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国动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动画片的三次创作高潮,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首先,大朋友们,节日快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年来,国产动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动画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其间出现了三次创作高潮。

今天,我想给读者简单介绍下这三次高潮,希望能够为建国以来的动画片创作勾勒出一幅全景图。

一、开端

1926年,在迪士尼动画的影响下,中国动画开始起步了。作为中国动画的先驱人物,万氏兄弟于1941年制作了电影故事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向苏联学习动画成为那个时代的必然选择。

钱家骏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于1955年完成,并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得一等奖。因为评委们错误地认为这是苏联动画片,这也误打误撞开启了中国动画新时代。特伟回忆起这件事,说:“你再怎么学,人们会认为这是别人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应该考虑创作自己的民族动画片。”

从那时起,中国动画产业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导演《骄傲的将军》的特伟将“敲喜剧电影之门,创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贴在工作室墙上,作为电影创作目标,后来成为延续数十年的中国动画创作的精神纲领。在该纲领的指导下,中国动画(截至1965年,共制作了105部动画片),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开始,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一批优秀作品,创作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标志着民族动画艺术的成熟。据统计,1956年至1986年,共有31部中国动画作品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得46个奖项。这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奠基时期。

二、起伏

十年特殊时期,中国动画创作陷入了低谷。在过去的十年里,只制作了14部动画片,创作上也失去了《大闹天宫》那种精气神。进入新时期,中国动画迅速复兴。1977年至1989年,共创作了232部动画电影,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创作高潮。“中国动画学派”进入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诸多,例如,爱情片《蝴蝶泉》(1983)、科幻片《小小机器人》(1981);1979年,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哪吒闹海》问世;1983年出现的水墨剪纸片《鹬蚌相争》1984年,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系列动画片《黑猫警长》。

总之,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学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延续和拓展其艺术追求,涌现出一批具有永久艺术生命的经典作品,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产动画已经无法适应向商业化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动画之路与“中国动画学派”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

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和日本动画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并很快赢得了中国儿童的喜爱。他们采取了免费播放的倾销手段,如日本的《阿童木》和美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后来他们通过衍生品赚了很多钱),这使得中国动画很难与他们竞争。

三、前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近20年来,国产动画一直未能找到发展之路,只有《宝莲灯》等少数作品昙花一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再次崛起。之所以崛起,是因为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将促进动漫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重大措施。沉闷了20多年的中国动画电影似乎在一夜之间吹响了号角,让无数观众隐约看到了过去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和辉煌。

举个例子,就数量而言,中国已迅速成为最大的动漫国家,远远超过日本、美国和整个欧洲。虽然我们仅是动漫大国,离动漫强国还很远,但相当数量的动画可以为艺术的出现奠定基础。截至2019年7月,已有20多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超过1亿元。排名靠前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50亿)、《大圣归来》(9.56亿元)、《熊出没之原始时代》(7.01亿元)、《熊出没之变形记》(6.05亿元)和《大鱼海棠》(5.65亿元)。

这一时期,我认为国产动画发展方向深植于“中国风”。“中国风”就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打造的动画作品,其根本目的是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风格、塑造中国品牌。比如,讲述杭州神话的《西湖传奇》和《白蛇:缘起》;票房上至今保持着中国动画电影记录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和位列前茅的《大鱼海棠》也是因为“中国风”而赢得人心。

总而言之,纵观国产动画片七十多年发展历程,我们应当学习动漫先进国家特别是美日之所长,但国产动画的希望在于“中国风”。当越来越多的“中国风”在国内动漫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时,才会得到世界的尊重和认可,我们也能从动漫大国成为一个动漫强国。我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点赞转发关注,每天更新精华文章。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