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语言哲学电视剧推荐】专题《我非我脑:21世纪的精神哲学》:关于“我为何物”的思辨之旅

南方网络新闻《我非我脑:21世纪的精神哲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对自我的认识始终是哲学的核心主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神经科学家对大脑研究的逐步深入,主张自我等同于大脑,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决定了我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观念渐成主流。

而德国哲学教授马库斯·加布里尔却犀利指出,将精神的产生理解成生物过程的观念是对自我理解的扭曲和退化。他从康德、莱布尼茨、费希特、谢林等哲学大师的思想中汲取养分,以新实在论和新存在主义为根基,借用思想实验、生活事例和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科幻影视剧,逻辑严明又妙趣横生地探讨了意识、自我意识等有关自我的核心概念,以及精神与大脑的关系这一精神哲学的核心问题,对形形色色的神经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与主流思潮相抗衡的“自我不是大脑”的观点。

加布里尔还对“自由意志”这一哲学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辩护:人并非生物机器,人始终拥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加布里尔对人类自主与尊严的重申,为21世纪人工智能时代的精神哲学开启了新的视野。

作者简介:

马库斯·加布里尔(Markus Gabriel)

备受世界瞩目的哲学明星。29岁即成为波恩大学讲席教授,是自谢林之后德国极年轻的哲学教授,当代哲学新思潮“新实在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意义域:一种新实在论的存在论》《为什么世界不存在》《古代怀疑论与观念论》《我非我脑:21世纪的精神哲学》等。其中《为什么世界不存在》畅销11个国家和地区。

书籍评论

加布里尔揭示了基于自然科学的还原论的缺陷和矛盾。他用引人入胜、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哲学术语,并多次以当代科幻电影和故事为例,其涉猎甚广的论证最终构成了21世纪人文主义的强大愿景。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

著名哲学家、麦吉尔大学荣休哲学教授

“如今,‘大脑’已经接管了现代性赋予‘人类主体’的所有属性。”为了驳斥这种神经中心主义的谬论,马库斯·加布里尔再次强调人类精神的“主观性”,这样也许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

——若瑟兰•伯努瓦(Jocelyn Benoist)

著名哲学家、巴黎第一大学哲学教授

加布里尔是新一代德国哲学的引领者之一。他精深的专业著述在学术界声誉卓著,同时他的通俗作品也深受大众读者喜欢。《我非我脑》是一部妙趣横生又严谨深邃的心灵哲学作品,几乎完美地融合了可读性与思想性。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马库斯的博学是文艺复兴大师的水平,而他的深刻接近顶级哲学家,所以他的综合强大有力,论辩又切中要害。

——于海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

部分内容试读:

道德起源的新回答:道德不源于利他,而在于我们有意识

导言: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问:为什么人类会尊重他人,并生活在群体中,而不是孤独地在森林里穿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听到了关于道德起源问题的无数种回答。事实上,思考这些论题的全部历史——从柏拉图到尼采再到后人——都被忽略了,人们倾向于认同一种幼稚的、已经被证伪的假说,即道德行为等同于利他行为。备受世界著名的哲学明星马库斯·加布里尔在其畅销代表作《我非我脑:21世纪的精神哲学》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回答:因为我们是有意识的。

每个自我里都住着一个利他主义者

为什么人类不仅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残忍捕食者,尽管他们可以以这种方式生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人类有能力意识到他人应该得到尊重,因为他人也过着有意识的生活。过有意识的生活,意味着把自己视为事件的主观中心,把自己看成自我或者“我”。我们可以把丹尼尔·丹尼特下面这句话稍做修改:一个人要将自己看成自我,就必须将“叙事重力中心”合理化。我们通常忽略了人类的一个显著而核心的特征,那就是我们能够将他人理解为自身中心之外的其他中心。要成为一个有意识的自我,就与如下事实密不可分,即我不是唯一的中心。任何一个在实际生活中非常自我,并且试图在自身存在的核心处摆脱其他精神存在的人,最终都会产生某种精神失调,这与过度的自我感有关。

此刻,我意识到我是有意识的,我很容易提醒自己,在此刻的上海,有一个小孩把得到某个玩具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然而我对得到玩具这件事完全没兴趣。一个有意识的人知道他人也是有意识的存在,知道和自己一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甚至在某一天的不同时刻)他人所看重的东西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些都是人类的典型特征。如果没有能力意识到不同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事物在某一天(甚至某一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就不可能成其为人。

