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关于恶霸地主的电视剧推荐专题之刘江演《地道战》汤司令枪毙四次才死 演胡汉三后不敢轻易上街

小时候就是看着电影《地道战》长大的。除了记住了电影里英俊的民兵队长高传宝,另一个忘不掉的形象就是伪军司令汤丙会。

片中的汤司令,死鱼眼、大包牙,他为讨好鬼子队长,奴颜卑膝说出的“高,实在是高!”一句,基本是让人入耳难忘。

还有《闪闪的红星》中“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句四十多年前的电影台词,同样让现代人相传不厌。

老演员刘江,一生与反面角色结缘,甘当绿叶配红花,为观众献上了诸多难忘的艺术形像,其中堪称经典的,当属《地道战》中的汤司令和《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

刘江祖籍辽宁辽阳,1925年生于哈尔滨一个贫民家庭,如今已九十多岁高龄。

在他六岁的时候,日寇入侵东北。年幼的刘江目睹过鬼子兵骑高头大马在中国城市里横冲直撞的情景。那一幕幕打死打伤中国百姓和被打者恐惧绝望的表情,鬼子、汉奸的无耻行径,都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从那时起,刘江就对小伙伴们发过狠:“我长大了一定要拿起枪,把这些王八蛋全毙了。”

因为战乱,年仅13岁的刘江不得不辍学,来到一家工厂当学徒。每天累死累活干十多个小时,挣到的工钱却少得可怜。有时不小心,还得挨工头打骂。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江考进邮局,改行从事邮递、押车活计,逃离工厂这个“魔窟”。

青少年时期,刘江周边有一群爱好文艺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刘江于1941年加入了哈尔滨北斗业余实验剧团。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刘江入伍参加了松江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曾先后在《白毛女》、《军民互助》等歌剧和秧歌剧中,扮演解放军战士、班长、指导员,以及地主、敌伪军官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

同年年底,刘江随文艺工作团编入野战军主力部队十二纵34师政治部文艺宣传队。当过宣传员、任分队长、宣传队副队长等职。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他除参演一些剧目外,还参加了攻打德惠、四平,围困长春,解放沈阳,以及平津、衡宝等战役。经受了革命战争的严竣考验,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建国初,刘江调到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即广州部队话剧团)。从此成为一名专职演员。

在此期间,他曾在《是谁在进攻》、《无名英雄》、《双婚记》、《曙光照耀莫斯科》、《海滨激战》、《新局长到来之前》等中外剧目中,扮演过资本家、地主、敌特、敌军高级将领、官僚、矿长、局长等角色。1958年,他由广州军区话剧团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生涯。

此后多年,他先后参加了《海鹰》、《回民支队》、《赤峰号》、《突破乌江》、《鄂尔多斯风暴》、《苦菜花》、《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火娃》等十余部影片的拍摄。

特别是他成功地塑造了伪军司令汤丙会、恶霸地主胡汉三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反面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影坛上以善于扮演反面人物著称的明星之一。

可以说,汤司令和胡汉三已经成了刘江一生的特有符号。在观众心目中,汉奸伪军司令就是汤丙会那个样子,胡汉三也非刘江塑造的形象莫属。

让已不惑之年的刘江在影坛“大红大紫”的,并不是当时八一厂的哪部故事片,而是一部“军事教学片”《地道战》。

1963年初,解放军总参谋部指定八一厂拍摄一部反映民兵革命斗争传统的教学片《地道战》。当时,很多演惯了故事片的演员都不愿接演角色,更不用说扮演其中的反面角色了。导演任旭东找到刘江,问他:“在影片中有一个地痞汉奸汤丙会的角色,你愿不愿意演?”刘江回答得很干脆:“好,我演。”

刘江后来回忆:“汤司令这个人,卖国求荣,丧尽廉耻,有奶便是娘,我就把他设计成一条狗,一条日本人所养的哈巴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恶心。”

刘江忆起往事,还自我调侃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父母没把造成漂亮小伙。作为演员谁不想演个好角色呀?演叫人羡慕的、尊崇的英雄人物啊?但在这方面我(天生)不具备条件,我过早就发胖,出来个‘将军肚’,哪有那么胖胖的人演一号英雄人物呢?”

