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当人工智能遇上数字化转型,上海产业集聚背后有哪些密码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技术,既是赋能数字化转型的硬科技,又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效应日益凸显。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不管是展览馆内的AI产品、技术,还是展馆之外的开放体验的无人驾驶、智慧商街,人工智能正加速应用落地,而这背后,则是产业的集聚以及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

作为国家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所在地,上海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在7月8日下午举行的2021WAIC“全体会议-产业发展”致辞中表示,上海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形成了“4+X”产业载体,如张江人工智能岛、徐汇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等,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

产业集聚

在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看来,对上海来说,人工智能(AI)既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硬核科技支撑,又是赋能城市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器”。

“人工智能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辅相成、相互融通。一方面,人工智能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引领性、赋能性驱动力量。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可以成就城市,以城市智能为超大型城市赋予更强的前行力量。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治理数字化转型,背后都离不开AI的算力、算法和大数据支撑,尤其是基于AI的智能解决方案,正在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提供强大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城市数字化转型,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最佳试验场和超级孵化器。”他说。

数据显示,上海已发布3批58个单位的场景需求,对接280余家企业、500余个解决方案。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已达18.7万人(2020年7月)。截至2020年,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49家,全年规上产业规模达到2246亿元,2018~2020年年均增速29.5%。

上海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步目标,是争取“十四五”期间规上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5%左右,2025年达到4000亿元。

在8日的“全体会议-产业发展”现场,正式了发布《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项目测评成果》、《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合作伙伴计划》两项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成果与计划。

“上海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在人工智能人才、数据、应用场景等方面优势明显,并正在朝着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目标加速迈进。”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朱秀梅在此前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她介绍,工信部高度重视并持续支持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2019年5月,工信部批复上海(浦东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先导区,推动以机制改革和创新应用为重点的先导区建设。通过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先导区建设服务于AI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先导区持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企业服务能力。同时,工信部还支持上海夯实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联合推进人工智能揭榜相关工作。

应用落地

从层次上划分,AI主要有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层。和欧美相比,中国在应用层和技术层涌现出诸多公司。产业集聚效应加速了上海应用场景的落地。

就在今年的大会举办地外场的“AI赛道”,就集中展示了自动驾驶清扫车、自动泊车,还有在开放道路上的自动驾驶应用体验,这条在城区道路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体验路线总长2.8公里,共12个路口,上下车点均在AI赛道(无人驾驶)区域。自动驾驶体验区承办方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本次活动首次实现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基于开放道路自动驾驶接驳应用,实现从“封闭场地”到“真实交通”,从“技术探索”到“实际应用”。

而在不远处的世博源内,AI智慧商街已与传统商业相融合。从无人超市购物再到机器人制作的咖啡,该区域共展示10大场景和40项应用。

就在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海发布了新一批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

吴金城表示,上海从201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依托“政府有为、专班推进+市场主导、揭榜挂帅”机制,累计开放3批58个应用场景,对接280余个企业、500余个解决方案,走出一条“以应用促产业、以产业带应用”的AI发展新路径。通过升级全市统一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累计开放5182个数据集、近10亿条数据,为算法框架提供充沛的训练数据,从而构建更精准、更敏捷、更弹性的算法模型。

在8日的全体会议-产业发展全体会议上,多位参会嘉宾以“根基之固”、“链接之途”、“趋势之论”为三大主线,探讨了AI赋能百业、城市数字化等话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芮晓武认为,创新发展人工智能要坚持安全为先,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亟需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以及加速应用场地的建设。“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就在于行业多、场景多,我们期待能够发挥自身的网络安全,与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一道构建更加开放联合的产业生态体系,共同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常态化抗疫,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或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代表,具有开放、互联属性,推动传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联通,实现更高层面上的产业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国家和上海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已进入应用加速落地和创造价值的新时期。作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之一,张江人工智能岛目前已集聚100多家企业,办公科研人员近7000人。

下一步,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何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

第一财经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接下来上海将打造综合应用场景,增加智能产品供给,建设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比如,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框架下,围绕制造、商贸、医疗、教育、交通、政务、文体等细分行业,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形成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转型的“一业一策”。围绕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芯片等领域推出一批智能硬件拳头产品,围绕AI+制造、AI+医疗、AI+金融等领域打造一批关键领域应用算法。并推动成立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焦人脸识别、AI+医疗、AI+金融等,启动编制相关标准,促进规模化、规范化智能应用。

此外,上海即将实施算法创新行动计划,在政务服务、自动驾驶、工业、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算法,形成算法产业生态,满足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表示,今年,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市即将实施算法创新行动计划,在算法这一要素上实施战略突破,巩固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的先发优势。她透露,在算法创新行动计划中,推动应用算法创新是重要一环,上海市将在政务服务、自动驾驶、工业、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算法,推进算法产业深化,形成算法产业生态,满足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当人工智能遇上数字化转型,上海产业集聚背后有哪些密码”边界阅读