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在那个不曾烦心挂虑的年纪,还是那张稚气横生的脸,我总爱独处在图书馆的一个小角落里,在沁人墨香的簇拥下,徜徉于一部部书篇,把卷凝神,用心吟咏,那心境,犹似在翠竹掩映下的静廊,细心体味暗香浮动、月上中天的夜景……
书山有路,愿为登山客
上中学那会,手机还是黑白相间的,学习还是松弛有度的,课外还是自由分配的。一次无意间的闲逛,我与图书馆有了一次亲密邂逅。在图书馆,我读的第一本书,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战火纷争中的智勇权斗让我迷恋得近乎疯狂,才发现,文字是如此有趣的东西。品到甜头的我开始尝试别的文字:《哈姆雷特》、《红与黑》、《罗密欧与朱丽叶》……它们曾一度成为我度过那段无忧时光的最佳伴侣。图书管理员常常会看到,在馆内一个小角落里,一个孩子,或捧腹大笑,或愁云满面,或潸然泪下…………
后来,我发现小说的世界固然精彩,却缺少真实而又华美的文字去映衬。反观诗文,我开始更倾心于那些真思想、真滋味的文字,它少了几分虚情假构,多了几分血肉骨骼。
诗海有情,愿作诗中魂
诗文大都叙说往事,虽然往事早已苍绿,但在时光的阡陌上,我们依旧可以邂逅那些青云远志的古人。带着纯洁的心,翻阅每一卷诗文,会发觉,每一阕诗,都会说话;每一个字,都有情感;每一位作者,都有故事。
苏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愤笔写下“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咽下了苦楚与艰辛,他孤身浪迹漂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拣净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颗颠沛流离的心经历了霜严雪寒,终究豁然开朗。漫步在他真实入骨的文字中,我能够感同身受,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揪心,为他的饥寒窘迫而痛心,为他的开阔豁达而疏心。以前总是为了念诗而念诗,才发现,诗如人生,那些不老的传唱,也能让人心疼到骨子里。
读诗,我更愿意选择在晚上,静谧的夜色,风轻云淡,如水月波,给人安详的感觉。夜虽静,却也能听到“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的金戈铁马,听到“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的爱语缠绵,听花开花落的呓语,听禾苗拔节的响声,听岁月车轮的碾压……文字原本无言,而那些被记录的足迹,却像是命运埋下的伏笔,祈盼错过的可以再被后人挽住。
笔下有弦,愿谱人生乐
书看得多了,我的脑海中也时常会有一些好的念头、好的句子,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样在心上飘。云彩是好,不用播种施肥,风一吹就翩翩而来,可它的短处在于,没根,风再一吹,就飘走了。所以好的想法,我都会及时记下,也正因如此,在潜移默化中,我也有了写写文字的习惯。
写文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把那些散落在浩如烟海中的文字用一根细亮的珠线串起来,将它们一针一线地绣在那张叫作“人生”的底子上,不嫌它质地如何粗糙,只要将文字绣上去,便可闻到里面散出的淡淡芳香,还带着追忆往昔的淡淡心酸。
军路有文,愿相话韶华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也终于褪去了稚嫩的棱角,和岁月握了握手。生活的韵律不再是图书馆里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更多的是专业的学习、工作的压力,读写文字也不再是那么自由地了无牵挂。
军旅的生活虽然很忙,虽然经常疲惫,但并不拉扯我与文字之间的羁绊,在公务、训练之余,看看散文,读读诗歌,写写随笔,就像是灼灼夏日里的一阵清风,给人以心的清凉透爽。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作为一名身在军旅的军人,身体的旅行是基本告别了,灵魂的洗礼,确是恰到好处。好的文字,好似一副专治忧心烦虑的良药,彼此交融,药到病除。
我常想,这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偷一日闲暇,去一远离灯火阑珊处,三丛草木,两盏淡茶,拄流月为杖,挽佳星为期,把澄澈下来的心思拓印在纸上,怡然自得。
没有阅读的世界,心灵似飘飞的蓬草,辗转飘零,无所依靠。没有文字的陪伴,人生如银样镴枪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军旅的生涯是相对单调苦涩的,我们总要做一些自我调节,去慰藉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而文字的陪伴,是再好不过了。
“流光容易把人抛”,当无情的岁月斑驳了流年碎影,吟一首旧词,再回首曾经写下的星星点点文字,自赏自娱之余,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