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朗读:
本期朗读者:阅秀朗诵社社员 王素珍
朗读文本赏析:《四十年来的写作》
四十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地没有放下笔,一来是由于写作是份旨趣,放弃了会感到空虚。二来则是希望写作鞭策自己日新又新,至少使心灵与思维保持敏感清新。所以写作与读书是我的终生寄托,在这方面的锲而不舍,只是历程而不是成果。我无论怎样忙乱或心情欠佳时,一投入写作,烦忧就会丢诸九霄云外。虽然文章里有喜有悲,那是忘我的悲喜,是超越于尘缘之外的悲喜,即使流泪也是快乐的。
图/视觉中国
我的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过程是相当辛苦的。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快乐的煎熬。也许有人认为写散文不比写小说,小说要安排故事,穿插情节,描绘人物,呈现主题。散文则是直抒胸臆,正如胡适之先生说的“我手写我口”。但文章究竟不同于口语,不能不下一番修饰工夫。古语说:“言而不文,行之不远。”我们读古今名家散文,无不字字珠玑。我是念文学的,也爱诗词。在一篇稿子写完以后,总要来回读好几遍,检讨上下文语气是否贯穿,全文前后是否呼应,是否有矛盾。遇有句中声音太接近的字或重复的字,总要尽量修改,尽量做到“文从字顺”。我不喜欢玩文字游戏,或故作惊人之笔。认为“平易”并不是“平淡”、“平庸”,要写到平易,才是工夫。
写作是快乐的煎熬,也是苦乐参半。当一篇稿子写到一半,突然思路不通,卡住了,那真是懊丧万分。只好废笔而起,外出散步或做家务、手工,整个把它忘掉,回头来再提笔。如仍继续不下去,就把稿子撕去,相信人人都有此经验。我不是天才,很少能有一气呵成的文章,总是涂涂改改,抄了再抄。尽管再抄的字迹仍一样不成形不成体,而文章却渐渐成形成体了,到此时,心头的快乐无比。
图/视觉中国
童年时代虽读过古书,但都是有口无心的背诵。直到高中大学以后,经几位恩师指点,才真正体会其中奥妙。尤其是《左传》《史记》中的许多篇章,读一遍有一遍的领悟,觉得现代学者的许多文学理论,种种的主义等等,都包含在我国古典巨著之中了。此二书对散文小说之创作,可取法之处不胜枚举。至于历代大家诗词,选若干篇自己所喜爱的,时时默念背诵,则有陶冶性灵,拓展胸襟之功。于哀伤忧患中使我振奋,引导我走上人生正路。默诵诗词真有如信徒们的祈祷一般。
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一系列三本小说,我一直爱不释手。这是我中学英文课本,老师讲解时对于我们的为文为人,启发至多,至理名言,念念在心。三书的英文平易而美妙,写平凡的家庭亲子之情,安贫乐道的高洁情操,一片厚道朴质的气氛,洋溢全书。故事的穿插,人物的描绘,亦极为自然生动。作者于无技巧中见技巧,功力实不逊于其他许多名著。《小男儿》则是极好的儿童文学,老少咸宜。我喜爱这三部书远胜于《咆哮山庄》与《傲慢与偏见》。我是不研究西洋文学理论的人,读小说只凭一己的爱好与直觉而欣赏,《约翰·克利斯朵夫》写主人翁在“善与恶”,“成功与失败”,“享乐与苦难”之间的颠簸挣扎,深刻万分。细读一部好的名著小说,获益岂止在写作技巧上的领悟而已。
我在司法界工作达廿六年之久,有一度曾任刑庭记录书记官之职。面对社会的丑恶面,对人情世事与人性也更多一层认识。幸运的是获得一二位仁慈老法官的指点诲谕,又忆起先父母与恩师慈悲为怀的教诲,愈加希望能以文学的力量,转社会的戾气为祥和,转人世的烦恼为菩提。所以廿六年的漫长岁月,不但没有消磨我的志气,反给我更多的历练。我访问了监狱里的受刑人,有许多受刑人还和我通信倾谈悔过自新的心情,使我编写教化教材,更具信心。我深感监狱受刑人教化教育工作,比正常的学校教育,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我也曾以法官与受刑人的题材,写过几篇短篇小说,也是一份“哀衿勿喜”的深刻体验。
“我读温州”
欣赏完本期的节目音频,品读完文学作品后,您是否也蠢蠢欲动,想要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发声”呢?
“我读温州”版块是《朗读温州》栏目下的一个面向全社会朗读爱好者们的开放平台,如果你也热爱朗读,也希望为温州或自己“发声”,欢迎各位向《朗读温州》栏目踊跃投稿!
【投稿要求】内容体现“温州”元素,音频节目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投稿方式】以音频结合文稿(姓名、职业、照片、原文)的形式,发送至邮箱zbwzfs@126.com!同时不要忘了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哦!方便小编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