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秋节,电影《妈妈!》在全国公映,在感动无数观众的同时,也发人深思。它不仅用散文般的“语言”讲述了世间最平凡而伟大的爱——母爱;更不动声色地关注了一群“边缘人”——老人、单身女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关注他们的生活与命运,并从散乱而困顿的生活碎片中采撷希望与力量。
作为一部温暖治愈兼具极强感染力的影片,《妈妈!》上映以来各平台高分不断,豆瓣上也评分过7,成为中秋档口碑最强之作,甚至被观众评为“年度必看华语佳片”。这样一部小成本剧情片,为何能够引发共情,让这么多观众都深有感触?
1
我在电影里看见了中国式母女关系
很高兴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片尝试着去触及中老年女性的生活,在男性缺席的语境下,探讨女性之间的互相扶持。《妈妈!》的导演选择以一种散文诗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题材本身已具有切肤之痛。聚焦母女关系,由女性制作班底打造,细腻、温情,带来了一种很特殊的感受。从超人般的母亲形象(吴彦姝饰)不遗余力地拯救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奚美娟饰),我看见了中国式母女关系的一种真相:爱和伤害、付出与控制,就是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
果然不出所料,我是哭着从电影院走出来的,两位老师教科书式的碾压级演出真让人动容。患有帕金森的母亲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互相陪伴依存,成为照耀彼此的光。奚美娟、吴彦姝两大老戏骨细腻深沉的情感碰撞,让我们也体悟到爱的传递与生生不息。
此外,影片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描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福柯关于“疯癫”的论述。疾病夺走了女儿的理性与记忆,但恰恰是透过“疯癫”的幻觉,她得以直面充满创伤的历史,释放被压抑的痛苦与欲望,完成了忏悔与和解。然而“疯癫”之后,女性还能向何处去?导演杨荔钠通过《妈妈!》的结尾,给出了一个隐晦而苍凉的回答。(米妮)
2
揭露的是现实收获的是温暖
《妈妈!》为全女性制作班底,导演、编剧、制片、摄影、主演都是女性,以阿尔茨海默症为叙事线索,展开探讨母女关系、老年养老、女性困境等多个范畴议题,值得一看。这部电影更是国内大银幕难得一见的老年女性主角搭配,由吴彦姝和奚美娟两位实力派老戏骨主演,两位老师演技之精湛、表演之细腻克制,一定要在电影院里好好感受。
我喜欢电影的结尾。涨潮的海边,妈妈推着坐着轮椅的女儿,望着无边无垠的大海,浪潮就像电影中的母爱一样,看着海水拍打,让人有种坦然面对一切的力量。一言以蔽之,《妈妈!》这部影片的出现,揭露的是现实,收获的是温暖。
近年来,国际影坛已经有越来越多老年关怀类型影视作品出现,并且以老年演员作为主角,这是我们时代的进步,希望有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可以让我们看到。(白菜白菜在这里)
3
动容并非煽情而是来自角色的自尊互爱
电影甚是美好。若孩子是一滴水,妈妈就是大海,她会永远留给你安全温暖的港湾,看完即想拥紧眼前人,趁时光不老好好护她。
在看之前我没有想到,看《妈妈!》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笑着的。本片让你感受到的所有动容,都不来自煽情,而是来自角色的自尊、互爱,来自故事的真挚和深情。
影片里的妈妈和女儿,都是一等一要强的女人。片中有个细节,女儿和妈妈散步时,阿尔茨海默症发作,忘记了回家的路,妈妈一下子注意到了,但因为想要维护女儿的自尊,便假装是自己对路不熟悉,大声地去询问路人,女儿听到后心照不宣地跟了上来。这是母女最深的默契,是无需语言去表达的爱。
同时,《妈妈!》用了不少篇幅,去铺垫女儿脑中不时出现的幻觉还有记忆碎片,多数都是有关父亲的。当影片揭晓所有伤痛谜底的一刻,观众才恍然大悟,一切都是源自那一代人躲不开的时代之殇。原来之前的所有铺垫都有着这样的意义,顿时明白了为什么母女二人有着这样的相处方式,知道了女儿为何成为了如今这样的人。只有看懂了这部分,才算是接收到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希望大家都静下心来好好观赏一次。 (梦见一只狗)
导报记者曾宇姗 崔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