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视频里这种陶器被称为紧烧(焼き締め),像日本有名的备前烧、伊贺烧、信乐烧、丹波烧、常滑烧等都属于这类陶器。紧烧多以薪柴或稻草为燃料,其中以薪柴为燃料的陶瓷器又叫柴烧。柴烧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
柴窑会让木材燃烧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使烧制的器皿产生独特的效果。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着热气流飘散,木灰落到器物的某一部分之上,当温度达到1200度以后,木灰熔融在器皿表面,变成玻璃质,就产生了釉料的效果。这种自然釉使器皿生成的颜色难以捉摸,是柴烧的一大特征。
留有柴烧痕迹的花器
上野刚児与他痴迷的柴烧
柴烧的质感深沉而洗练,风格刚劲有力。这些柴烧作品的主人也有一个粗犷刚毅的名字,上野刚児。上野刚児是日本南蛮烧陶器中有名的陶艺家。1997年,上野刚児开始学习做陶,98年师从陶艺家森冈成好。05年在日本香川县筑窑,取名为“火之谷”窑。
南蛮陶
上野刚児的作品风格鲜明,除了具备一般柴烧作品质朴、浑厚的特点以外,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他曾经说,“像这样风化、干枯的状态是我所憧憬的陶器。最希望做出的器皿就是不加装饰的、每天都能被人触摸、使用的器皿。希望自己的器皿能在平凡的生活里被人们所喜爱和珍视。”他不仅是这样期待的,也是这样在日常生活里对待自己的器皿的。他会用自己的作品吃饭、喝咖啡、插花,装点自己的生活。为每种器皿选择合适的料理,也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器皿。
偶然的色泽,上野感慨说这是一个适合盛放红豆汤的陶碗
柴烧陶钵&蔬菜牛肉浓汤
喜欢喝咖啡的上野创作的咖啡器具
古朴的花器与色彩强烈的红梅
柴烧的作品独具特色,但制作过程却十分辛苦。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灰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左右着最后作品的效果。在真正拉坯制作陶器以前,准备工作的过程十分漫长。
【土】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调配粘土的方法。上野使用的粘土主要是从田地下面的粘土层中采掘出来的。首先要把拖拉机开到采土场,然后把土运回工房,用蓝色的袋子包裹粘土,洒水、静置一段时间。如此一来,粘土就会产生粘性,容易成形。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取出粘土放到炼土机里锤炼。在炼土机被导入以前,一般都是用手捶打粘土或者用脚用力踩踏。捶打得好,粘土就会更有粘性。
采掘黏土
炼土机
【柴】
在土、火、柴、窑、灰几个环节之中,最辛苦的一个环节就是柴。整个准备薪柴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重体力。一般烧一个窑炉大概需要2吨、4卡车的薪柴。虽然有时会有人到工房运送薪柴,但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上野自己去山上砍树。每次去山上,上野都会带上两台链锯。一台踞树干,一台锯树枝。童年时期的上野就十分憧憬链锯的强有力感。“引擎一启动,激烈的振动就会传到双臂,好像自己变成强大的男子汉一样,十分感动。”重体力劳动同时也是十分危险的工作。在一次搬动圆木的过程中,上野不小心脱手,圆木砸到脚趾骨折。从那以后,上野在工作时都会穿上安了铁片的安全靴,用鹰嘴钩一个个转动圆木,运回工房。
链锯
鹰嘴钩与安全靴
劈柴前
巨大的圆木运送回工房以后需要逐一劈开,才能作为薪柴使用。在机器被引入以前,上野都是用双手劈柴。由于柴烧所需薪柴量巨大,劈柴几乎是每日必做的功课。一天下来往往腰痛难忍。后来上野引进了劈柴机,大大减少了工作的负担。但有些木头过于巨大,无法放到砍柴机上,这时就需要用打桩锤把铁楔子敲进木头里,劈开巨木。照片里左侧的打桩锤是附近的山人送给上野的礼物,右侧是上野自己仿制的。一个好的柴烧陶艺家堪称是工具的全能专家。但对上野来说,也有自己不擅长使用的工具,就是铁锤。很多陶艺家都有这个工具,是专门用来砸碎失败作品的。虽然不愿意使用,但上野说,为了不断做出更好的作品,这个工具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图中左一为砸碎失败作品的铁锤
劈柴机
铁楔子与打桩锤
劈好的柴放到独轮车里,就可以运送到薪柴场了。储备中的薪柴要保证不被淋湿,保持干燥状态直到烧窑的时候。一次烧窑需要的薪柴往往会堆到房子那么高,达6吨左右,所产生的木灰达40公斤。木灰同时也是釉料的原料,但因为上野做的几乎都是不上釉的紧烧,所以这些木灰一般都会卖给蓝染店的店主。上野自嘲说,“自己做的陶器不能保证全部卖掉,这些木灰却都能卖光。”
踩梯凳搬运薪柴
木灰
【拉坯、组装】
前期准备过程结束以后就可以正式拉坯做陶了。比起电动的辘轳,上野更喜欢古老的脚踏式辘轳。趁着成形的茶壶半干的时候就要快速组装好各个部件,然后放到泡沫箱里,盖上盖子。做茶壶比做一般的陶器要困难得多,形状的平衡、把手的位置、茶的出水情况、茶壶的种类等问题都要考虑其中。虽然不同的茶壶制作情况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在他所知道的名人中,从辘轳的工作到削形、组装,全部完成的情况下,最厉害的陶艺家一天能做到10个壶。上野说自己的最佳状态是一天8个壶,虽然只有2个的差距,但还需要磨炼很久的技艺才能达到。
组装中的茶壶
成型后等待入窑烧制的陶器
烧窑中
世外“陶”源里的生活很辛苦,却很快乐
世外“陶”源里的生活很辛苦,除了烧窑需要的繁重体力劳动以外,乡下的生活还有诸多困扰。上野形容说,乡下的生活就是和野草的战斗,和虫子的战斗。但是这样的乡下生活却是他的最爱。
最初建房筑窑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排水的问题,每当大雨或台风来临,从后山流到宅院的水就会浸满工房。因此,一闲下来上野就会一点点进行排水工事。他的小儿子总喜欢跟在上野身边,和他一起比赛。为了不输给上野,小儿子卖力地抡起铲子,没想到在挖土的时候挖出了一只还在冬眠中的青蛙。
乡间的生活总是伴着这样的意外之喜。上野说这是因为人类一直在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但人们在城市里逐渐忘记了这一点。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他们会在田间挖出春笋,做成一顿丰盛的晚餐。
当新年来临的时候,上野会用竹子做成花器,作为迎接新年的门松。
竹子花插做成的日式门松
作为全能工匠的上野,有时还会用竹材给儿子做成弓箭和各种玩具。在山樱盛开的时候,他们还会一起登山赏花。
凭借出色的生存技能,他与家人就这样享受在乡间的世外“陶”源里。或许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世外“陶”源之乐的不是他们在自然中的生存技能,而是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素朴的热爱。上野说,如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变得那么轻松便利。凭借各种电子设备,轻点指尖便能实现一切。但随着电源的切断,很多东西也随之切断,这其中就包括人与人的联系。或许那些真挚的、热爱过的东西是不会被轻易切断的。这份感情也是自己对柴烧和乡间生活的感情。
撰稿:冯梦楠
图片:上野刚児ins()
五十樣本期新品预览
10月份,上野刚児的柴烧作品将漂洋过海来到五十樣,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购买页面进行预订,数量有限,欲购从速哦。
以上产品已在【五十樣】微店、
【刻画馆】淘宝店铺上架,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直达【五十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