜
《办法》规定,销售汽车不再必须获得汽车品牌商授权,允许授权销售和非授权销售两种模式并行,推进多样化销售模式。同时,不再将销售与售后的功能捆绑,经销商可不具备售后功能,让原厂配件可以在授权和非授权体系中自由流通。再次,厂商不得压库,经销商不得搭售精品、保险等。
新政实施几天,邕城车市有何变化?7月4日,记者走访南宁车市,发现几乎没有汽车厂商针对新政,调整对汽车经销商的管理政策。一汽丰田、上汽通用别克、斯巴鲁、江淮等品牌南宁经销商向记者透露,并未接到厂家的相关通知,4S店的经营如常。
“目前,我们厂家针对经销商的各项管理政策没有任何调整。”某自主品牌广西大区经理范先生称,打破客户的消费习惯,需要新的运营模式出现,但现阶段尚未看到有颠覆传统的模式出现。他认为,新政短期内不会给车市带来太大的变化。
经销商:利好未必如想象的好
“现在执行的商务政策还是厂家定的,厂家定下的年度销售任务也没有变化。”南宁一家日系品牌4S店市场经理黄先生称,新政并没有令厂家改变对经销商的管理。
对于新政的落地,是否能完全解放厂家对4S店的各种束缚,经销商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曾在南宁一家经销商集团任市场总监的何女士称,新政并没有取消授权销售,意味着未取得授权的车商或许只能做其他经销商的二级代理以获取其他品牌车源。此外,授权场所是要求品牌专营的,车商即便拿到了其他品牌的车源,恐怕也不能在自己的品牌店内销售。而且,未取得厂家授权,意味着不会获得厂家在政策、技术、返利等方面的支持,品牌经销商不会轻易放弃品牌授权。
此外,不少车商认为,在禁止压库方面,《办法》的可操作性有限。有车商指出,经销商如果完不成销售任务的处罚,大多只是得不到返利和营销费用支持,这种情况很难通过《办法》对厂家进行惩处。
消费者:捆绑销售仍在继续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政的最大利好是,经销商不得加价售车,不能搭售精品和保险。但现阶段,这些情况在车市仍十分普遍。
近日,农女士在南宁一家德系品牌店看车时,销售顾问介绍完优惠政策后,不忘补上享受优惠的条件是需通过4S店购买保险。7月4日,记者查询南宁一些经销商在网络上公布的促销政策时,一些畅销车型上注明了享受优惠的条件为“店内上牌,店内投保”。
此外,车商的搭售精品、捆绑保险也大都是公开行为,也会提前告知消费者。消费者如果愿意接受,那么监管部门就很难发现;消费者如果不接受,之后举报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事实上,2014年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明确,商家需明码标价、不得强制消费、不得搭售产品等。然而,车商的上述行为仍屡禁不止。在许多消费者看来,车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面前都有法不依,这回恐怕依旧是有章不循。
分析:“汽车超市”或是趋势
新政实施,尽管汽车厂家与4S店没有做出政策上的调整,但已有商家开始提前布局。6月下旬,国美就在南宁召开“国美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启动会”,发布了国美互联网汽车模式,以及国美汽车今年将在广西开设150家加盟店的发展规划。据了解,6月中旬,国美互联网副总裁孙健曾就国美互联网汽车在集团的战略地位的问题表示:“从国美集团内部来说,汽车项目在我们所有事务里的排期都是最高优先级。”不难看出,国美进军汽车业的决心。
“现在是观望阶段,厂家和4S店都不会贸然做出大动作。”南宁汽车业资深人士赵先生认为,在传统汽车经销商中,最早有所动作的可能是大型经销商集团。经销商集团旗下有多个品牌店,通过集团内部的车源调动,让品牌4S店在店内销售其他品牌汽车,进行小范围的“串货”销售。如果试水成功,经销商集团会尝试推出大型的“汽车超市”。他认为,汽车综合店、“汽车超市”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只不过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向,某自主品牌南宁区域负责人陈先生表示,作为汽车厂家,只要把产品做好了,不管是谁在卖车,以什么样的形式卖车,能多卖车便是好的。
一店之内可选购多品牌汽车更方便车友。
汽车综合店、汽车超市或将成主流销售模式。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莫国献 文/图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