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宛梆看这里!有一种坚守和信念,叫宛梆

作者:刘亚兵

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

走近内乡,便感觉她普通之中的神奇,千年古城有着不同于别处的深厚底蕴,每段历史都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而就在这座豫西南的小城,却有着一段传唱百年的传奇——宛梆。她是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这个剧种唯一的专业剧团,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团”,可同时她也是全国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的剧团之一,几近消失。


武新建,20世纪90年代进入内乡宛梆剧团,可刚刚进团的他便经历了宛梆的生存危机。剧院卖票没有市场,演员只能靠在农村红白喜事上演出维持生计,为了家人和生存大家不得不各奔东西,一个剧团只剩下20多人,濒临解散。但正是有他们这20多人人的坚守,正是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那份对于宛梆执着的情结,让剧团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终于迎来了这一艺术瑰宝的再次辉煌之时。

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身为团长,他任劳任怨。演出任务重,武新建带领大家一起装卸车、搭舞台,不顾刮风下雨下乡演出。数九寒冬,头发上的汗水都已结冰,他们在路上;三伏酷暑,汗水湿透了衣衫,他们依然在路上。夜间行路。白天演出,繁重的演出任务让大家十分疲惫,但一个领头羊的作用让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最大努力关心、鼓舞着自己的战友们,看着台下满座的老乡们,更让他坚定了要为宛梆奉献一生的信念。


一步步走来,大家看着宛梆的发展越来越好。梅兰芳大剧院中传来了宛梆特有的“高八度”花腔,为他们喝彩的掌声来自首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中传来了阵阵梆胡,婉转嘹亮,来自国内外地莘莘学子正在倾听他们的演出。几十年坚守,迎来了胜利的光辉,宛梆博物馆成立更是一个里程碑的跨越的发展。一件件老乐器,一套套老戏服,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宛梆的发展,记录着一桩桩往事,也记录着武新建对于这个剧种二十四年的付出。

推陈出新,融合进取,武新建带领着大家不断摸索,开启了一场属于宛梆的音乐革命。在继承原有粗狂豪迈、热烈奔放的演奏风格上,他潜心钻研在实践中反复琢磨,引用了小提琴演奏风格的细腻优美,又规范了梆胡的弓法,从而弥补了梆胡演奏史上不善于表现优美抒情音乐的缺陷,使之梆胡在各种情绪的演奏中更富有表现力,从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作曲设计《疯哑怨》、《朱元璋斩婿》、《洛阳令》、《三凤求凰》、《南北和》、《反五关》、《皇亲择婿》、《柴小女》、《虹霓关》等十几部戏,在这些剧目中一些唱段已作为学生们的学习唱段,在宛梆音乐唱腔写作中,经常受到一些专家、老师及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这些剧目现始终在舞台上作为常演剧目呈现。


时光还在继续,宛梆好戏开台。宛梆的成绩不是武新建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群“武新建”坚守。也正是这些人二十四年的执着,才会有宛梆未来的闪耀多彩。

如今的宛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二十四年是一部成长的历史,那么我相信,二十四年的奋斗已塑造不朽的丰碑;如果说:二十四年是一曲高亢的乐章,那么,这二十四年的求索已开创了新的先河。有人说:二十四年,是奋斗、是拼搏但我说:二十四年是生活有人说:二十四年,是沧桑、是历程但我说:二十四年是收获。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