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五十铃底盘发动机改装」五十铃发动机改装渔船视频…

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重卡行业逐渐步入由产能不足转向产能过剩的“分水岭”。

而作为重卡品牌里的黑马,华菱重卡入市十几年来,在业内也有了不错的口碑。这其中,大有华菱星马的掌门人的功劳。

○ 图丨刘汉如

华菱星马现在的掌门人叫刘汉如,安徽滁州人,他从小就有个梦想,那就是造车。

所以他在1988年在合肥工业大学汽车系毕业后,就投身于汽车行业。他在华菱星马,开始了他的造车梦。

改革开放的机遇

华菱星马的前身是叫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创建于1970年,当时也不出名,就是个从自来水厂分离出来的地方国营小企业。

1978年,一阵充满机遇的春风飘来。

改革开放,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当时国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急需水泥。所以国家对于水泥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水泥行业在那时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当时国内生产的都是袋装水泥,出厂用于包装的纸袋原料都是木材。而国外都是用散装水泥。出厂不用任何包装。

出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国家也开始大力推广发展散装水泥运输。

而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抓住了这次的机遇。

1979年,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在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这个小厂开发生产出第一台散装水泥汽车,并在次年开始批量生产。从此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有了自己的定型产品。

图丨1979年 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第一台散装水泥车

该车型为平卧内倾斜式结构,改掉了当时国内流行的外倾举升式结构,这个操作极大提升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靠着这车型,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在几年内的销量就跃居了全国第一,还牵头制定了中国散装水泥车标准,到现在,国内还在使用着这个标准。

图丨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

1986年,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成为了散装水泥车全国定点生产企业。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厂,成为了当时行业的龙头。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励志的故事。

华菱星马主角登场

1988年,刘汉如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这家企业。

他在车间锻炼半年后,就被竞选上了散装车装配车间主任。

新官上任,当然是要做点事情。所以刘汉如当了主任没多久,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搞活劳动用工制度,他就提出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制度改革。

你们想啊,当年那个时代是“大锅饭”的分配制度,所以很多老同志都对此表示很不屑。

但是厂里的领导还是挺重视这个改革的,毕竟是国家号召的,所以在领导的支持下,刘汉如的改革执行下来了,而且还在其他的车间推广。

员工的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工厂因此发生改变,产量也不断上升。

改革的成功,让领导们看到了刘汉如的实力。

图丨刘汉如

在1992年,他先后担任厂长助理,副厂长销售,分管内部管理。1994年,刘汉如出任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长。

当了厂长后第一个月,他就提出把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改名为马鞍山专用汽车厂。

再次改革

由于刘汉如当车间主任时的分配制度改革只在个别车间实行,而且也看到了不错的成果。所以当他上任厂长后,决定要在全厂实行分配制度改革。而且这次改革取消了奖金,把固定工资的30%和绩效挂钩,进行浮动。

别的车间的老同志们也跟之前一样,对这个改革很不满,所以在刘汉如出差的时候,老同志们在厂里搞起了罢工,全厂被迫停产。

○ 图丨刘汉如和其他领导在厂里视察

收到消息的刘汉如立即赶回工厂,桌子一拍,放出了狠话:“宁可停产三个月,也要把问题解决。不想干的人可以走,给想干的人让位置,我就不信,在我们厂改革的路走不通。”

狠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活还是干的。他安排班子的人,分头跟闹罢工的同志“喝茶聊天”,疏通思想。

同志们看到厂子是铁了心要改革了,那就不闹了吧,所以改革又得以延续下来。

星马速度

虽说表面上他是当上了厂长,但他并不具有法人资格。法人代表是上级的管理公司三维集团的经理,他连和外面签订合同的权利都没有,这个机制严重束缚了刘汉如对企业发展的手脚。所以,刘汉如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

1996年,他主张将工厂改为股份制公司。方案一提出来,厂子的上级公司三维集团的领导纷纷表示反对。毕竟这等于每年少收二十万的管理费啊。

但刘汉如没有退缩,他先是自掏腰包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参股,然后跟职工们开会,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回应。在厂外也得到了市领导的支持。