意识的客观视角:我们只是环境的一部分

托马斯·内格尔正确地将如下洞见视为伦理学的基础:他者不可避免的存在位于我们叙事重力中心的理性核心。我们既能行善,也能作恶(既能做道德所鼓励的事情,也能做道德所禁止的事情),鉴于这一事实,我所理解的伦理学就是对我们行为原则之根基的系统性反思。在内格尔的著作《利他主义的可能性》(The Possibility of Altruism)和《无源之见》(The View from Nowhere)中,他区分了两个视角: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当我们有意识时,我们就会从主观立场去体验所有事物。相比之下,“客观视角”意识到,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这一环境完全独立于我们对它的设想。无论我们将自身多大的能力归因于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用语言编织的理论,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客观现实的存在独立于我们的思想和视角。现实世界和我们的信念系统并不是简单对应的。相反,考虑到在我自己的信念之外还有诸多其他的信念系统,我可以确信,我的信念系统绝不是对整体现实的充分表象。对于我们的信念,我们能确定的就是,我们并非无所不知。因此,存在着一种理想的客观性,它所描述的现实抽离于我们自身,抽离于我们的兴趣和主观视角。诚然,我们并不总能实现这样的理想状态,而且在人际交往领域,这种理想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正因为如此,伦理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环境永远不可能被建构得合乎理想。从伦理角度来讲,评估我们的行为实际上就需要权衡关于事实的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

道德的起源:他人是有意识的,理应获得尊重

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他人的意识独立于自己的意识而存在。即便一个人希望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者,正如《冰血暴》电视剧中的主角洛恩·马尔沃那样,人们也必须承认前述事实,否则人们就不可能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类只有在理解了他人也有意识的前提下才能追求自己的利益。利他主义是一种顾及他人的思维方式,尽管基于一个人能意识到他人也有意识这一事实,初看起来似乎与利己主义是矛盾的。如果我有理由不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把他人当作手段,那么该理由就只能是,他人也有有意识的体验和无意识的信念:他或她也会感受到疼痛,对事物充满希望,想要追求或逃避某些事物,以及相信某些事物。人类和其他动物不是像螺丝刀那样的工具。

为了实现目标导向的、有意义的利己主义,我们必须将他人的立场考虑进来,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他人的动机,或者无法让他人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这种去自我中心的做法,就不会有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的可能性因而也基于这一点。正因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才有了可能。无论人们喜不喜欢,他人都是有意识的,并且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因此从根本上讲,他人理应获得伦理上的尊重。利己主义者尽管承认这一点,却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行动,不会在自己的行动计划中顾及他人的利益,而是尽可能地去利用他人。当然,我们也不应该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只有像特蕾莎修女那样,为了他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才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利己主义本身并不是恶,利他主义本身也非善。它们是道德行为的两面,相互制约。如果我们谴责某人是个利己主义者,我们真正的意思应该是,那个人在利己与利他之间没能做到平衡,比如,假装服务于他人的利益,但其实在偷偷满足自己的利益。然而,这里的问题涉及欺骗的意图,而不是利己主义。既然我们每个人只能活一次,我们就有权利和义务过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有利己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并不等同于自私的精神态度。

因此,简单否认他人的意识在伦理上很容易做到,在实际生活中却是行不通的。如果否认他人的意识(包括否认动物的意识),人们就不能意识到,他人是活生生的,会感受到痛苦,会受苦于人类对彼此犯下的暴行和不公不义丘奇兰德对自己的理论过于自信,以致忽略了这一矛盾。它采取了一些温和的观点,比如,家庭生活和玩独木舟是很重要的;人们仍然喜欢走进大自然,就好像走进了一座博物馆;人们对加拿大土著的生活感到极为惊叹;等等。无论人们是否赞同诸如此类的观点,人类社会仍然是由语言编码的命题态度所建构的。这些命题态度并非前技术时代的遗迹,它们不会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而改变。医疗和技术上的进步不可能让人类摆脱“民间心理学”,更不要说摆脱命题态度了。更重要的是,伦理要求我们不要妄图摆脱伦理对人类能动性的制约,相反,我们应该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行事。

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主观视角,我们就不可能有任何信念或者信念网络,而这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想法有所不同的原因所在,它使得每个人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脱离自己的视角,想象他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我们总是在这样做,这是我们能过上道德生活的前提条件。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