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平乐作为一个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在大力发展旅游的今天,许多热爱平乐的有识之士都用手中的笔与镜头,记录平乐,宣传平乐。近日,诗人李忠也以灵动的文笔、独特的视角,讲述平乐的山水风光人物风情。从8月6日起,本报开辟《平乐地理》专栏,让我们跟着李忠去看平乐。
礼记•中庸》里有言:“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平乐的昭山位于县城上方的三江汇合处,于昭潭之中方正如印,故又名印山。印山傲立桂水,镇锁三江,在碧波荡漾里中立而不倚。于是,在昭山山腰就镶嵌上了刻有“中立不倚”四个楷书大字的两块青石,山上则修竹苍翠。山顶端宽有百米见方,明正统七年(1442年),时任知府的唐复在山巅建亭,名曰“点翠亭”,俗称为印山亭。水中露山,亭于山巅,“昭山点翠”由此而来,为古昭州八景之一,亦为桂江首景。印山亭下为何要刻上“中立不倚”这四个大字?刻字人之初衷已经不得而知,但《菜根谭》里说:“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娇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这话所体现的也就是《中庸》里提出的“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为人之道 ,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应该为人和顺,善于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善于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但又不会无条件屈服于潮流,不会抛弃自己的主张和原则,更不会与丑恶的现象同流合污,而是能坚持自己的品格和操守,保持人格的独立。或者,这也是对平乐“掌印之人”的期许?
其实在古代,昭州的名声实在也不太好。唐宋时期,岭南一带被朝廷作为谪贬官员的流放之地。广西自古被称之为“瘴疠之乡”,平乐是岭南瘴气最肆虐的地方,古文献记载,广西“天气炎热,地气卑湿,结为瘴疠,危害不小”, “岭外毒瘴,又以昭州为甚”。 昭州被“士大夫指以为大法场,言杀人之多也”。但也正是此段时期,如同世人所谓的“为有李梅双郡守,人间始觉重昭州”。这其中的“李”,是指著名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他曾到昭州短暂的任过代理郡守。昭州当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很恶劣,桂江两岸,疟疾流行。面对此情,李商隐不禁感慨万千,写下《昭州》和《异俗二首》诗篇。其中《昭州》是这样写的——
桂水春犹早,昭川日正西。
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
绳烂金沙井,松干乳洞梯。
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而“梅” ,则是世称“梅公”的北宋政治家、诗人梅挚。梅挚,字公仪,四川新繁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官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陕西转运使,后迁至右谏议大夫。他也曾在北宋景祐初年(1034年)被下放到了瘴气最重的昭州任知府。梅挚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与观察,发现所谓的“瘴气致死”并无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倒是另一种“瘴气”对社会世风危害极大,于是写下了针砭时弊的《五瘴说》。此文借喻南方瘴气来抨击当时贪官污吏的丑恶行为,对官场中的腐败风气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五瘴说》后被人们广为传颂,一直对仕人起着劝诫的作用。而他的《昭潭十爱》则抒发出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称颂,这是其中一首——
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汙泥滓,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这梅公就是“中立不倚”的一种非常形象的具体体现?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时任平乐知府袁承勋重修了印山亭。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吏部主事梁卓英赋诗——
一印涵江对驿亭,好山如黛挂窗棂。
雨滋春水堤边绿,露濯秋菰眼界青。
佛刹尚存三古月,人家遥隔半池星。
涂丹拾翠谁同志,自耸吟肩陟杳冥。
这首诗题名为《昭山点翠》,那话题自然就回到了印山亭。“桂江岸旁千步梯,金子岭上观景阁。莫道君行南与北,放眼自是好山河。”这是今日的印山亭周围风光景色的写照。白居易曾作《养竹记》一文——“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而走在桂江边,静观印山亭,细看“中立不倚”四个朴实的大字,再抬头瞅一瞅上面生长着的茂盛的翠竹,心中不禁无限感慨:写诗作文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的香山居士,虽然你不像“李梅双郡守”那样在过平乐,但读你潇洒挥毫轻轻写就的此等千古文章,就仿佛是看到了你正指点着我们的“昭山点翠” ,在举杯醉吟中面对竹林直抒胸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