拿到《地道战》剧本后,刘江“越来越发现这个本子好,有啃头。我能在里面很多地方充分发挥我演员的所谓技巧和才能,我相信这个角色对我合适,因此我对这个角色也兢兢业业。”

为了形象刻画伪军汤司令这一汉奸的反派嘴脸,使其与鬼子队长一样狰狞可恨。刘江偷偷做了副假牙,到排练时,他戴上假牙去见导演,把任旭东吓了一跳,忙问:“你怎么成这样了?”刘江听完嘿嘿一笑,取出假牙,又重新戴上。导演任旭东先是一愣,继而兴奋地拍拍刘江的肩膀,连声称赞:“对,就这样。好!”

正式开拍前,无论演员、编剧还是导演,都要按剧情需要深入实践,下农村体验生活。而刘江开始犯难了,“正角好办啊,可以到部队到老民兵中间深入生活。反角就不行了,即使是战场上抓到的俘虏,被捕后也完全没有嚣张气焰了,所以只能靠自己揣摩。”

刘江把汤司令比作一只哈巴狗,认为“他就是个甘当亡国奴的走狗,对敌人摇尾巴,对同胞凶狠残暴。”

从这个角度,他在心里以早年亲眼见过的汉奸坏蛋作参照 ,认真揣摩角色的语言、表情、动作,力求演出汤司令对日寇摇尾乞怜、对同胞百姓凶神恶煞的真实面目。

那时,为了节省胶片,拍电影都力求一遍过,基本不重拍。这就需要演员在正式开拍前进行一遍遍的排练,直到表演流畅,得心应手。

刘江说:“反复排练过程中,有很多激情的东西出来了。突然我就不知怎么灵机一动讲出‘高,实在是高’这句词。结果没想到这词儿一用上,反响竟然那么强烈。好几十年过去了,大伙还动不动就说呢!”

仔细观察影片《地道战》,其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高传宝犀利的眼神;高老忠威武不屈的农民形象;汤司令非常突出的大牙、鬼子山田队长厚厚的眼镜片等。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剧组演员集思广益设计出来的。

虽然影片中的反派人物只是是配角,戏份也不主要,但任旭东导演还是偏爱的把影片开拍的第一场戏就安排给了刘江。任旭东赞扬说:刘江表现得很出色,把汤司令领会山田意图的过程,也就是“由明白到不明白”,演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

当时拍戏,从不给反派角色大特写。可在《地道战》中,任旭东导演大胆地给刘江饰演的汤司令和王孝忠扮演的山田等人好几个特写镜头。

尤其是在山田队长屁股被高传宝一枪打伤,汤司令与山田趴在马肚子下狼狈对话那场戏。在影片实拍时,战马一看见镜头过来就害怕地走开了,于是只好重拍,反反复复,这段戏拍了好几遍。

刘江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结尾前拍汤司令被击毙那场戏。

当时导演任旭东要求刘江说,汤司令死得要有特点:腰要挺起来,直直地倒下去,而不是靠着后面的墙壁倒下。

刘江晚年回忆,拍摄现场是在一座破煤窑上面,离地面有一人多高、脚下只有半米多宽。他本来想往后倒,可一看地方太窄,弄不好会有危险,就改向前扑倒。

哪知这时导演来了灵感,他让刘刘江在倒下去时,把手枪扔掉,而且还要正好落在刚刚探出煤窑口的山田的头盔上。

于是,重新按导演的意图拍,结果第一次山田出来早了,手枪没掉在山田头盔上;再来一遍,山田又出来晚了,反来复去,刘江演的汤司令一共死了四回才真“死掉”。

正是这部从无数故事片中异军突起的军教片,让八一厂也跟着火了一把。《地道战》赢得了几代中国人的厚爱和追捧,五十多年长映不衰,在国内外拷贝发行3000余部,观众超过1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观看人次最多的影片。

