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设计的宽与窄主要是为了匹配车辆的具体使用环境及使用条件。
宽胎设计重点考虑承重能力及行驶稳定性,驱动轮的宽胎面设计增加了轮胎摩擦系数,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大牵引力及制动力,轮胎越宽,抓地力越强(同等级的轮胎比较),刹车时制动好,压弯也就越稳,高速行驶中更平稳。
窄胎设计重点考虑其灵敏的操控性和较低滚动阻力带来的低燃料损耗,所以多用作前轮和经济型摩托车。
通常,合格的轮胎上都标有规格、最大负荷、充气内压、标准轮辋及商标厂名和方向。如外胎上标有规格90/90—18 51S ,其中,第一个90表示宽度为90mm;“/”后的90表示扁平比(%),即高度为宽度的90%; “—”后的18表示轮胎的内径为18英寸(1英寸=2.54cm),有些轮胎没标出扁平比,则说明扁平比为100%,即宽度等于高度。
那么轮胎到底能不能加宽呢?
在经专业的人员且按一定的标准理论计算下,一定范围(加宽)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也会从多方面影响摩托车原有的性能如:
1、燃油的经济性;如油耗增大。
2、速度变化如仪表显示的参数不准。
3、由于摩擦阻力的加大,需要提供更多的动能传递,导致发动机工作长期在“超负荷”下运行,加速发动机件的磨损,而导致提前磨损加剧、损坏甚至报废的可能。
4、由于胎宽的变化(加大),对制动系统有较大影响,在原有制动系统条件下,有效制动距离可能变长、制动系统发热量急剧增大......这些将导致部件的早期磨损、损坏,且由于有效制动距离变长而带来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所以轮胎也不是越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