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日本子部写的《源氏物语》,比11世纪初中国的《红楼梦》早了约750年。
《源氏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作“日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最早被翻译成中文是在20世纪60年代,丰子恺译本完成于1961-1965年间,但直到15年后的1980年才正式出版;而台湾已于1978年出版了林文月译本,林译本直到2011年才得以在大陆出版。丰译本和林译本已经成为《源氏物语》两个最经典的中译本。
我读的译本还是以丰子恺译本为主,适当参照了林文月译本和姚继中译本。这部皇皇一百万言的巨著,读完感觉余香满口,意犹未尽,竟然没有感觉到它有多长。全书54回(日文称为54帖),各回的篇幅相差很大,其中第41回“云隐”只有回目没有正文(一般认为是紫式部对源氏的归隐和死亡太过悲伤,所以没有写);而全书最后十回(被称为“宇治十帖”)主人公变成了源氏的儿子薰君(实际非亲生)。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相似点远不止它们在本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么简单。两部名著在很多方面都有相类之处,不妨简单总结一下:
《源氏物语》图典:源氏初会紫姬
都是写贵族家庭贵族生活
都抨击了时代政治的腐败
都是以婚姻爱情为主线
都虚构了一个“女儿国”(六条院和大观园)
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400多个
男主人公都是迷恋女色的贵族公子(源氏与宝玉)
男主人公最后都出家归隐
男性形象多是轻薄浮荡的男人
都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源氏众情人与金陵十二钗)
都喜欢用花木比附女人(如紫姬是樱花,黛玉是芙蓉)
书中都大量穿插诗歌
都有很深的宗教思想
都是典雅古韵的语言风格
最后若干回作者都有争议(《红》后40回,《源》后10回)
……
《红楼梦》之宝黛读西厢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因为曹雪芹不可能看到过《源氏物语》,他去世200年之后《源氏物语》才传到中国。两部各自独创的作品能有这样的缘分,可谓千古奇缘。也许这是紫式部与曹雪芹的某种宿缘造就的。紫式部生活在日本平安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前后),曾入宫侍奉过藤原彰子皇后,而曹雪芹的祖母也曾入宫当过康熙皇帝的乳母,两家都跟皇宫有缘啊。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两本书都着力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年轻女性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并寄予深深的同情。不妨开列一份两部名著年轻女性形象对照名单(根据身份、性格、命运等综合匹配,至少有某一方面的相似点):
红楼女儿
《源氏物语》—《红楼梦》
1、紫姬——黛玉
2、葵姬——宝钗
3、桐壶更衣——贾敏
4、弘徽殿女御——凤姐
5、藤壶皇后——元春
6、明石姬———探春
7、三公主———妙玉
8、六条妃子——惜春
9、花散里——袭人
10、末摘花——李纨
11、空蝉——晴雯
12、夕颜(常夏)——司棋
13、朝颜(槿姬)——鸳鸯
14、胧月夜——秦可卿
15、玉鬘——湘云
16、浮舟——尤三姐
17、云居雁——小红
18、秋好皇后——巧姐
19、落叶公主——麝月
20、明石皇后——平儿
21、近江君——香菱
22、真木柱——紫鹃
23、轩端狄——宝琴
24、宇治大君——邢岫烟
25、宇治中君——尤二姐
《源氏物语》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