有位电影评论员如此解读说:“三线建设”的年代,《地道战》为人们提供了抗拒苦难的信仰;物质发达的年代,它又为人们提供了高尚的娱乐。

由《地道战》中的经典台词所构建的特殊语境,至今还广为流传,特别是刘江演绎的汤司令的那一句“高,实在是高!”,已经融汇到当代汉语口语的经典语句中了。

刘江说:“直到现在,我走在路上,还会突然有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伸出大拇指,学着我当年的动作,来上这么一句‘高,实在是高!’。

演完汤司令十年之后,1974年刘江再次成功扮演演了恶霸地主胡汉三一角。

在扮演胡汉三这个角色的时候,刘江调动了与这一形象有关的大量生活积累。特别是把他在东北解放前耳闻目睹的还乡团反攻倒算、烧杀抢掠的暴行,以及在广西剿匪时抓到的一个用人心泡酒喝的恶霸地主兼土匪的形象,做为塑造人物的依据。从而,使胡汉三这个复辟狂的形象跃然银幕,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70年,刘江被借调到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在话剧《淮海大战》中扮演敌参谋长。演了一年多舞台剧之后,他被请进《闪闪的红星》剧组扮演反角胡汉三。刘江很珍惜这次机会,他要求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刘江说,“文革”期间很多演员都没有戏演了,我非常幸运出镜,压力也很大。实际上,当年由谁扮演胡汉三这个角色并不是导演定的,而是几位竞争者在试镜之后,拿给上级领导审查,由组织批准由谁来演。最终,领导和导演都认为刘江的条件比较适合。

1974年10月初,《闪闪的红星》在北京菜市口电影院举行首映,由于当天来的观众太多,组织者怕出事故,只得宣布改期放映。后来首映后,各地随之掀起了一股“红星热”,片中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和《红星歌》唱响全国。

后期观众评价:如果说“文革”期间还产生过电影艺术精品,那应当只有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闪闪的红星》。它给当时单调的文化生活带来一股清新感受,无疑是当年能够让观众兴奋的电影之一。

1980年,《闪闪的红星》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二等奖,还被译成英、法、德、日等10国文字。

影片中除了主人公潘冬子尽人皆知,反角胡汉三也跟着火了。

刘江回忆,他那时都不敢轻易上街,“我想我应该算是因这部电影得利的人吧,一下子红起来了。走在街上也会有人认识,还有人要签名。”

此后好多年上街,刘江都要戴上帽子和墨镜,以避开不必要的麻烦。

刘江幽默地开玩笑说:“人家是‘香飘千里’,我则是‘遗臭万年’!”

刘江在扮演形形色色反面人物的时候,不仅力戒脸谱化,而且十分注意角色各自的特点,努力做到千人千面。

他早期扮演的《海鹰》中的敌军中正号舰长,和《赤峰号》中的要塞司令,都是国民党高级军官,而且两部影片同时拍摄,弄不好非常容易雷同。

但由于他对这两个人物不同的经历、教养和性格特点做了认真深入的分析,把握住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色。结果,同是国民党军官,一个趾高气扬、狡猾阴险,另一个却老眼昏花、语无伦次,不仅毫无重复雷同之感,而且每一个人物都足够“鲜活”。

生活中的刘江,善良慈祥,从不摆名星架子。成名后无论走到哪,不管什么人与他搭讪,他都很随和,跟邻家的老爷爷没啥两样。他在老年岁月精神矍铄,悠闲生活在家中。养鸟、听音乐、练书法是他的爱好。

在舞台和银幕上经常扮演反面人物的演员,往往受到角色的影响,给观众留下不良好的印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几乎都是一些非常正派善良、平易可亲的好人。

说起那些因为影视剧中所扮演的“坏人”而引发的的段子,刘江从艺术家的角度认为:“演员有各种行当,都去演英雄,谁去演狗熊啊?红花每个戏里也就那么几朵嘛,大部分要有很多叶来扶持,来陪衬。我是反角演员,只能促使戏更生动更好看一点,来扶持正面人物,扶持整个戏。你把这个道理研究透了,排除杂念,演员就是那么回事。”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