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作者:肖博纳
这部电影的营销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事例吗?
从前期的造势到上映后口碑迅速的“破格距离”,这次营销似乎成了众多人口中的“骗局”。
但从仅预售就破亿,最终票房可能超3亿的表现来看,《路边野餐》仅有700万的票房,那你说营销的效果达到了吗?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在内地电影市场上,商业大片的超强表现,似乎没办法满足一部分观众在身份认同上的诉求。于是,推崇小众文艺片成了他们站在精神鄙视链顶端的武器。这些电影大多数人没有看过,甚至听都没听过,这些电影有些拿了奖,这些电影提到片名,都能让你举例说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希区柯克、博格曼,总之,只要聊这些片子,总能让自己逼格满满。
突然有一天,当这些观众期待已久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莫名其妙在抖音成了爆款,于是各种嘲讽、讥笑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说这些人不是受众,说片方营销无节操。
刚好,上映后的口碑表现也正如这些人所预期的那样,大量观众看不懂、睡着了、甚至中途离场。于是这部电影在原有的观众群体和被抖音带进去的观众里,都很不受待见。影片的营销,成了背锅的唯一选择。
但是,在那一场100多人的农村院线里,如果真的有一个所谓的小镇青年,他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并且开始思考,那会怎样呢?在鼾声四起的影厅里,他试着去理解、去思考,过程可能痛苦,但这是构建审美的必经之路。
也许,他的观点会影响身边的人,未来,可能他的观点会影响一代人。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更何况,比起《路边野餐》,《地球》可是拥有着2亿+的增量市场。
三四年前,小镇青年还被绝大多数电影人视作电影市场巨大增量的宝贵矿藏。才过了几年,当票房快要逼近100亿美元的时候,就想抛弃他们吗?
比起讨论电影营销的成功与失败,喜欢电影的人,讨论电影本身才更有意义吧。对我而言,《地球》是2018年底,最大的惊喜。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冲击,就像2016年底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我可以亲你的脸吗?如果你觉得今晚月亮足够亮,那就可以。
没想到,2018年最后一天,在电影院看到了最后一次惊喜。面对《路边野餐》的高口碑和第二部制作成本的全面升级,很欣慰他依然保持了自己不变的风格。亚热带暖湿的季风,错乱的时间,被困在凯里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地方。你们看得到的是专业演员的加入,看不到的还有视听语言的全面升级。配乐、镜头和几场专场都让人印象深刻,霓虹的闪烁,依旧无法驱散内心阴冷和黑暗。
时间和空间,像是那列开进凯里的绿皮车,早已不受轨道和目的地的约束。罗纮武在寻找一个神秘女人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段不同时期的人生,这些跨越几十年的故事,在一场旅途中碰撞。第一次观看,你肯定无法理清每一条线的关系,与其费尽心思琢磨剧情,不如放下这些问号,直接投入到导演为我们营造的湿漉漉的氛围里。
灯泡、钟表、台球、列车,也许你不明白剧情,但这些符号在为你营造一种梦幻与现实的感觉,却可以切身感觉到。从《路边野餐》到《地球》,导演不仅留下了这些典型的符号,还保留了他对视听语言的思考,以及他诗意的镜头语言。
镜头调度或许你会感觉拖沓冗长,那是和凌厉剪辑的商业大片不一样的。这种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镜头语言,本来就该是先锋文艺片的特质,也是年轻导演们应该去探索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毕赣毫无疑问是国内少数算得上“作者导演”的人。年轻导演,就应该这样去搞创作,而不是被市场绑架。
除了那段60分钟3D长镜头,影片从一开始的两个镜头转场,就让人感觉到这是一部游离于现实与梦境的作品。投资成倍增加、明星演员的加入,背后则是导演话语权的角力,很欣慰最终导演依旧保持了自己一贯的风格。60分钟的长镜头更加成熟,更像是一场寻梦环游记。
野柚子、苹果和蜂蜜,究竟哪个更甜?也许都比不过爱人那深情的一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