终于,在1997年的时候,股份制改革终于成功,马鞍山市专用汽车厂正式改名为马鞍山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刘汉如取得了独立法人资格。

而在1999年,为了筹备上市,又进行了第二次改制,退掉了职工股,公司变更为“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公司改制的这段期间,公司的产品也没落下。在1996年的时候,公司研发并生产出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

○ 图丨1996年 开发出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

当时混凝土搅拌车主要从日本和韩国进口,一台日本三菱的搅拌车,进口价是90万人民币,那个年代的90万啊,可以说是非常贵了。

所以后来刘汉如进行投资,使用进口三菱或五十铃的发动机和底盘改装成搅拌车,价格只有60-70万。为国内的用户节省了很大成本,也为国家节省了当时紧张的外汇使用。

2000年,在刘汉如的带领之下,公司开发了高技术含量的混凝土泵车。当时人们对星马的发展有个称号“星马速度”。

强强联手 星马腾飞

2001年的冬天,刘汉如顶着长春夜晚零下20多度的气温,走进了吉林大学的校门。

此行只为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中国汽车制造业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郭孔辉。

○ 图丨郭孔辉院士

郭孔辉院士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权威。曾经主持制定了我国《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等10多项技术标准。还负责我国首台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开发与研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装备的国家之一。

按照规定,星马股份公司筹备上市,是需要设立独立董事的。如果作为汽车制造业权威的郭院士肯出任星马独立董事,星马的上市会更加顺利。这也是他不远千里跑到长春的目的。

郭院士是个热衷于科研的人,对于企业利益之类是不感兴趣的,郭孔辉年轻时还被打趣说“不好好搞科研就要回去继承家业了”。

对了,著名的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就是郭家的产业之一。

○ 图丨 郭孔辉院士与刘汉如交谈

回到正题,虽说郭院士对企业利益不感兴趣,但精明的刘汉如运用他从商多年的利嘴,把郭院士给说服了。郭院士最后决定答应了刘汉如的聘请。

未雨绸缪

2003年6月,有了郭院士的加入,星马汽车股票顺利的上市了,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也注册成立。公司的发展越来越顺利。

○ 图丨2003年4月1日星马成功上市

但这并没有让刘汉如放松下来。刘汉如发现,国内重型专用车底盘基本上都是靠进口的,而星马是日本进口重型车底盘最大的用户,每年都需要2000-3000辆进口重卡底盘。

但当时日本与中国有贸易摩擦,华菱以后进口底盘可能就比较难了,并且进口的成本也比较高,订货周期长,所以刘汉如想增大国产车底盘的使用比例。

尽管他想大幅提高国产底盘使用的比例,但当时国内的重型车企,包括一汽、二汽、重汽等对专用车底盘都不够重视。

而且这些车企都是大批量、少品种,满足不了星马的多品种,小批量专用车生产的需求,使他感到非常无奈。

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梦想,自己造车。 

不安于现状 华菱重卡底盘诞生

自从想着要造车后,刘汉如就天天在想怎么造。

他想过用成熟的斯太尔平台,但感觉技术有点陈旧。他也想过用技术强劲的欧洲一流卡车平台,但成本又太高,市场容量有限。

最后他从改装车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发现日系车占了国内改装车的绝大多数,价格也比欧系车低,性能也差不多,是用户选购的主要车系。但要用哪一个家的呢。

刘汉如想到了华菱是日本三菱扶桑在中国最大的用户,于是决定把三菱重型车的技术嫁接到星马自有的”华菱”品牌上。说到三菱重卡,家哥就要多说几句了。

三菱的重卡正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是非常常见和受到国内卡友追捧的,尤其在南方从市政用车到专用工程车辆底盘,开日系卡车一度是当时卡友们的梦想。

直到今天,尽管日系卡车在国内逐渐没落,你还是可以在广东各处的工地上见到它的自卸车型。它那熟悉的外形和前脸,在国内10年前的一些国产卡车上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这也可以说明,三菱对咱们国内的卡车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 图丨三菱扶桑

为了发展自有品牌,华菱向日方申明双赢的利害关系后,三菱同意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及今后10年的整车技术,滚动性地转让给华菱,根据华菱与日本三菱扶桑的合作协议,以CKD的形式组装三菱重卡。华菱的重卡平台就这样成型了。

