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有:反听所谓豆,内视明。
还有说:衡不可以自权,目不可以自视。佛说五蕴皆空。
有些高僧一直云游天下,有些高僧一世闭关,他们的追求不一样么?
其实一样,都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淡定。于名于利平静淡定,于生于死平静淡定。
再高的名再重的利,都解决不了两件事,一是疾病带来的痛苦,二是死亡带来的恐惧。
最大的平静与淡定是反听恐惧内视痛苦。
现在的人常说以前有追求没困惑,今天却反了。
我告诉他,过去吃不饱,于是饱就是追求,过去穿不暖,于是暖就是追求。
现在这些衣食住行的基本追求都满足了,所以感觉没追求了,于是困惑产生了。
真正的追求是求之于内。
看自己的内心。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也不过是方法,是想通过这个方法看见内心。
否则行万里路者不如拉磨的驴,读万卷书不如墙角的复印机。
艺术离宗教半步之遥,差在哪里? 艺术讲沉迷,宗教讲出离。 沉迷于任何一种艺术,最多就是艺术家,比如画家音乐家雕刻家舞蹈家等等。 只有沉迷之后的出离才可以让艺术家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或者是灵魂的高度看待世间的一切,这一切当然包括常人追求的衣食住行功名利禄。
所谓大道相通,卖油翁和百步穿杨的射手悟的是一样的道。
禅心是心的最高境界,持禅心,人能平静淡定,能自在。自在能无时不在,也能无处不在。更能无时无处的存在。
有人问我,你说艺术讲沉迷,宗教讲出离。那么我从未沉迷,是否是出离?
我告诉他,沉迷是在水,出离是在岸,经沉迷的出离是彼岸,未经沉迷的出离在此岸。
游历三千日,
乘风归去来。
庭荫疏旧态,
竹椅满尘埃。
雨淡西墙字,
心痴往日哀。
遍寻何未改,
落落久徘徊。
骨里金兰质,
胸中不世才。
腰间三尺剑,
掌上九云牌。
坎坷无人免,
低迷逢不乖。
禅心生自在,
抚鬓咏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