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每次“精日”(“精神日本人”)身穿旧日本军服在抗日遗址前拍照并在网上散布照片都会激起众怒。与这些“精日”无视民族伤痕相类似,社会上还有少数人拿民族英雄、国家象征、国家悲剧开玩笑,甚至进行亵渎。这让专门立法严惩此类丑恶行径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依法禁止此类现象的做法在很多国家都已实施。在德国,“使用非法组织标志”者、“煽动种族仇恨”者都可以判处监禁;在俄罗斯,侮辱、破坏卫国战争纪念碑被看成是“对祖辈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判3年。在英国、以色列,也有因历史观点、宗教派别不同引发的“亵渎事件”,但均被主流社会所唾弃。除了要求依法严惩外,相关国家在反思的同时,还提出加强网络管理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俄罗斯:亵渎先烈者可监禁3年
俄罗斯这些年发生多起亵渎烈士纪念设施的事件,且肇事者多为中学生。每当发生这样的事件,俄罗斯各界反思最多的就是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据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2月22日报道,伊尔库茨克州乌索利耶市18日和19日发生亵渎烈士纪念碑前长明火的事件。几名青少年连续两天用雪将长明火熄灭。由于此类事件以前也曾发生过,该市市长表示,在抓获破坏者之后,除对他们进行相关处罚外,还将要求他们学习卫国战争的历史,让他们了解英雄为赶走德国法西斯所做出的贡献。
今年1月29日,在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阿宾斯克市“胜利30周年”公园,一个女中学生自称“开玩笑”,向长明火吐唾沫,而另一个女生则在二战纪念设施前跳舞,并摆出低俗姿态自拍。相关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俄罗斯人的强烈愤慨。听到警方拘留和处罚两人后,同校同学都不相信她们会做出这样违法的事情。名叫克里斯季娜的同学称:“她们是我的好朋友,平时都很友善。真不相信她们会做出这样不雅的举动,亵渎了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到这一纪念设施前悼念英雄们,她们此举令人难以理解。”俄罗斯英雄、边疆区老兵委员会主席叶夫根尼·申德利克称:“我认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不仅应对青少年,而且也应对家长和老师们进行教育。他们有责任向未成年人说明,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并为他们做出榜样。我准备带这两个女孩和她们的父母到全俄军事爱国运动公园参观,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历史。”
2015年,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市发生一起亵渎先烈事件。6名舞蹈学校的女生在一座卫国战争纪念馆旁赤裸上身热舞。这段视频被上传网络后,当地检察机关介入调查,最后以“行为不检”罪名对她们进行拘留和罚款。市教育局随后组织全市学校的大讨论,明确学生要树立尊重先烈的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去年5月,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一个17岁少年在二战烈士纪念碑上画纳粹符号,并将人们为5月9日胜利日敬献的花圈扔掉。根据俄相关法律规定,当地法院判处其3个月监禁。谈到此类事件时有发生的原因,全俄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协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加利娜·马拉尼切娃称:“首先,这表明我们社会文化和道德水平低下。应当让每个家庭都知道首先要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另外,学校应当对这样的事情不时出现负责。近年来,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用于历史和文学方面教育的课时越来越少,这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国家来说,都是危险的,这将毁灭我们国家的未来。” 网民利特卡表示:“不尊重为国捐躯烈士的行为是当前青少年道德沦丧的一种表现。如果政府不加强对年青一代的教育,再过30年,没有人会记得我们的祖辈为我们国家所做出的流血牺牲。现在国家历史已经被一些人歪曲,造成了青年人思想混乱。”俄历史学家、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专家弗拉基米尔·舒雷金认为,在西方思想侵蚀下,一些俄罗斯年轻人出现了反历史和反国家的思想。
除进行反思和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俄罗斯还用刑法维护尊严和正义。《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规定,亵渎历史建筑物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破坏行为,可处当事人强制性劳动120至180个小时,或劳教6个月至1年时间,或判处3个月的监禁。法律还单列出亵渎和损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相关设施的刑事处罚规定,其中包括对肇事者最高可判处3年监禁。不仅如此,俄国家杜马议员奥列格·米赫耶夫还建议修改相关法律,将罚款额提高到100万卢布,最高判处7年监禁。
每年的2月23日是俄罗斯祖国保卫者日,2013年这一天,阿斯特拉罕州5个年轻人熄灭了一处长明火,一名主犯事后被监禁1年半。严惩亵渎者的做法得到俄罗斯民众的支持。名为Svet061的俄罗斯网民表示:“如果拘留或罚款还不能让年轻人引以为戒的话,就应依法严判肇事者。”
德国:消费国难遭公众唾弃