○ 图丨华菱重卡

2004年,华菱第一辆重型汽车底盘下线,并顺利投放市场。华菱完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重卡就此诞生。

2004年10月,首批70辆华菱重卡销往广东,随即进入全国市场。这代表着华菱不再只是一个只做改装车的车企,而是重卡整车生产企业。

华菱星马的危机

但企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2004年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整使工程车市场一落千丈,同时,重卡市场在当时面临着“国三升国四”局面,车辆售价的提高也影响到市场行情。排放标准升级政策的推行,对重卡市场有较大影响。

那段时间,由于全国目前不同步实施国四政策,华菱在同步销售国四车与国三车时,就需要同时生产两类车型。这给华菱带来更大管理挑战,也带来更大压力。

而在这样日益激烈的压力下,刘汉如知道只有那些拥有黄金产业链的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像东风有法国雷诺发动机、一汽有锡柴奥威、陕汽有潍柴、福田有康明斯。

华菱虽然有了自己的车桥底盘,但发动机和变速箱主要都是外购的,这就等于自己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随时都有危险。

这种情况下,刘汉如萌生了“求人不如求己,自造发动机”的念头。

自己造发动机可以降低整车的成本,提高自身利润。也不怕收到市场的限制、被供应商断货,还可以提高售后的效率。干脆就自己造发动机。

不冒险 毋宁死

尽管刘汉如下定了决心要发展华菱自己的动力总成,但实施起来很难。毕竟重卡发动机的技术壁垒比较高,研发难度比较大,加上没有品牌保证是难以获得用户认可的;

而且搞重卡发动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不一定能成功;

再次,一个企业要想单独养活一个重卡发动机工厂,按行业内的通常说法要具备10万台左右的销量,而当时华菱重卡的产能不过2万余台,与东风、一汽、重汽等企业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些都说明了华菱如果要开发自己的发动机的话,风险是非常大的。

最终刘汉如还是决定要造华菱自己的发动机。

但在他对外宣布要造发动机的时,他受到了很多质疑。当时重卡排名前五的企业都还不能脱离潍柴、康明斯、曼恩的发动机及技术实现完全自主研发,华菱星马凭什么可以?

可以说,发动机能否造成功决定了华菱星马的命运。

汉马动力面世

接下来,华菱开始全力开发发动机。汉马发动机生产线,除了少数辅助设备采购于国内企业之外,全部机加工、台检设备,都是从外企采购。

刘汉如的运气很好,采购这些设备的时候,欧美正处于金融危机时期,刘汉如利用这个机遇,把采购成本压到了最低。以至于生产线试生产时,来调试设备的德国专家说:“你们的这个价格,以后不会再有了。”

○ 图丨华菱汉马发动机

2012年11月,华菱星马首次对外发布了两款柴油发动机,分别为9.84升的CM6D18机型和11.81升的CM6D28机型。

毫无疑问,汉马动力的面世给业内带来了一些惊喜,但同时业内对于汉马动力也有“叫好不叫座”的看法。

发动机是造出来了,但产品的销量有提高吗

翻看华菱星马发布的数据,2015年其累计生产中重卡(含非完整车辆)11378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0.39%;累计销售中重卡(含非完整车辆)11568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8.43%;星马专用车上装产品累计销售5085辆,同比下降30.21%。

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逐渐放缓,重卡行业在那几年惨不忍睹。2015年全年,国内重卡市场累计销售55.07万辆,同比下滑26%。

由于市场容量大幅下降,重卡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在重卡行业中,东风、重汽、一汽、陕汽、福田和江淮占了大头。而其他车企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生存压力倍增。华菱在2015年市场份额为2.4%,同比下降0.1%。利润亏损超过了9.4亿元。

虽然销量的下滑与重卡行业近几年的不景气大有关联。但华菱星马自己的汉马发动机,并没有帮助华菱的销量提高,反而每况愈下。

对于这个情况,刘汉如是这么回应的:“车再好,卖的不好就不能说好。企业做商用车一行是非常痛苦的,不光技术原因,还有市场原因,需要产品认可、售后服务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家哥认为,汉马发动机当时叫好不叫座的重要原因是,大多数用户对于这样全新国产研发制造的发动机是处于不确定的心态,所以很多用户都是在观望,而没有选择购买。

