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将党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任务和目标。我们应该如何梳理、提炼、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教授就相关问题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微信号:OutlookWeekly1981)的专访。
从重振传统节庆文化说起
今日,一个蕴含着民族感情和时代特征的“春节符号”,从17356幅参赛作品中产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民族梦·中国梦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发布盛典”上首次揭晓。
这个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和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春节符号”征集活动面向全球举行。
在许嘉璐眼里,这次“春节符号”的征集,既是重振传统节庆文化之举,更是顺应了当前对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毋庸讳言,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原称“大年”,简称“年”,流传至今,其吸引力和丰富性已远不及以前。
在农耕时代,人们会在过年的时候特意慰劳自己,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可如今生活水平高了,有人说“天天跟过年一样”,这也意味着“过年”载体的标志性在消减,也有人感叹“过年越来越缺乏年味了”,人们对春节的期待和参与度正在下降。
春节尚且如此,对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其他传统节日,人们的参与度更是等而下之。有调查表明,在有些高校,大学生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的参与热情甚至高过中国传统节日。
然而,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按照许嘉璐对于文化的分层说,文化可以分为表层、中层和底层三类,表层是“物质文化”,围绕衣、食、住、行,反映人的喜、恶、取、舍;中层是“工具文化”,指制度、法律、宗教、艺术、风俗、礼仪、习惯等;底层是“精神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其中,底层文化决定中层和上层文化,上层和中层文化映射着并反作用于底层文化。据此,许嘉璐认为,传统节日的时间、仪式、符号等其实蕴含着先人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未来与现在、生与死等关系的感悟和思考。
比如春节,被设定在农闲之后、春耕之前的冬日,且是在岁末年初,意为辞旧迎新,其中便蕴含着“终即是始”、“无始无终”的哲学观。
还有,春节期间全家团圆,拜天、地、祖先,暗含对天、地、人的敬畏之心,同时反映中国人对“天人合一”、协同和睦观念的坚守。
再如中秋节的月饼、除夕夜的团圆饭、元宵节的汤圆等“圆”的符号,也有着和谐、圆满、通畅的寓意。
“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沧桑而从未中断,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明确的、全民族共识的底层文化。”许嘉璐说,只要深挖表层文化,就能找到支撑它的底层文化。比如“圆”是节日常见的意象,若用现代几何学解释,圆是由无数点组成,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平等的,距离圆心的距离也是相等的,因此“圆”的底层蕴含着中国人追求的“和”里蕴藏着“平等”、“均衡”的价值观。
遗憾的是,当前文化学术领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还多限于表层和中层,研究“枝”的多,研究“根”的少,对底层文化观照严重不足,以致很难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许嘉璐希望以“春节符号”为载体,发动全球华人找寻那些已经被淡忘的共同精神追求,集合全球华人的智慧,深入挖掘那些被深埋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用当代人的创新思考,让传统节庆文化焕发时代活力,让传统文化精华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吞西方激素太多了”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底层观照不足、阐述不清,表面上看似与学术、教育有关,可许嘉璐认为,深层原因则与近百年来中国人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态度有关。
有学者指出,自19世纪中叶以来,面对西方的侵略,中国屡战屡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一切国粹都失去了信心,传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伦理标准都被搅乱了,风俗、礼教、政法等古老的东西被一再抛弃,其中包括两千多年来曾经在民间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
许嘉璐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的文化毁了100多年了,我们自己骂自己,也骂了将近100年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打倒孔家店’,再到‘文化大革命’,我们学界对于自己传统的东西,绝大多数人持彻底否定态度。”
20世纪初,就在主流声音质疑并批判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西方文化的“洪流”向中华大地汹涌而来,中国人如饥似渴地大口吞食着西方的“激素”。许嘉璐说,这激素,就是被描绘成或被误解为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的一整套“希伯来-希腊·罗马文化”。“激素”有两面性,盲目吞食则弊大于利。
