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定义
快门是控制光线通过光圈进入相机感光元器件的时间的一个装置。
快门的使用方法
快门对照片的影响
1.清晰度:快门速度为1/30s的喷泉和快门速度为1/2000s的对比,前者表现的照片平顺连绵,后者则非常清晰的表现喷泉的瞬间画面,两张照片当然各有各的喜好,但是从本质上讲,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样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越快,所拍出来的照片越清晰。
2.亮度:同样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快,进光时间越短,进光量越少,从而照片亮度越低,如下图所示。
AV模式光圈优先,自动计算快门
相机拍摄方式上有一个光圈优先模式,将拍摄模式转盘转到AV档,就是光圈优先模式,这种模式下,自己可以调节光圈大小,相机会自动计算并调节快门速度,这种模式下,拍摄者无需自己去把握快门速度,相机自己调节的快门速度足够保证曝光准确。这种模式下,最方便确定快门速度。
小技巧:在M挡拍摄模式下,需要拍摄者手动配置光圈和快门速度,这需要一定的技巧。相机内有测光系统,可以回到AV挡拍摄模式,对准拍摄对象,半按快门,这时候内置测光系统会给出快门速度,记住这个数值,再返回M挡拍摄模式,将快门调整到刚才记住的快门数值进行试拍,拍完回放看效果,看曝光是否正确,如果拍出来不满意,再减慢或者增加快门速度,一直到拍摄满意为止。
快门的运用手法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要拍出某些特定的特效,也需要去把握快门速度。比如说拍流水或者瀑布,需要拍出瀑布那种绸缎般的质感来,这时候就得尽量放慢快门速度。
在晚上拍摄烟花的时候,也是如此,为拍出烟花飞溅的路线,也得放慢快门速度。至于放多慢,也要靠你一边拍摄,一边回放,一边调整。
再有拍摄移动速度非常快的物体,那就需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才能拍的更清晰。譬如飞鸟,如下图所示飞鸟扑扇翅膀频率很高速度是很快的,但是在使用高速快门拍摄时就能获得很清晰的照片,鸟儿就像静止的一样,这是抓拍的一瞬间:
有时候为追求动感还故意放慢快门速度。
怎么拍?
第一种方法:需要两辆汽车,摄影师坐在前车上,模特车跟在后面。如果两车速度完全相同,则摄影师看模特车也是完全静止的,所以可以用比较慢的快门。看周围景物拉线,大约有一米长。
第二种方法:所谓“摇拍”即:把镜头跟着目标走,画面合适时按下快门。
一般60迈的速度可选择1/100秒的快门。
安全快门
快门时间的设定我们要视环境光线、拍摄题材、拍摄手法而定,在没有辅助设备(三脚架、稳定器)时,我们要保证安全快门以防止照片因抖动而模糊。(防抖相机可以通过防抖来弥补快门损失)
一、安全快门
在选择快门速度之前,我们需要考虑安全快门。所谓安全快门,指的是相机拍摄过程中防止设备抖动导致照片模糊的最低快门速度。通常情况下安全快门为等效全画幅焦段的倒数。例如一个全画幅镜头焦段为50mm,那么安全快门则为1/50s。
若相机带有防抖功能,所需的快门速度则可降好几档,例如安全快门为1/50s,而五轴防抖相机则可降低到1/10s,铁手的朋友甚至可以用更慢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高速快门
1.拍摄环境限制
当环境光线非常强时,例如夏天正午,阳光高照,由于环境光线非常强烈而正好需要使用大光圈时就需要运用到高速快门,一般相机的最高电子快门能设置到1/8000s甚至1/16000s,部分原因便是满足环境限制。
又或者我们坐在高铁上拍摄窗外的风景,由于列车运动速度较快,快门太慢容易造成画面模糊,因此我们需要运用高速快门来使拍摄画面变得清晰。
慢速快门的使用
二、慢速快门的使用
说完高速快门,我们接着说慢速快门。一定程度上,这种影像是虚影,速度越慢,影像虚得越厉害,从而形成以虚衬实,实中有虚,虚实相映的效果。这种情况下需要三脚架配合避免机震。
1.条件限制
许多暗光环境下我们会通过提高感光度(iso)及增大光圈来保证快门速度,但感光度太高画面容易出现噪点,因此在有三脚架或支撑物的情况下我们会使用慢快门来提高暗光下照片的画质。
2.慢门题材拍摄
除了环境的限制,大多时候我们都是主动使用慢门进行拍摄。例如拍摄星空、车轨、光轨、湖面、江水、动态画面等等。
星空拍摄 星空拍摄时我们需要用到慢门来吸纳环境中微弱的光,一般情况下拍摄星空拍摄所需的快门速度为20-30s,超过这个范围,星空容易被拉成线条,且感光度要用到iso1600-6400。
永不放弃的心比钻石还珍贵
永久免费分享你们需要的资源 后续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