连续亏损 刘汉如卸任

2016年8月,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公告显示,“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刘汉如辞去兼任的公司总经理职务,但仍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虽然华凌星马在公告中对这一次人事变动给出了“因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的官方标准解释,但坊间纷纷将此事与当时商用车市场大环境不景气和华菱星马那两年差强人意的销量与业绩表现联系在了一起。

但刘汉如的解释是公司原总经理到龄退休,由董事长兼任一年多。现在时间到了,也是时候培养年轻人了,属于正常的调整。

也就是说,刘汉如并没有放弃华菱星马,他还会继续带领着团队。

华菱星马还能坚持吗

2016年,在面对华菱的异常困难、连续亏损以及销量不断下滑情况下,很多人已经对华菱失去了信心。

但当地没有放弃华菱星马,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在2016年一年时间内,*ST星马共4次收到马鞍山市政府和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补贴3.14亿元,金额分别是为9000万元(4月1日)、3000万元(11月22日)、2250万元(12月1日)和17194万元(12月23日)。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在产品研发、配套产业、市场拓展等也开始集中调整。

有了这笔资金,华菱可以大开手脚研发产品了。之后,华菱星马成功的从单一总成(车桥)发展到“汉马动力黄金组合”(包括汉马发动机、汉马变速器和华菱车桥等核心部件)。产品销售也从过去的以工程车为主实现了以物流车为主,丰富了产品线。

从2016年8月开始,华菱重卡销量同比大幅上升。8月,华菱销量931辆,同比增长近7成;9月,华菱销车达到1151辆,同比增长近9成;10月,华菱销车1560辆,同比大增144.9%;11月,华菱销车1692辆,同比增长131.78%。

这段经历告诉了我们,企业在困境中想要运作起来,不仅需要有技术,还要有背景。如果马鞍山政府没有给华菱补贴,或许华菱只能苟延残喘了。

进军新能源

2018年底,在华菱重卡马鞍山生产基地,首批40台汉马H7纯电动重卡奔赴上海博雷顿公司,标志着华菱星马的重卡进军新能源市场步伐。

○ 图丨博雷顿首批纯电动重卡发车仪式

对于新能源领域,刘汉如是保持着理性的态度。

前几年靠补贴起来的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前期部分企业由于太“注重商业模式”,对产品的技术没上心,所以在后期补贴减少,市场渐渐的理性之后开始没落。

但刘汉如认为这是个进军新能源的好时机,现在市场已逐渐成熟,电池、电控技术也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因此,在2019年的新能源领域,华菱星马将会研发多款产品,包括纯电动重卡、混合动力车型、燃料电池车型等,可针对环卫、工程、公路运输等领域。

华菱星马未来

2019年,离国五换国六越来越近了,国六对有些企业可能是“绊脚石”,不过,对于华菱来说,或许可以成为“垫脚石”。

早在2018年4月13日,汉马CM6D30型13L国六柴油发动机点火成功。而且汉马发动机产品越来越丰富。从排量来区分,最低有7.75升的,最高有12.8升的机型;从动力来区分,覆盖270马力到560马力段;从能源来区分,包括柴油机型、天然气机型和甲醇柴油混合动力机型。

家哥认为,华菱星马一路走来也算是平顺,但重卡方面在目前整体市场低迷的状况下也有点乏力,唯一有优势的应该也是在南方的混凝土车型。

汉马国六柴油发动机点火成功,或许能帮助华菱在越来越近的国六时代有个好的发展,但结果如何,那就要看未来的数据了。

对于刘汉如,家哥感觉他在产品上的想法和华为的任正非很像,在用着别家的产品的时候都在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们被限制了怎么办?”,所以才会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也许也是因为这样,这两个带“华”的企业才能在各自的路上走到这么远吧。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五十铃底盘发动机改装,五十铃发动机改装渔船视频,五十铃发动机改装论坛,212改装柴油五十铃发动机”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