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事探伤工作以来
以匠心构筑梦想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就要无缺陷”
是她在岗位上坚持的安全理念
潜心钻研、不断创新
填补普速列车探伤工艺空白
创立动车组空心轴超声波
探伤“五字”作业法
探索开发信息化探伤模式
先后发现并排除
30多起典型或重大列车轮对故障
实现了28年探伤无缺陷
她把青春奉献给热爱的探伤事业
绽放出巾帼工匠之花的美丽芳华
她就是新时代铁路榜样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动车段成都东动车运用车间
技术室副工长兼探伤班工长雷立
填补普速列车探伤工艺空白
1990年10月
刚刚参加工作的雷立被分配到
成都车辆段轮对探伤组做探伤工
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成都车辆段检修车间
原记工员刘玉珍是雷立的师傅
提起这个徒弟便赞不绝口
踏实、好学、不怕苦、勇于钻研创新
是雷立给刘玉珍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学习中,热爱探伤工作的雷立不懂就问、敢于实践,肯下功夫钻研,跟着师傅们一起学工艺。很快,她从对探伤一无所知到逐步熟悉掌握超声波探伤和磁粉探伤技术,并在1995年光荣入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探伤能手。
在工作中,爱岗敬业的雷立多次发现重大裂纹缺陷。在长期的探伤实践中,她勇于创新,认真探索总结普速列车探伤的工艺和方法,提出的“裂有长短、孔是一点、杂波乱动、透锈一片”“十六字”探伤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她研发的短前沿K值探头,完全符合生产需要,填补了当时全路盘型制动轮对探伤工艺的一项空白。
创立推广探伤“五字”作业法
2010年
成都东动车运用所建成投用
雷立被确定为动车轮轴
探伤工作的第一人选
已经40岁的雷立
毅然离开了普速客车探伤岗位
不惧困难,从头学起
通过刻苦钻研业务
她很快成为成都局集团公司
第一个拥有动车组空心轴
探伤证的探伤工
实现了从货车到客车
再到动车探伤工作的三级跳
那一年,雷立的女儿正处于小学升初中的关键时期,丈夫是检车乘务员,经常在外,老母亲又体弱多病……
雷立家里单位两头跑,面对从手工探伤示波分析到自动探伤电脑分析的技术跨越,她夜以继日挤时间学习,不断总结动车组探伤的特点、风险超前防控重点和按标作业的规律,创立了确保动车组空心轴探伤质量的“校、洁、全、比、验”“五字”作业法。
“校、洁、全、比、验”字字千钧,实现了安全风险超前防范、探伤过程全面受控,确保了探伤质量无缺陷、零故障。
严格按程序作业,是雷立探伤作业雷打不动的标准。问她哪个步骤最重要,她说,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就要无缺陷,每一步都重要,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事故。
雷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探伤设备“校”为先,开工校验是探伤工作的第一步,只有保证设备状态100%良好后,雷立才会到现场探伤,开始下一道作业程序。
2012年2月3日,雷立在开工校验时突然发现数据库丢失,而厂家远在北京,坐飞机来也要到第二天。她硬是给厂家打了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边学边问边摸索,直到当天22时才完成数据库重建,保证了第二天的生产需要。
只要探伤仪一挂上空心轴,平时活泼开朗的雷立就一脸严肃、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进入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
2010年7月28日,她在对一组CRH1A型动车组进行探伤时发现其中一条空心轴存在3个内部缺陷,并且都比较隐蔽。她通过降低灵敏度、换轴端面探伤、手动检测等多种方法反复探测,用了3个多小时最终判定其中一个缺陷当量已超过3毫米,并作了换轮处理,排除了隐患。
探伤“五字”作业法凝聚了雷立20多年的心血,是实现标准化作业的秘笈,大大提高了探伤效率,成为排除动车轮对故障的法宝。2013年4月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成都召开动车探伤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广雷立探伤“五字”作业法。
技术革新研发信息化探伤模式
2014年
“雷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和“雷立劳模创新工作室”
相继挂牌成立
工作室的大多数成员
都是雷立带出的技术尖子
在雷立的带领下
该工作室围绕动车检修难题
开展工装改造和技术革新
在4年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空心轴探伤机进给机构端盖保护套”“空心轴探伤工具小车的定置和材料配送改进”“不落轮镟床常见故障总结与处理方法”3个技术创新课题,创新完成“CRH380D型动车组裙板确认勾引工具”和“车头雨刷臂更换工具”等27项发明,解决了诸多现场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动车运用检修效率。
面对近几年高铁动车组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雷立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兼任车间技术室副工长。 她不仅牵头编制探伤作业指导书和空心车轴探伤缺陷的判定及处置方法,还创新研发信息化探伤新模式,积极组织探伤班生产骨干对配属的5种车型、3种技术平台共130组动车组空心轴和库存34条空心轴履历进行电脑录入,建立数据库,实现了对空心轴健康状况的大数据分析和追踪,有效 提高了空心轴运用效率 ,促使动车探伤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科学有力地确保探伤质量。
秉承工匠精神培育技术精英
“雷立劳模创新工作室”
除了攻关创新外
还有一个职能就是传技育人
雷立将“五字”作业法
编成口诀让职工易懂易记
在工作中
她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
指导班组新职工逐步掌握探伤作业中
11个项目29个作业步骤
通过标准化操作保证正确结果
让标准化作业成为探伤人员的职业习惯
面对新职工,雷立耐心教学,注重实战,工作现场就是教学的课堂。新职工跟着雷立学,秉承“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就要零缺陷”的工匠精神,克服各种困难,逐渐成长为探伤工作中的技术精英。
学员熊高龙刚开始接触超声波探伤时基本一窍不通,无从下手。 雷立每逢探伤作业,就将熊高龙带到现场进行教学,悉心指导,很快熊高龙就开窍了。熊高龙上岗作业后,多次发现动车组轮对缺陷,现已成长为车间骨干技术员。
4年间,雷立带出的近百名徒弟在全路和成都局集团公司各项技术比赛中成为“常胜将军”,雷立也因此声名远播,被职工誉为“探伤精英孵化师”“疑难杂症会诊师”和“技术创新发明家”。
持之以恒孜孜追求,匠心筑梦硕果累累。雷立在高铁动车探伤领域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和广大铁路职工的追捧。她先后当选四川省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获得全路技术能手、“铁路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人品铸就精品
正是雷立这种爱岗敬业、持之以恒
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
创造了她28年探伤产品
无缺陷零故障的奇迹
这种对工作的极致追求
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执着
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