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德钦一个边远山村的小女孩
到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歌唱家
宗庸卓玛投身音乐
至今已有四十五年
《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的女儿》《故乡的哈达》
《山谷的回声》《德钦情歌》《神奇的高原》
等作品家喻户晓
近日
宗庸卓玛原创歌曲演唱专辑上线QQ音乐
唱响“云南之声”
此次上线的专辑中,共收录了《梅里雪山的女儿》《故乡在何方》《德钦情歌》等多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其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浸润着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气息,在涓涓流淌的的音乐声中,带领听众走进云南、走进香格里拉。
宗庸卓玛 供图
宗庸卓玛出生在一个奶奶和妈妈都是民歌好手的家庭。年幼的她从毡房边唱到牧场旁,从皑皑雪山唱到茸茸草滩。
11岁时,宗庸卓玛因为被选进德钦县文工队,而有了第一次离开“去一趟县城都要都走5天路,还要翻一座雪山”的小村庄的机会。
青年宗庸卓玛 供图
15岁那年,宗庸卓玛顺着牛群马帮踏出的小道走出雪域高原,随迪庆藏族自治州歌舞团赴昆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首独唱《我的家乡》引起了专家的关注,并入选云南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独唱二重唱汇演。
会演中,宗庸卓玛凭借天籁般清脆醇美、空灵高远的嗓音使上海音乐学院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青眼有加,此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开启了漫漫专业声乐修习之路。
“我很幸运,在上海碰到这么好的老师,她不仅在声乐上教会我很多技巧,更多的是在做人方面,除了我的爸爸妈妈,她教给我的是最多的。”
“雪山的女儿”在皑皑雪山下自由高歌 供图
专业系统的声乐训练令宗庸卓玛的演唱更臻成熟,音色愈发宽厚华美、婉转悠长、富有磁性,但她却没有因此淡薄了对本民族歌唱艺术的兼容和保留,进而凸显出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在首届全国民族声乐比赛中夺得了第一名,获得了“金凤奖”,被誉为“雪山金凤凰”,其秀美大气是典型的雪山气派。
以出色的专业成绩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宗庸卓玛怀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放弃留在大都市的机会,回到了彩云之南,进入了云南省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宗庸卓玛和家乡人民同歌同舞 供图
为了寻找到那些藏在灵魂深处的音符,她时常背着录音机,走进迪庆藏家,听兄弟姐妹们在高山之巅自由歌唱。
《故乡的哈达》《梅里雪山的女儿》《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山谷的回声》……一首首扎根于民族文化沃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歌曲,从雪山飞出,从高原传开,唱响华夏大地,唱遍五湖四海。
歌曲《香格里拉》创作之初,源于迪庆意欲打造一首属于香格里拉的歌。
“那时的迪庆州委书记格桑顿珠对我说,卓玛,我听过你的《梅里雪山的女儿》《德钦情歌》,你写歌写得那么好,或者你来一首?”“我说,行啊!”
宗庸卓玛与家乡人民欢聚一堂 供图
无数次走过香格里拉的寸寸土地,无数靠身体力行得出的实践化为自然而然流淌在宗庸卓玛身体中的灵感和再创新的欲望。“当天,我就和格桑主任,还有我的闺蜜和桂莲共同写词,我在钢琴上作曲现唱,录制了小样,后来《香格里拉》这首歌就被选用了。”
尽管在歌曲《香格里拉》的作词者中没有宗庸卓玛的名字,但这曲流传甚广的歌词,却真真切切是三位创作者共同的心血。
1997年,宗庸卓玛为歌曲《香格里拉》倾情献唱,一副空灵又高亢的独特歌喉完美诠释了美丽的香格里拉。1999年,《香格里拉》正式发行2年后,中甸县就改名成了香格里拉市。
哈巴雪山宛如神祗 迪庆州委宣传部供图
“我唱《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的时候,眼前会看到梅里雪山,看到香格里拉,看到我的奶奶、我走过的小路,会看到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接我的情景、送我的情景、他们给我的掌声、给我献的哈达……这些样样都会出现在我眼前,这个时候,我会打动自己,同时,也会打动观众。”在宗庸卓玛心中,每个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都需要艺术创作者注入丰沛的真情实感。
如今,宗庸卓玛不仅是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也是中国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众多身份赋予了她更多责任,常年行走于故土,宗庸卓玛常说,“每一次攀登,每步成长,都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关爱、扶持。家乡养育了我、培育了我,我要回报家乡,用好作品增强团结,用好声音凝聚力量,做一名‘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云南网编辑崔庆波综合整理自qq音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