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大山村的清凉快语(四)
真是不觉得,掐指算了算,今天 来大山村消夏养息已经近十天了,中饭叶我们(包括夏老师夫妇)与与邻桌的老罗一家亲友颇有感触:客居异乡多日竟然无一丝产生返家的窘促之念。在来之前,我们都不约而同抱有两种目的,一是脱离炎暑带来的焦燥窘境;二是借着仙寓山之水,调养身体,怡神养性。
新建的楼房如同春笋在节节的攀高
晨起后外出,溜达着上了半山腰,只见大山村在群山的簇拥下更加显得局促而织密。与两三年前相比,新建的楼房如同春笋在节节的攀高。四面八方的闻风客乐此不彼,纷纷驾车以极速的圆心效应,汇拢而至。小小的村落如同煮沸的开水,一时间便沸腾开来。
停车已成为头等问题
村子中已无插针之地,停车已成为头等问题。原先的旧场地几经改建不能解决实际的饱和量。于是只要车子能开到的山坡拐角,都成为小车的栖身之地。
停车场也在不断地依山圈地
山有多高,车就有多大的胆。山里人不断向山腰上建设宾馆,停车场也在不断地依山圈地。
农家乐开始朝着标准化宾馆方向发展
望着山下这么大的天然商机,农家乐开始朝着标准化宾馆方向发展。
珍硒山庄按照标准的宾馆设施招揽客人
珍硒山庄按照标准的宾馆设施招揽客人,同时也失去了农家乐的随和性。150元住宿费用,在床位不紧张情况下,应该不会得到客人的首选。虽说条件优越,也失去了农家的的气氛。而在《富硒山庄》住宿,我们感受的就是与主人家中的亲和关系,还可以亲自采购并下厨,主客共同调味烹制,真正体验到休闲随意的乐趣,有诗一云:
仙寓人家山外山,纯真相待细如潺。
桃源一浦渊明在,总说逍遥不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