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塔,是我国古建中一朵晚开的奇葩。
在我国早期古建中,有亭台轩榭,有楼阁廊庑,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塔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建筑,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传入我国。
在燕赵大地上,矗立着不同时期的古塔230余座。河北古塔数量多、品质高、类型丰富。
如今,它们孤高耸立的身姿,正渐渐淹没在现代城市的林立建筑之中,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反而使其更显厚重,更具魅力。它们的矗立本身,有时就是对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最好的讲述。
我们寻找河北的古塔,倾听属于它们的故事,从多个视角欣赏古塔的建筑与设计之美、之奇,在木瓦砖石之间,重读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数量多品质高
且不乏存世孤品
正定天宁寺凌霄塔富有曲线美的仿木结构斗拱。
访塔,不能错过正定,它是我省唯一保留四座千年以上古塔的历史名城。
4月10日,古城正定。
登上正定新近修复的南城门楼,古城风华尽收眼底,正定四塔须弥塔、凌霄塔、澄灵塔、华塔傲然耸立。
一座古城拥有古塔并不稀奇,但这四座始建于唐宋时期的古塔历经千余年世事沧桑,始终屹立不倒,实为难得。
正定古塔的密集是我省古塔整体规模的一个缩影。
过去,我省是古塔相当密集的地区,即便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种种破坏,从数量上讲,依然超过很多省份。
省文物局总工程师刘智敏在2013年做过一次统计,根据当时的数据,全省约有各类古塔230余座,石家庄、保定、邯郸、张家口、承德等地均在30座以上。就总体数量而言,在全国可以排进前十,规模十分可观。
而且,我省古塔品质较高,其中不乏首屈一指的珍品和存世孤品。
修复前后正定广慧寺华塔对比图。
今年60岁的刘清波熟悉正定,也熟悉塔,古城中包括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广惠寺华塔在内的多处全国重点文保的修复都经他手。
刘清波参与修复的第一座古塔,就是正定天宁寺凌霄塔。那是1983年,他还是省古建队的一名绘图员。时隔35年,2018年春天,他又一次回到天宁寺。这一次,他是作为省古建研究所的副高级工程师,主持凌霄塔新一轮修缮方案设计工作。
刘清波两次参与修缮的凌霄塔,就是我省古塔中一件建筑结构独特的珍品。
塔始建于唐,上下共九层,下三层塔身为砖砌,四至九层为木构。塔的砖砌部分在宋代重修,其上木构各层为金代重建。
凌霄塔的独特之处不光是砖木混搭的建筑风格,其最具价值的部分人们反而从外观上看不到,是木塔内部“塔心柱”的结构设计。
塔心柱,是塔中心部位竖立的一根上下贯通的木柱,是塔的重要构件。大凡木塔,几乎都有一根塔心柱。
凌霄塔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就竖立着一根直达塔顶的塔心柱。柱子在每层通过水平方向放射而出的八根扒梁与塔身相连,使塔上下构成一个稳固整体,同时承托塔刹的负荷。
“相比砖塔、石塔,木塔更易朽毁,现存的古代木塔屈指可数。凌霄塔的木构部分虽是金代重修,至今也已经八九百年,保存相对完好,很是不易;而塔心柱的结构更是国内仅存的一例,弥足珍贵。”刘清波解释。
在明嘉靖《重修天宁寺木塔记》中这样描述道,在真定(今正定)这样“世系累朝之巨镇”,凌霄塔可谓“形势巍巍,上凌霄汉”。
至今,凌霄塔仍是正定最高的古建,现通高41米,相当于10多层现代高楼。
“凌霄”的叫法,对见多了高楼大厦的现代人,可能显得有些夸张。但在少有高层建筑的古代,人们对“高”的理解与今人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几十米高的古塔,往往已堪称“摩天大楼”,也是一座城镇孤高耸立的标志性建筑。
全国最高的砖塔定州开元寺塔,通高83.7米。
放眼全省,最高的古塔在定州。定州开元寺塔,是国内现存最高的砖塔,塔建于北宋时期,高83.7米,是世界上同时期同结构建筑物中最高的一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赞誉它为“中华第一塔”。
罗哲文对开元寺塔感情深厚。他是1989年定州开元寺塔维修工程专家小组的牵头人,从1989年塔维修初期阶段到2003年塔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他到施工现场考察指导近20次。
在刘智敏的电脑中,一直珍藏着一张罗哲文重访开元寺塔的留影。
照片拍摄于2005年夏,已届八旬的罗哲文精神矍铄,高举双手做欢呼状,健朗的身姿丝毫没有耄耋老人的疲态。“再次来到开元寺塔,罗工非常兴奋,执意攀登到了塔顶。”
开元寺塔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贾敏峰在回忆罗哲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定州塔(开元寺塔)就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哪怕是几个月不曾相见,也是非常想念,不亲自去看看它,不去和它说说话,心里终究是放不下的。”
