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皓月千里,家人团圆,自然少不了美食。
除了传统的月饼外,中秋节日的餐桌上,“螃蟹君”也经常占C位。
它们鲜美的味道、奇特的外表、古怪的习性,俘虏了古人的味蕾,激发了他们的诗兴。
于是,“螃蟹君”频频出现在古诗里,成为与秋色、美酒等相得益彰的诗意元素。
诗仙李白曾在《月下独酌四首》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宋代才子徐似道甚至认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古人还根据“螃蟹君”的特性,为它取了很多“雅号”,比如“横行介士”、“无肠公子”等等。
那么古诗中的“螃蟹君”,与诗人有哪些碰撞呢?
首先当然是味蕾上的。肥美的蟹膏、如玉的蟹肉,大大满足了诗人的肠胃,让他们不惜笔墨来赞美。
比如,宋代的杨公远,就描绘了“螃蟹就酒”的酣畅惬意:
江湖郭索草泥行,不料遭人入鼎烹。
勇恃甲戈身莫卫,富藏金玉味还清。
持螯细咀仍三咏,把酒高吟快一生。
鲈脍侯鲭应退舍,算渠只合伴香橙。
——[宋]杨公远《次兰皋擘蟹》
这里的“郭索”,形容螃蟹爬行的声音,代指螃蟹本蟹。
在作者看来,虽然“螃蟹君”很不幸,变成了人的一盘菜,但这只能怪它太美味,甚至“鲈脍侯鲭”这样的佳肴,与它相比都索然无味,让人禁不住“持螯细咀”,“把酒高吟”,整个人都幸福起来了!
而宋代词人秦观,则更是将螃蟹君,放在了聚光灯下。他在《饮酒诗四首·左手持蟹螯》中,描绘了品蟹喝酒的“标准姿势”:
左手持蟹螯,举觞属云汉。
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山川同恍忽,鱼鸟共萧散。
客至壼自倾,欲去不容间。
——[宋朝]秦观《饮酒诗四首·左手持蟹螯》
作为大美食家苏轼欣赏的弟子,秦观将对“螃蟹君”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左手持蟹螯,举觞属云汉”,似乎此刻人生都圆满了,他禁不住慨叹“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当然,仅把“螃蟹君”当成一盘美味,有点辜负了它的外形和个性。于是,诗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
一些诗人拿螃蟹君“开涮”,通过它来讽刺一些人和现象。
比如在《红楼梦》中,众姐妹在大观园中赏花吃蟹,诞生了多首《螃蟹咏》。而薛宝钗的那首讽喻诗,成为《螃蟹咏》中的压卷之作,被誉为“食螃蟹的绝唱”: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清]曹雪芹《螃蟹咏》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句,精彩地讽刺了那些横行霸道、心怀叵测的小人。最后点出这些人的下场:“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唐代的李贞白,更为直白地借螃蟹君进行戏谑: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唐]李贞白《咏蟹》
那些横行无忌,丑态毕露的小人,最后的下场是自作自受。
可怜的“螃蟹君”,不仅被人吃,还被人骂,当真委屈呀!于是,也有诗人对它寄予同情,写出了《悯蟹》:
落穽都缘奔火明,林然多足不支倾。
是谁贻怒到公等,怜汝无肠受鼎烹。
支解肯供浮白醉,壳空竟弃外黄城。
江湖好是横行处,草浅泥污过一生。
——[宋]艾性夫《悯蟹》
在诗人眼中,螃蟹君不再是横行霸道、一肚子坏水的形象。它落入人们的陷阱,只是因为对明亮的向往;它被人们烹饪,是因为内心单纯,没有任何心计。它被人们吃干榨净,最后的“残骸”却被随意丢弃,这命运着实可怜!
古诗中的“螃蟹君”,就这样从美味,到小人,到可怜虫,身份真的很多变。
难道,螃蟹君除了美味,就没有可取的品质了吗?并不是!有诗人就挖掘出了它的闪光点: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唐]皮日休《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在皮日休的眼里,“螃蟹君”可是位勇士,它天不怕地不怕,铁骨铮铮不畏强权,甚至“海龙王处也横行”,有勇气,更有骨气!
到这里,“螃蟹君”终于扬眉吐气了,咱可不仅仅是一盘菜,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诗人笔下的螃蟹君,就是这样有味道、有意思、有骨气、有内涵。欣赏了这些螃蟹诗,中秋假期品螃蟹时,是不是也会多几分回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