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自信”这个命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充满敬意。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为悠久和灿烂、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态之一,为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弘扬与创新,中华文化已经成为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牢牢印刻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共同信念和核心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所说的,“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无论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无论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还是“人心向善”的道德观,也无论是“民为邦本”的治理观,还是“孝悌忠信”的伦理观,中华文化中的这些核心价值追求,不仅可以为个人的修身、家庭的和睦相处提供精神滋养,也可以为社会的治理、国家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还可以为如何处理国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中国式智慧。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治理体系,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演进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华民族未来的创新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也必将继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正是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敬意,对其核心价值、创造能力和未来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念。
文化自信是对不同文化交融充满自觉。在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中华文化所固有的不足,从而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事实上,在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不仅面临着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也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可割裂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文明越向前发展,就越是需要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以中国历史为例,无论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魏晋以降儒道释的此消彼长,无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还是鸦片战争以后对西学与中学的“体用之争”,也无论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还是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尊崇,乃至1980年以来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性吸收,说到底都是中华文化在不同学派、不同思想乃至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碰撞中实现对自身文化糟粕的扬弃和对外来文化优秀部分的吸纳,从而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展开自我批判和价值重构,使得中华文化能够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获得新的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正是源自对中华文化勇于自我批判与价值重构这一优良传统的高度认可和充满自觉。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未来前景充满信心。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中华民族重新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既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更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坚韧不拔而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提升的历史性成果。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已经成为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
面向未来,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特别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对中华文化的未来与前景充满信心,坚信中华文化将同其他各民族文化一起为人类对更美好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中国智慧,坚信中华文化能为人类社会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