开元寺塔的高度相当于今天20多层楼高。在建筑技术和材料工艺尚不发达的北宋,能建造出如此高的塔,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砖塔见证了古塔
建筑水平的高峰
承德避暑山庄永佑寺舍利塔。
塔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集大成者。若要寻觅中国古建的辉煌,最佳的目标可能就是塔。
对高度的推崇和竞争千百年来一直是建筑的一大主题。我省不乏在高度上全国名列前茅的古塔。除了83.7米的定州开元寺塔,承德避暑山庄永佑寺舍利塔,通高66米,景县景州塔,通高63米。
古塔建筑材料和设计技术的发展,促使河北高大古塔不断涌现,并历经时间和历史的双重考验而屹立不倒。
目前在河北存世的古塔中,从用材上看以砖塔为最多,木塔最少,仅有天宁寺凌霄塔那“半座”,此外还有少量石塔和金属塔。
在古塔建筑材料上,砖石对木材的普遍替代是逐步实现的。
我国最早的塔始于木塔,砖塔在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但到了唐代,砖的烧制技术就已经相对成熟,砖石塔增多,元代之后,几乎不再修建木塔,绝大多数都是砖石塔。
“这一方面是因为烧砖技术越来越高,不但能烧制规则砖,还能烧出不规则、仿木构件的砖。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在隋唐之后大木资源逐渐稀缺,伐木成为比烧砖成本更高的经济行为。”刘清波说。
此外,很多高塔能保存至今,与砌砖用浆的改良分不开。
“唐代塔用浆为黄土泥浆,粘性较差,到了宋代在泥浆中加少量石灰,以增加粘性,到了明清两代建塔,完全改用粘性更大的白灰浆,砌成的砖塔十分牢固。”刘清波说。
古塔建筑设计技术的改进,也增加了塔的寿命。高层砖石塔的建筑水平在宋辽时期达到了高峰。
当时,塔的设计有一处重大改进,就是塔的平面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宋代普遍的六角、八角形。“多面形塔不仅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抗震性能。在同样条件下,多角形建筑抗震强度远高于方形。”刘清波说。
而且,宋代建造的塔,在内部结构上进行了重大改革。今天的景州塔就是改革的受益者。
近日,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景县景州塔历经一年塔体维修施工,重新与世人见面。
塔始建于北魏年间,八角十三层,历代曾数次重修,其中宋代的一次大修奠定了现有的基础。当时,塔的内部就运用了宋代稳固塔体的新型结构设计——壁内折上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做法是,在塔身外壁内侧砌出登道,登道再与楼层相连,这样塔身、登道、楼层三部分结为一体,螺形登道盘旋而上直至顶层。这与唐代盛行的空筒式结构相比,横向拉力增加,塔更为稳固。”刘清波说。
在古代,建塔是一项巨大工程。如此高大的单体建筑,古人是如何建造施工的?人们在修缮古塔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
其实,自古至今修建高层建筑都要用到脚手架。
刘清波告诉记者,省古建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在去年对景县景州塔的修缮中,就发现古塔上有许多堵死的、规则排列的洞眼。这就是当年古人建塔时使用脚手架的痕迹,类似的痕迹在我省很多砖塔上都有见到。
遗憾的是,脚手架在古代叫什么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现在仅仅知道在宋代称为“鹰架”,明清时期叫做“搭材作”。
古塔是矗立在
燕赵大地的艺术品
2005年夏,我国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在定州开元寺塔前广场留影。
不了解古塔的人,也许会觉得它们造型老旧呆板、没有生气,但走近我们身边的古塔,你会发现,它们是燕赵大地上最有灵性、最有故事的古建筑形式之一,是真正的艺术品。
古塔上多少都有雕刻,一座塔首先是一件雕刻品。
欣赏塔,最直观的是看塔的雕刻,它是古塔在艺术上的重要表现手法。特别是北方居多的密檐式塔,因为没有塔室、不能登临,往往在塔身、塔刹的装饰上下大功夫。
矗立在昌黎碣石山南麓的源影寺塔,是我省密檐式塔的代表。
源影寺塔八角十三层,高约40米,是金代密檐实心砖塔。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
昌黎源影寺塔最大的特色,就是塔第一层塔身上八门楼、八角楼的砖雕“天宫楼阁”。如果观察得细致,可以发现八座门楼中的门板样式都不一样,不愧称作天宫楼阁,在这样的细节上都一丝不苟。
在刘智敏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友人相赠的治平寺塔素描画作。
治平寺塔是我省石塔中的精品之作,其精彩之处也在雕刻。
治平寺塔塔身、塔刹上雕刻精美、繁多,佛造像体态丰腴、面相圆润、形象生动。这是唐代造像的典型风格,对研究唐代石刻造像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而且,治平寺塔本身的雕砌也令人称奇。每层塔身及塔檐都是用整块的大青石雕琢,各石构件之间是干摆而成,整座塔就靠自身重力压实构件保持稳固。
在建筑力学不甚发达的唐代,这样的石塔是难得的艺术珍品,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
一座塔上还往往有许多曲线。
塔的曲线源于中国古建,塔上应用曲线,上至魏唐、下至明清,未曾间断。
