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李逸

传媒内参导读:今年4月,SMG纪录片中心成立,上海纪实频道形成了“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经营管理方式,具体的运行机制和业务发展动态到底如何?传媒内参专访了SMG纪录片中心主任、上海纪实频道总监、真实传媒总经理李逸。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文/张颖

上海纪实频道是全国最早的纪录片专业频道,2002年成立,五年前正式上星。最近几年,上海纪实频道一直在谋求市场化改革,先后成立了真实传媒有限公司和下属的云集将来公司。目前,真实传媒仍然是纪实频道公司化运营的载体。

今年4月,SMG纪录片中心成立,上海纪实频道形成了“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经营管理方式。对于具体的运营细节,传媒内参专访了SMG纪录片中心主任、上海纪实频道总监、真实传媒总经理李逸。

SMG纪录片中心主任、上海纪实频道总监

真实传媒总经理李逸

挂牌成立纪录片中心

今年,上海纪实频道展开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李逸评估了纪录片这一内容的发展环境和空间,他告诉记者:

“目前整个市场,内容把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电视剧和综艺之外,纪录片是一个受到关注的市场方向。从受众方面来说,大众口味也在发生变化,大家很愿意观看真实非虚构的内容。第二从客户角度来说,广告投放逐渐变为内容投资,电视剧、综艺投资额度较大,投纪录片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机构愿意参与纪录片合作,其中有一些来自政府。”

上海纪实频道具备纪录片的生产实力,但是一直以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内部,它只是一个主力队员。

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专业人员和团队是分散在各个频道中的,很多频道都可以承制外部的合作项目,存在互相压价的情况,这其实对集团整体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从人员到生产上进行一次整合十分必要。4月挂牌成立的纪录片中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路径。

“我们对集团内部的纪录片专业人员进行了整合,同时在集团整体的战略布局下,我们将统筹规划全集团三至五年纪录片项目选题,面向外部市场统一出口,避免频道与频道之间的不良竞争,提高生产效率和对外的竞争力。面向集团内部,纪录片中心的内容生产不只针对纪实频道,还面向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第一财经等多平台输出。所以我们除了运营自己的频道,还要成为集团内部的纪录片供应商,以及面向市场的纪录片供应商。”

李逸认为,这样思路打开了、理顺了,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市场运营空间都会越来越大。

搞活生产与运行机制

在生产机制上,纪录片中心统一管理,将成立很多个工作室。对于这些工作室的发展引导,李逸表示,“纪录片需要花时间钻研,在某一个领域要进行深挖,我们鼓励团队做深做透。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电视对内容的深入挖掘,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同时,我们也赋予工作室半市场化的灵活机制,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了解怎么获得预算,怎样进行面向市场的选题策划,让他们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生产出更多更优的纪录片。”

“三块牌子”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角色切换,李逸解释了在具体运营中的情况,“我们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时,就称频道和中心。但是,到市场上谈合作,称呼频道、中心对方可能未必理解,以公司的名义来合作跟合适。”

可以理解为,SMG纪录片中心的播出平台之一是上海纪实频道,市场运营的主体则是真实传媒公司。公司化运作是上海纪实频道迈出的最早一步,对其走向市场至关重要,既是签合同、合约的经济主体,方便对外进行商业合作,又是新晋人员的聘用、签约的主体单位。

探索短、竖屏与院线纪录片

上海纪实频道是全国三大纪录片上星频道之一,同样面临传统电视频道的转型问题。短视频朝向的工作室也在纪录片中心规划之列,人员双向竞聘正在进行,该工作室的内容制作有剪辑类的短视频,也有原创的纪录片短视频。

李逸说,“我认为纪录片传播要关注两端,一端是小屏幕,一端是大屏幕。我们制作了大量短视频纪录片,在小屏幕移动端投放,也尝试做竖屏纪录片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投放。比如,策划投放了的“100条上海老建筑”的短视频。我们的盈利方式既有与短视频平台的分成合作、订制合作,也有一些整合营销收入。当然,也有版权售卖,比如B站就购买了我们很多纪录片内容。”

上海纪实频道的纪录片版权资源比较丰富,有不少获得过国内外大奖,利用好现有IP,做更多端的开发,具备一定的基础。除了线上多种新媒体的分发合作,从线上到线下,上海纪实频道也尝试推动了纪录片进院线,5月上映了《尺八 一声一世》,今年还要推动纪录片《人间世》进院线上映。

  • 采访实录摘选

传媒内参:马上就是建国70周年,我们策划了哪些纪录片?

李逸:我们将陆续推出《大上海》《超级机场》等纪念建国70周年的纪录片。此外,还联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卫视制作了6集的大型寻访纪实节目《长江之恋》,该节目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项目;携手青海省广电局共同打造大型纪录片《代号221—“两弹”在这里诞生》,展现核武器科研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记录中国核工业发展壮举。

今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我们利用黑白影像历史素材制作了两部彩色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另一部纪录片《彩色新中国》将从这些彩色影像出发,通过寻访的方式讲述中苏合作拍摄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传媒内参:面对人员流失,我们如何实现应对的?

李逸:人才流失是所有传统电视台都面临的问题,对于优秀人才的离开我们很遗憾。从我们这里离开的人员,有的自己创业、有的去新媒体,我觉得他们是带着纪录片的火种到到市场上去的,也是在传播纪录片的理念。现在市场对纪录片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离开的同事有的现在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

纪录片产业要兴旺,不是说一家好、两家好,是需要市场一起来重视纪录片的创作,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采购纪录片的版权,愿意去投资优质纪录片,我们的成熟人才流向市场也是在推动纪录片产业全面进步。人才流动很正常,当然我们也希望留住优秀的人才。

目前,我们仍然保有全国广电当中一支建制完整的纪录片团队,这个团队有150人的规模,这次集团内部双向竞聘,还有很多人才要求加入,未来我们的团队还会继续扩大。现在最重要的是考虑怎样给我们一线的创作人才提供更好的机制、更宽松的创作环境。我们原来内部存在的一些弊端要切实改变。

传媒内参:目前,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李逸:我们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机遇。第二,现在市场呼唤优质内容,年轻受众观看纪录片的人也越来越多。挑战仍然是广告大环境,整体的经营压力较大。这也倒逼着我们要改变、改革。比如,线上线下打通、纪录片进院线。我们也在考虑跟其他的几家大的主流纪录片平台合作,争取联合做一个新媒体产品等等。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李逸,李逸男,李逸夫,李逸飞”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