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梆企 米粒
对很多人来说,提到拉祜族,就会想起《芦笙恋歌》这部电影。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它背后的故事。
拉祜族的第一部电影
丨电影《芦笙恋歌》的剧照
1957年拍摄的电影《芦笙恋歌》有一首插曲,名字叫《婚誓》。这首歌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拉祜族民歌改编。因为这首歌的旋律打动人心,所以在传唱的过程中,人们直接把电影的名字,当作了歌的名字。
《芦笙恋歌》是根据彭荆风的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改编的电影,讲述了生活在澜沧县的拉祜族群众的故事。1981年,彭荆风重访澜沧,当地一位拉祜族群众对他说:“解放30年了,还只有一部描写我们拉祜人的电影,你再给我们写一部吧。”
丨拉祜族的芦笙舞
确实,关于拉祜族的电影,《芦笙恋歌》是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一部。电影里,1947年,拉祜族青年扎妥,因为不堪忍受国民党匪军的压迫,逃进原始森林,茹毛饮血,生活了三年。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对于当时的拉祜族群众,却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解放前,拉祜族可谓是个苦难的民族,一直受到封建领主和反动政府的残酷统治,大部分地区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电影背后的那段真实历史,是一个民族在特殊时代的特殊历程。
澜沧,《芦笙恋歌》的故乡
丨彭荆风(1929年11月-2018年7月)。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1949年参军,1950年随军到昆明的彭荆风,亲身参与了这段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云南边疆地区,还有一部分国民党匪军残留。到1952年,在云南持续了两年多的剿匪斗争已临近尾声,只有滇南的澜沧地区,还在艰难地进行战斗。1952年,为了寻找创作素材,彭荆风来到了在澜沧大黑山进行剿匪的滇南战斗连队。海拔2516米的澜沧大黑山是拉祜族群众聚居的地方。彭荆风驻扎在卡马寨,这是个拉祜族村寨。
丨拉祜族寨先祖龛
大黑山,山高林密,地处边境,历史上一直是惯匪出没的地方。不少拉祜人受不了匪徒的迫害,逃进原始森林里成了“野人”。拉祜人爱吹芦笙,彭荆风认为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悲惨遭遇无处倾诉,只能融入芦笙调里”。
在大黑山,看到的拉祜族群众的生活,听到的拉祜族群众的故事,最终被彭荆风在1953年的秋天写成了短篇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
解放大黑山和当年的民族工作
丨快乐拉祜人,拉祜家庭的全家福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到澜沧,看到的已然是和谐安逸的生活场景,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今澜沧的幸福和活力与当年部队在澜沧所作的努力密不可分。活跃在澜沧的土匪头子是国民党残军的连长,但其中一些土匪却是当地被欺骗加入的少数民族。彭荆风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我们的部队面对土匪有绝对优势,不怕打仗,只怕群众不理解。“当地群众起初也不相信我们,要彻底清剿土匪,工作很困难。这种状况下,我们就开始深入少数民族当中做群众工作。”
丨滇南采风中的彭荆风
部队的做法是在彭荆风驻扎的卡马寨办了一所学校,彭荆风担任学校的老师。全寨子共三四十个孩子都来上学:一起唱歌、识字、听老师读报纸,讲时事。孩子们觉得新鲜,很用心,回家还说给他们父母听。寨子里的拉祜族见他们的孩子短时间里就长了很多见识,对部队也更亲近了。
在读书识字的同时,部队还把这些孩子组成宣传队。带孩子们去附近拉祜族、哈尼族村寨,通过唱歌、跳舞宣传民族政策。从那以后,协助部队战斗、主动报告匪情的人也日益增多。这一系列民族工作的开展,使得大黑山的匪徒被很快剿灭,拉祜族群众终于实现了解放。
这段历史,被彭荆风改编后,放在了电影《芦笙恋歌》里。电影里,成为“野人”的扎妥,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年,终于被解放军救了出来。
丨边纵部队进军云南行军途中
电影里的故事表现了真实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工作也是部队工作的一部分。最早抵达边疆民族地区的就是部队,部队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很熟悉。云南“边纵”(编者按:边纵的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战士,长期活跃在民族群众中,对云南的实际情况也十分了解。所以,部队在对敌斗争时一直很讲策略。当时的政策是“慎重稳进,团结上层,发动群众”。
“‘文革’以前,尤其是1957年‘反右’以前,云南的民族工作做得非常好,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转变。那时候,政府机构还比较小,但工作成效很高。”有亲身经历的彭荆风这样评价云南的民族工作。
“芦笙”如诉
丨于彦夫(1924-),原名于景霖,导演。代表作品有《芦笙恋歌》《创业》《黄山来的姑娘》等
1954年1月,西南军区举办“文艺检阅”,《当芦笙吹响的时候》被评为二等奖,还获得了由贺龙和邓小平签发的奖状。这年的4月,当时西南地区唯一的文学刊物《西南文艺》以头条位置发表了这篇小说。1956年7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于彦夫给彭荆风写了一封信,说他很喜欢这部小说,想拍成电影,希望彭荆风进行电影剧本改编。彭荆风接受了这一请求。
音乐常常是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导演于彦夫约请了在40年代曾留学日本的作曲家雷振邦来为电影配乐。雷振邦虽然从事电影配曲多年,但并没有写过少数民族题材的音乐。1955年,雷振邦和导演、演员一起来到澜沧的竹塘乡,他们深入澜沧拉祜族地区了解民情风俗、搜集素材。在澜沧,雷振邦把当地一首动人的拉祜族歌曲,最终改编成了《婚誓》。
丨雷振邦(1916-1997),著名作曲家,代表作有《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等
鲜为人知的是,原本,在拉祜族文化中,《婚誓》改编前的原曲,讲述的并非是爱情故事,而是开天辟地的故事。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说,正是有了开天辟地,拉祜族的祖先才从葫芦里走了出来。1957年,电影上映了。当时的校园是电影热映的前沿,影片受到了新一代年轻观众的狂热追捧。电影上映的第二天,很多校园都在唱同一首歌:“阿哥阿妹的情意长……”
图片来源: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拉祜人的芦笙,从远古一路吹来,吹走了剥削和压迫,吹来了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