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将星张震逝世,举国哀悼。
张震(中)
很多解放军现役将领对张震将军颇为感念,因为在张震担任军委副主席期间,他们获得了“打破常规”走上高级军事指挥岗位的机会,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现任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上将。
许其亮出生于1950年,其军事生涯贯穿着“超前”一词,因为在讲究按部就班晋升的部队系统,他屡屡打破同龄人晋升的年龄记录。33岁当师长,34岁当副军长,54岁成为大军区正职,57岁成为中央军委委员,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多难望其项背。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认真读了读许其亮的简历,发现他仕途的“关键一步”出现在1993年至1994年之间。在这一年里,他连续换了三个职务,从空八军军长,到空军副参谋长,再到空军参谋长,一举成为大军区副职将领。
事实上,许34岁成为军职干部后,进步脚步有所放缓。1984年他就出任了空四军副军长,是全军有名的青年指挥人才,并被送往国防大学深造。不过,他深造回来后并没有马上获得晋升,而是平调到空八军当副军长、参谋长,直到1990年成为空八军军长。
许其亮
从正军到大区副,是部队将领晋升路上的一道坎,由于竞争激烈,很多人一辈子也难越过。当时,在很多人看来,许其亮已经是全军提拔最快的青年将领了,应该多熬一熬,再历练历练,等到50岁左右再提大区副也不晚。不过,他并没有等太久,在担任正军职3年后,就等来了自己的“关键一步”。
这个机会,与张震将军主政军委期间的工作分不开。
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刘华清、张震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十四大前夕,邓小平找到他们二人交代说:“这几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选拔接班人,要在全军范围内选拔一批40岁到50岁的人,放到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培养。选拔人不能完全是一步一步的,一般的照惯例使用,个别的要破格,不然上不来了。对特别突出的,要有勇气提拔,在提拔过程中培养。”
在张震的直接指导下,总政迅速拿出了《加强军以上领导班子建设三年规划》,其中要义就是从1993年起,加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实现军以上领导班子年轻化。
不过,推动这一工作并非易事,一方面要努力说服在职的老将军们退下来,另一方面要防止因破格提拔年轻干部而引起干部队伍动荡。当时,就有一些部队领导同志从自己的进退去留出发,发表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张震在回忆录中如是写道,有些熟悉的同志半开玩笑地劝我“不要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我听了,一笑置之,做工作哪有一点都不得罪人的呢?
随着规划的逐渐落实,1995年底,各总部和大军区班子充实了一批50岁出头的干部,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年龄结构梯次。上一届中央军委委员多来自于这批干部,其中许其亮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也成为了本届中央军委的副主席。
部队的许多老人,均把张震在这次军队干部年轻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视作巨大贡献。正是因为张震在当时部队指挥员年龄老化的大环境下,有魄力、有决心、有能力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才有效保证了我国军队事业的后继有人。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翻看张震回忆录时,对这样一段话深有感触:配备各级领导班子,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不搞“火箭式”、不搞“一刀切”,对个别年龄虽稍大一些,但德才优秀的干部,同样也提升使用。
这一用人思路,与当前新的干部选任条例精神有诸多吻合之处。可见我党我军历史上的好传统好作风,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知多一点——
说到张震将军一生的经历,有两件事不得不说。一件事广为人知:他的四个儿子、一个女婿均为将军,可谓将门虎子。另一件事鲜为人知,他曾两次被授军衔,一次中将,一次上将。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不久的24军代军长张震被授予中将军衔。1965年,军衔制一度被取消,直至1988年恢复,时任国防大学校长的张震再度被授衔,此次他荣膺上将。
与张震一样被两度授衔的双料将军还有洪学智、秦基伟、李德生、刘华清、王诚汉、向守志、李耀文、郭林祥、尤太忠等几位。由于中央军委当时已经取消了元帅和大将的设置,上将就成为了新时期军队的最高军衔。洪学智是二度被授上将军衔的人,成为了共和国历史上首位“六星上将”。
为什么这些将领能被二度授衔?一方面,他们出生于1910年后,开国授衔时他们年龄较小,当时洪学智42岁,张震41岁、秦基伟41岁,刘华清只有39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他们继续留在部队工作,并担任了重要职务。比如授衔时,洪学智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秦基伟是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刘华清也是军委副秘书长。而开国时还有一些年轻将领,后来病逝或离开部队,也就没有赶上这次授衔。比如出生于1916年的肖华上将,曾任总政治部主任,1985年就病逝了。出生于1914年的杨成武上将和叶飞上将改革开放后分别出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没有被二次授衔。
不过,在1988年,除了授衔之外,中央军委还向健在的开国将领们授予了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以表彰他们为革命胜利所作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