“曲线美是中国古建的一大特点,一座建筑,有没有曲线是大不相同的。有曲线,造型显得柔和、圆润、优美、和谐,具有一种灵动、轻逸之感,没有曲线,则显得呆板、生硬,了无趣味。”刘清波解释。
塔的腰檐、翼角、外部轮廓、塔身的“弧身”样式、券门、塔刹等等,都是曲线。
河北的塔以不做大挑檐的为多,在多雨的南方,楼阁式塔通常伸出很大的檐子,方便排水。南北方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产生了塔造型上的差异。
素描中的治平寺塔就生动地展现出古塔的曲线美。
塔八角四层,每层门窗、柱枋、斗拱、塔檐等都是严谨的木结构样式,塔的翼角微微翘起,造型轻盈却不失庄重。
“如果不了解治平寺塔,仅从这幅素描看,很可能误以为是一座木塔。曲线的设计,让塔隐去了石的笨重,多了木质感的轻盈。”刘智敏说。
鲜为人知的是,古塔本来还是有色彩的建筑。
老照片中的景县景州塔。
在人们的印象中,北方的塔多为青灰色或土黄色、白色、木纹色。其实在古时,建造一座崭新的塔,要檐牙雕琢,涂饰彩画。今天古塔色彩的单调是因为时间涤荡了它初建时粉饰的色彩。
正定广惠寺华塔在初建时,并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朴素样子。
历史上的华塔应该是“上下高低、四维四旁施五彩以妆成其间;八菩萨用金箔以贴就……致使天花缤纷,琼香萦绕”,现存的主塔塔体和壁塑尚可看出彩画的痕迹。
“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塔身上半部装饰各种繁复的花式,这些花式其实都涂有色彩,富丽堂皇。华塔也叫花塔,因为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花束。现在,我们只能靠想象力去复原那些色彩了。”刘清波感慨。
每座古塔通常角梁上都挂有风铎,翼角飞椽上挂有风铃,这让古塔还有了动感和音韵之美。
天宁寺凌霄塔在1983年维修前,风铃、风铎全部遗失。今天凌霄塔上摇曳的风铃、风铎,其实源于一次意外的发现。
“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清理第四层墙体时发现了一个扁六边形的铸铁风铃,当时主持维修的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杨烈先生推测,这个风铃应该就是凌霄塔的,很可能是之前建塔或修塔时用剩下的,于是就按照这个风铃的形制配制了全塔的风铎和风铃。”
刘清波站在凌霄塔下,抬头望着风铃。风吹铃响,庄严、宁静的凌霄塔多了一分生机与活力。(记者 李冬云)
(图片由刘智敏、刘清波提供)
■相关
古塔修复中
的现代科技
我省现存的古塔,列入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0余座,绝大多数古塔建于露天,年复一年,长期经受着自然与历史的双重考验,急需加固和修缮。
省古建研究所副高级工程师刘清波工作40余年里参与修复了多座古塔,也见证了古塔维修技术的发展和进步。1983年参与修复正定天宁寺凌霄塔时,他手工绘制了百余张图纸,装订成数本图册,每本都比砖头还沉。
而主持今年新一轮凌霄塔修缮方案设计时,在前期勘察测绘工作阶段,他只带了一台电脑。所有的图纸都装在电脑里,绘图工作也用专门的建筑工程制图软件完成。
除此之外,他还租了一架航拍机,过去需要搭上一层层脚手架徒手测量的古塔数据,现在用一架航拍机就能完成,任何角度、任何距离。
这只是古塔测量测绘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古塔测量测绘已经实现了传统平面、高程控制测量与现代GPS定位测量的结合,测绘仪器也由传统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向现代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发展。
饱经风霜的砖塔大多都有一个通病——砖块的酥碱。
过去判断一块酥碱的塔砖是应该替换还是修补,完全靠工程师的经验,现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每一块砖的酥碱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对病变程度不高的砖体,还可以进行脱盐析出,能不换就不换,保证古塔更高的历史真实度。
近些年,包括古塔在内的古建外观色调的修复处理理念,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的传统观点认为,古建缺失部分补配或修复应“做旧”处理,外观色调应和原有部分浑然一体,看不出差别。刘清波刚参加工作时,老师就是这样教授的。
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主张,古建修复部分和原有部分的外观处理应做到有区别、反差大、可辨认,这种方式在国际上运用较为广泛。后一种方式近些年国内多有尝试,但许多人从审美角度出发,并不认可和接受。
“近些年,我们将两种观念结合,提出修缮的本质是要保留古塔身上历史的可读性。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上,既做到可辨别,又保持古塔外观上的色彩和谐。”省文物局总工程师刘智敏说。
在刘智敏主持的广惠寺华塔修缮中,就实践了这一理念。华塔在修复前仅存一座受损严重的主塔和四座小塔的基址,在修复后,游客依然能辨认出修复痕迹,但并未影响整座华塔的美观与完整。
文/记者 李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