受此影响,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较长时期里采取告别的姿态,最为严重的是,传统文化的学脉(也可以称之为学统)断了,于是逐渐形成现在的局面:年轻人中,无论是幼儿园的孩子,还是已经为人父母的博士生、博士后、总经理,对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知之甚少。
近几十年来,随着对外开放,西方的人文理念,和资本、设备、管理技术等一起涌进来,而已是残缺不全、岌岌可危的中华文化传统难以招架,再次受到打击。尤其是物质至上、个人主义、金钱万能等思想的涌入,让更多人失去了对历史、文化、精神的追求,导致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群体争斗等有违中华传统美德的恶性事件。
“我们吞下西方的激素太多了,它们已经附着在中华文化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壁上,包括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干力量——教育系统,因此我们的大学丢了我们教育传统的灵魂。”许嘉璐说。
中国传统教育讲究“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培育灵魂是教育的本质。中国古代的学校,官学培养官吏,私学发展学术和文化,中华民族的思想大多是从私学里出来,然后成为全民族的。私学的特点之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寻根究底,是提倡思想自由、人格高尚。
随着传统教育被彻底断掉,今天人们看到的现代教育鲜少研究人的灵魂,注重的是传授“纯知识”,培养“纯技能”,不但“价值中立”,而且学科间彼此不搭界,“隔行如隔山”。如学理工科的不懂文科,学文学的不懂哲学,学哲学的不涉猎文学,学历史的与哲学、文学决裂,学西方哲学的不懂东方哲学……本来密切相关的事物被切割得零七八碎。现在需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是所急需的融汇文史哲、儒释道、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大量“通才”却极为缺乏。但是,这又绝非短期能够培养出来,怎么办?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努力做,但又急不得。
唤醒人们心底的文化基因
不久前,许嘉璐应邀为3000位企业家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讲座。企业家们希望在转型期、迷茫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摸寻到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个好兆头。”许嘉璐从大批企业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渴求中看到了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信心和未来。他说:工业化之后,西方在不断放大物欲的路上走了200多年,追求零和游戏和利润最大化。近几十年,一批批先知先觉的西方学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开始对自己的文化提出质疑、批判和重构。
相比之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才走了30多年,一批企业家已经悟出诸多“不对劲儿”,并主动从文化意义上探寻深层次的解决之道,这说明中国人身上留存着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何其厚重。不仅如此,在广大城乡居民的心里,“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依然存在,只是有的被物欲遮蔽,亟待唤醒;而有些人已在思考深层次的人生问题,走到了“悟”的边缘,这时如果缺乏点拨,就可能走到另一极端,甚至酿成悲剧。
每当想起这些,许嘉璐便越发倾情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77岁的他,还在深夜伏案,四处奔走,乐此不疲。他对本刊记者说:“中华民族真是太伟大了,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值得我付出;中国人太可爱了,值得我付出。似乎这个时代现在还需要我。”
至于如何把传统文化向社会大众讲清楚,许嘉璐主张,当务之急是开掘精华,研究系统,将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的精华,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
为此,学者们应该走出“书斋”,进入百姓生活,了解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所思所想,并从中发现并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然后用老百姓的事例、语言去传播所获,这将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限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机制对下基层调研的制约,学者们可通过培养“文化志愿者”的方式,请他们深赴农村、工厂、社区,普及中华传统文化,让研究成果走出校园,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辅以新媒体传播。
另外,还要利用学校教育系统、社区(包括农村、城市的居民小区、企业、部队)和宗教三大通道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而在具体实施层面,许嘉璐强调要重视依靠民间力量。“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就是学者、大众结合,提炼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典型实践。他说,中华文化的传承,自古以来就是以民间力量为主,现在也应该如此。当今社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文化的需要是不同的,民间力量可以发挥灵活多样的作用。无论是民间团体和企业,还是社区和乡村,都可以通过行动唤醒人们心底的文化基因,这样就会让整个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觉醒。多一个觉醒的人,社会就多一份力量。(记者/杨士龙 刘苗苗,《瞭望》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