二战也给德国留下很多民族伤痕,为尊重历史和犹太人的感情,德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如否认大屠杀历史可以“煽动种族仇恨罪”判处最高5年刑期。去年10月,柏林一家法院判处公开否认纳粹大屠杀历史、声称“奥斯威辛集中营毒气室子虚乌有”的88岁老奶奶乌尔苏拉6个月监禁。去年夏天,德国警方拘留了两名在柏林国会大厦对面做纳粹手势并拍照的中国游客。还有一名美国游客酒后在德累斯顿行纳粹礼被人打了一顿。这表明,在德国,行纳粹礼这样的玩笑实在是开不得。德国刑法典规定,禁止传播或在公开场合使用违宪组织标志,包括行纳粹礼等,如果定罪会被罚款或判处最高3年刑期。
在德国,拿天灾人祸开玩笑都会惹众怒。2013年6月初,一场“世纪洪水”侵袭德国南部,夺走10多人的生命,让上万人逃离家园。就在德国上下抗洪救灾之际,靠参加电视真人秀走红的女“网红”格尔奇娜·弗洛尔却在社交媒体上发照片自我炫耀——只见她戴着墨镜,穿着迷你裙,手挽名牌包,在一处防洪沙包前玩自拍并留言说:“海德堡发洪水。我现在去用晚餐,然后看电视,我将在‘名人’节目中出现,不要错过啊!”很快就有数万条留言指责格尔奇娜。一名网民说:“当同胞们还在求生时,你不但没有表现出同情心,还恶劣地借别人的痛苦给自己打广告。”还有的网民斥责她“没有脑细胞”“糟糕透顶”。德国《图片报》等媒体也纷纷批评她不应国难当头“刺激”民众。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后,格尔奇娜不得不公开道歉。
在柏林生活了14年的以色列裔艺术家沙哈克·夏皮拉去年1月发起一项名为“Yolocaust”的自拍展示,所谓“Yolocaust”就是把目前在西方流行语“You Only Live Once”(你只能活一次)的缩写加上“caust”(大屠杀)一词。沙哈克从社交网络中看到很多人在位于柏林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前进行各种不严肃的自拍,甚至跳舞、聚会。为了引导人们用适当的方式去纪念和反思这场人类的悲剧,沙哈克对这些照片进行修图,将背景纪念碑换成当年犹太人受迫害的黑白场景,并告诉那些自拍者:“大屠杀纪念碑不光是纪念受害者,更是未来世世代代的道德指南。”“Yolocaust”图片对比展在德国引起极大的反响。有受到警示的网民表示:“我和家人2014年来柏林时,也在纪念碑前拍了很多不好的照片,并晒在社交网络上,这些无聊的做法让我们忘记了对历史的承诺。”
德国社会学者斯凡尼亚·沃尔勒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管是在德国还是中国,这种拿民族伤痕或国家苦难开玩笑的现象都令人不齿。她认为,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很复杂,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无知和网络监管的不力,同时,有些人也受到全球意识形态左、右对立化趋势的影响。如今全球进入网络社会,这种“脑残”现象蔓延很快,侵害了青少年的思想,让他们是非颠倒甚至走入极端。斯凡尼亚认为,各国应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严惩这种不良现象。德国相关法律较为健全,现在还加入网络执法措施。她还提醒说,在亚洲等地崇拜纳粹的“脑残”人士仍不少,因此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不给这些人“表演的空间”。
以色列:越红线者世所不容
提到民族伤痕,自然会让人想起犹太人的苦难史。在以色列,不能否认大屠杀、嘲讽大屠杀,这是以色列最大的政治红线,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但2012年6月,仅次于哭墙的犹太人神圣纪念地——大屠杀纪念馆外的一些墙壁被人涂鸦,上面用希伯来语写着“希特勒,感谢大屠杀”“以色列是世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正统派犹太人的世界”等标语。涂鸦事件震惊以色列。纪念馆主管沙莱夫在接受以色列媒体采访时认定涂鸦人来自哈瑞迪,并称他们的做法是“仇恨的无力表白”“所作所为史无前例地越过了以色列人的红线”。
在以色列,当代犹太教徒分为三大派:正统派、保守派、改革派。哈瑞迪是“极端正统派”,他们认为,公元70年犹太人被罗马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开始近2000年的流亡生活,这是上帝对犹太民族的裁决,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人为的干预,都是对宗教的背叛,因此他们反对“现代意义上的以色列国”。
这种因为宗教观点不同就拿民族悲剧泄愤的做法自然为以色列主流所不容,以色列教育部官员在谴责这种破坏行为时表示:“无论如何,只要用这些讨厌的口号亵渎纪念馆,就是在伤害公众的敏感神经。”
英国:攻击丘吉尔,事闹大了
英国人对过去殖民他国的历史心态颇为复杂,为此今年初还闹出一场风波。1月27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14名学生闯入伦敦北部芬斯伯里公园附近一家名为“英国老家”的咖啡馆,该店网站上宣称,“店里所有的咖啡都是来自英联邦国家”。学生们本意是抗议咖啡馆带有殖民色彩,他们朗诵诗歌《大不列颠是最大的畜生》,要求店主向社区道歉。
但没想到的是,他们为抵制店里一份名为“温斯顿”的英式早餐,最后拿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做文章,称他是法西斯。在战后的英国,丘吉尔曾被称为“帝国爱好者”,他把维护同英联邦国家的关系看成英国对外政策的重要一环。学生们的举动让店主克里斯·伊万斯大为吃惊,认为他们的玩笑开大了。他撰文解释说,咖啡店曾向印度200名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更重要的是丘吉尔可能并不完美,可也不能将他从英国历史中抹去。
辱骂丘吉尔的做法遭到很多英国人的批评。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在推特上批评这些学生的举动,声称这是对英国最杰出的战时领袖的“不光彩攻击”。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杰克·洛普雷斯蒂专门跑到咖啡馆,点了一份“温斯顿”早餐,以示支持。他告诉那些对丘吉尔出言不逊的年轻人:“丘吉尔是我们的英雄,值得我们尊敬和感激。没有丘吉尔的勇敢、勇气和领导,我们现在不可能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青木 柳直 陈新津 朱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