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12日电(记者 姚小康 见习记者 曹梦琳)不久前,山东省圆满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各项改革任务,全省818503名中小学教师实现了职称的平稳过渡。其中146人首次获得正高级教师职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青年网了解到,首获正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老师均为一线教学能手。
济南中学的李晓云就是山东首批正高级教师中的一位。她同时还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获得者。中国青年网获悉,山东省中小学职称改革自2012年12月全面部署,比全国提前3年。职称评审过程中,淡化论文、荣誉等内容,突出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和教学课时量的评价。李晓云的父母都是教师,受家庭影响,她也励志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至今,李晓云已执教25年。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 摄
李晓云教的是地理课。她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自创了“参与式”课堂,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李老师的课很灵活,她会让我们自己在课下备课,然后上课的时候自己上去讲。她也会把我们带到校园里上课,去认识分辨校园里的岩石。”学生们说。图为学生上台讲课,李晓云在旁指导。中国青年网记者姚小康 摄
闲暇的时候,李晓云经常会和地理小组的老师一起研究教学。他们通过观课、析课、以及不断改进来研究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并在课堂中通过老师的精讲、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指导式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的角度上,李晓云着重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用提问来把握课堂节奏和序列,把课堂提问变成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图为李晓云和学生之间互动提问。 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 摄
“这道题做错的同学有愿意起来分享一下,是什么因素致使你当初选择那个错误的选项呢?”李晓云在授课时循循善诱。她善于引导同学将一些易错题中容易犯错的地方找出来,避免学生们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图为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易错点。 中国青年网记者姚小康 摄
每位老师都会有一个“特技”,譬如数学老师可以徒手画圆,英语老师可以写出洋洋洒洒的英文,对于李晓云来说,中国地图、等压线、等高线等地理图像都手到擒来。“李老师画的解析图总是有一种神奇的能力,看着她画的图,听她一讲,我们就能很好的印在脑海里。”学生们介绍。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姚小康 摄
李晓云还是一名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她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几年前,有一个班长“爱”上了一个女生,但对方无意与他,这名男生郁郁寡欢,成绩也由刚入学的第一名下滑到了二十多名。在了解情况后,李晓云对症下药,及时和这位班长谈心,并进行积极引导。采访时,记者恰逢这位已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的“老班长”回来看望李晓云。图为李晓云和他亲切交流。 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 摄
没课的时候,李晓云会藏在学校图书馆独享一个人的时光。在李晓云看来,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促进她专业发展的必需。因此,她会在空暇之余阅读大量书籍,有地理方面的、有教学杂志、有教育理论、也有名家故事。每当在书里看到一些新的思想或者启发,李晓云都会及时做笔记。“我会在班会或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名家的故事,以激励学生胸怀大志,发奋学习。”李晓云说。图为李晓云在图书馆读书。 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 摄
李晓云带领的地理组还组建了答疑解惑QQ群,同学们可以加群在群里进行提问,由老师或者知道答案的同学进行解答,比较内向的同学还可以通过QQ向老师咨询一些其他问题。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李晓云或者其他老师会选择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解决。图为李晓云和学生QQ交流互动。 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 摄
夜幕降临,校园里依然能看到李晓云的身影,她大都离校很晚。李晓云说,她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在有学生的地方她才能找到归属感。图为李晓云照看学生上晚自习。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 摄
李晓云一有空闲就习惯性地去教室里转一圈,询问学生是否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及时给他们答疑解惑。“每次回家太晚,儿子都会抱怨,‘要是可以选择,我想做你的学生,而不是你的孩子,因为你的眼里只有你的学生。’”说起儿子李晓云,有些谦疚。而她和学生在一起,总是快乐的。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