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洒金桥,50岁的马文章一大早就始卖甑糕,到11点左右这一锅400来份甑糕就卖完了,吃他甑糕的除了老客户,还有不少游客。马师傅的儿子在西北工业大学上学,儿子是不会来学做甑糕的,马师傅已带出10多名徒弟,这些徒弟有山东,山西的,有回族的也有汉族的,马师傅说:“谁想学我都免费叫,但有个条件,那就是你必须吃得了苦、要踏踏实实、要讲诚信。”
马师傅的甑糕很有特色,枣很多颜色比较深,糯米很有弹性,吃起来枣香、豆香、米香,口感超级好。
马文章小学三年级没上完就跟着父亲做甑糕,十来岁的他坐在三轮车里的大锅边和父亲跑着卖甑糕,土门、钟鼓楼、小雁塔、大雁塔是当年常去的地方。进入80年代,父亲老了体力不支,马文章就开始独自卖甑糕,回坊的游客慢慢多起来了,马文章也不用满城跑着卖甑糕了,在洒金桥街头很快就能把一锅200斤的甑糕卖空。一天一锅甑糕,让马师傅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名老者说:“我一直吃他家的甑糕。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卖甑糕了,他家的甑糕味道没有变,量也足, 5元一份的甑糕有半斤多呢。” 马师傅说:“父亲总和我说,咱卖东西秤不能骗人,一克都不能少。”农民送做甑糕的豆子来,母亲就说:“你收人家的东西,秤要低一点,自己吃点亏不要紧,千万不能上别人吃亏。”
马师傅说:“做饮食主要是诚信,先做人再做吃的,把人做好饮食就能做好。不能有丝毫马夫,不能哄人,不能骗人,要实实在在地去做。” 马师傅在摊位旁还写出“为人指路”的牌子,每天出摊都会带上几壶茶水供人免费喝。他觉得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也能体现一个人及一个民族的的美德。
马师傅说,做好甑糕其实没有什么窍门,首先你得选好食材。马师傅公布了他做甑糕的食料和方法。食料选用上好的糯米、新疆枣、陕北枣、蜜枣、红豆、白砂糖。他说,这里面没有啥秘密。
一锅甑糕用80斤糯米。糯米要先泡4个小时,再蒸成8分熟备用。
25斤红枣(新疆红枣加陕北红枣)。
25斤蜜枣。
10斤红豆。红豆要泡一天一夜。
食料准备好了,马师傅一般下午5点开始蒸甑糕,食料要一层层装锅。
从锅底自下而上第1层是蜜枣红枣。
第2层是8分熟的糯米饭。
第3层是红豆。
又是一层8分熟的糯米饭。
又是一层蜜枣红枣。
最上层是红枣蜜枣。
最上层的红枣很多,要装得冒尖。一共是13层(6层糯米饭,3层红豆,4层枣)。
全部食料一层层码好后,不盖锅盖,大火烧半个小时候,烧得热气腾腾。
烧得热气腾腾后盖上白布和锅盖。
盖上锅盖后再用大火烧10来分钟,就不用管它了。关上炉门用小火焖上一夜,第二天一早揭开锅在上面加上6斤白砂糖,白糖一会儿化开渗透下去,一锅甑糕就做成了,可以上街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